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6 (1700-1725).djvu/89

此页尚未校对

客坐新聞衡山祠其徑綿亙四十餘里,夾道皆合抱, 松桂相間,連雲蔽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里, 計其數云一萬七千株,真神幻佳境,宜其靈妥神安, 永久無虞。更聞天童寺松徑亦二十餘里,比之不及 焉。

《見聞搜玉》:回雁峰在衡州城南,雁至衡陽,不過遇春 而回。或曰「峰勢如雁之回,故名。」唐朴《荀鶴》詩:「猿到夜 深啼嶽麓,雁知春信別衡陽。」

《南嶽記餘》:予自遊嶽歸,身并於雲,耳屬於泉,目光於 林,手緇於碑,足鍊於坪,鼻慧於空香,而思慮沖於高 深。在麓山,寄書敬夫先生曰:「一下山來,宛若被謫者。」 此出自惝恍昏默中實歷之語。予問之孔伯,亦同遊 嶽,返者皆然耶?

《南嶽詩》,古今佳者不過十餘首,獨子美《望嶽詩》為冠, 記尤寥寥。宋元人題名碑文,皆不稱意,嶽廟所書山 額二三,筆意亦未遠。李北海《嶽麓碑》字頗佳,恨太似 聖教,尢可厭者。兩刻禹碑,偽作蝌蚪形,惟梁元帝《九 真觀碑》詞有「簫鼓騰空,煙霞相接,星辰奪彩,燈燭非 明,隱淪之車晨至,西楹之鐘夜響」等語,清元非文士 所及。我高皇帝《祝文》,尢豁達光昭,度越前人。其言曰: 「神有歷代封號,予起寒微,詳之再三,畏不敢效。」蓋神 靈鎮南方,不知歲月幾何,神之所以靈,人莫能測其 職,必受命於上天后土,為人君者何敢預焉?予概不 敢加號。

予與孔伯下峰,宿上封寺,山僧雲居遊人雲輔,日之 將夕,見雲方往來未定,而僧遽闔戶。予不覺閔然,念 其出入之難,勸僧者久之。有「山雲出入艱難際,暮便 關門此念深」之句。予在下界,望雲如慕聖流,既得與 之同處,安忍聽其扼於人也。予既書新詩,刻石寺中, 復題數語於去後。

方廣之妙,在路徑如海潮,籃筍如舟楫,而又皆覆於 空青曲陰之下,行二十餘里如一步,不獨在寺也。然 在寺中,亦如海潮,如舟楫,又與二十餘里如一步,是 則奇絕。予初欲撰一《方廣記》,後乃乘筆墨之便,遂合 為一記。詩亦刻石寺中,「以我倚松意,知師洗納心。」是 改作「於石刻異」四字。

《衡嶽志》:虞帝舜南巡狩,至于南嶽,柴望秩于山川,肆 覲群后,五玉三帛,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 如五器。遂崩于蒼梧。《世紀》曰:「有苗氏叛舜南征,崩于 鳴條,葬于蒼梧。」《孟子》以為卒於鳴條,與此相合,豈鳴 條亦在蒼梧之野與?《書》亦曰:「陟方乃死。」今南嶽有舜 洞、舜溪遺跡。

夏,禹王治水,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 孔殷。沱潛既道,雲土夢作乂。導嶓冢,至于荊山內方, 至于大別;岷山之陽,至于衡山;過九江,至于敷淺原。 按《書傳》曰:九江即洞庭,一曰瀟,二曰湘,三曰蒸,四曰 澬,五曰沅,六曰漸,七曰漵,八曰辰,九曰酉。《爾雅》曰:「江 出為沱,漢出為潛。」《古尚書注》曰:「江北為雲,江南為夢。」 《吳越春秋》曰:「禹按《黃帝中經》,見聖記,在九疑天柱,號 曰宛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書金簡玉字。禹乃南 巡,登衡嶽宛委山,得治水之記。」雖其言誕妄,然《書》謂 天錫禹《洪範》,亦或有是理也。今在岣嶁峰有禹蝌蚪 碑。

《道書》云:第三洞天曰朱陵洞天,又名水簾洞。畢田詩 云:「洞門千尺挂飛流,玉碎珠簾冷噴秋。」第二十四福 地青玉壇,在南嶽頂,即今會仙橋是也。第二十五福 地光天壇,在南嶽頂,即今上封寺是也。第二十六福 地洞靈源,在南嶽招仙館西,鄧先生所隱地,即今水 簾洞是也。洞後一敞,地四壁如城,人罕至者。

《全楚志》云:《禹貢》之衡陽,《王制》之衡山,今荊州衡山是 也。考六安國故楚地,漢高帝元年別為衡山國,五年 屬淮南,文帝十六年復為衡山。則舊志災祥類所書 「衡山雨雹」,其屬衡山國未可知也。

《全荊志》云:「南嶽廟神樂有黃帝鹽」,鹽者,如歌詩中吟 行曲引之類是也。俗傳以為黃帝炎,《長沙志》從而書 之,蓋不可考也。

衡山部外編

《衡嶽志》:「南嶽衡山君,領仙官七萬七百人,入諸南嶽, 所部山川神皆出迎。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 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

霍山。南嶽儲君,黃帝所命,衡南之副主也。領群靈三 萬人。上調和氣,下拯𥟖民,關校眾仙,制命水神,是峻 驗之府,而為諸靈之所順也。道士入其境,儲君服青 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來迎子。或乘 科車,或駕龍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