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泉穴,冬夏不涸。

粧鏡臺在玉女峰前。石面相向,如粧鏡之狀,旁刻「鏡 臺」二字。其頂石勢迴轉,形如勒馬,又名勒馬峰。 三髻峰在粧鏡臺之後,三峰森秀若髻。

「僊冠石」,在玉女峰下水中,宛如道冠。

凌霄峰,在勒馬巖右。𡽱嶪尖銳,高插霄漢。 「題詩石」,在玉女峰下水涯,昔人題詩在其上。

《印石》,在玉女峰下,水中有石,方正如印。

虎嘯巖在玉女峰南。草木叢茂,四壁峭立。昔有真人 跨虎嘯於其上,故名。頂有崇真庵,從梯而上。下有南 山書堂,乃蔡九峰從朱夫子遊時所構,歲久傾圮,近 修真者建庵於故址。其傍有斂袖峰、太平巖、太極巖、 馬枕巖。

攬石峰在虎嘯之南。兩石攬結高聳,從東巖隙中壘 石疊梯而上,至頂,寬平蔥鬱,昔人棲隱基址猶存。 倉廩山在虎嘯巖西,相傳陳友定聚糧屯兵於此,至 今山石上猶有煨燼殘穀在,經風雨不腐。又有偃月 刀一口,插巖縫間,可見而不可得。墾山者常掘得銅 劍刀戟之屬,友定何能致此?皆山之靈異故耳。 「靈巖一」線天在倉廩山西。由虎嘯巖橫斜行四五里, 穹崖峭削,壁立千仞。其下谽谺嵌空,因為广室,棲諸 神像,曰靈巖庵。其谷口崖上刻「靈巖」二字。有三洞,俱 可容數十人。洞內兩崖相倚,長數百丈,中分一線,仰 見天光,名一線天,亦名一字天。其一尤深廣,風從中 出,晝夜不絕,石刻「風洞」二字。又有伏羲洞,洞口為觀 音閣、葛僊館。又由一線天右有窄徑,僅容一人,側足 而上,可至絕頂。頂上平曠約里許,名飛舄臺。崖下有 穴,石窪生成,闊方尺,深數寸,底無泉眼,乃水自谽谺 中溜滴注下成池。昔有僊人浴其中,名僊浴池,又名 聖水井,自生魚蝦。相傳陳友定立寨其上,天兵攻之, 絕其汲道,友定從山椒示以「生魚。」今山下時有遺鏃 折戟,為耕夫所拾。巖南有樓閣巖、藍巖兩峰並立,圜 整如臺。稍西下有石門,如關隘然。

舞雪臺在一線天左,邑侯諸葛廷瑞乘雪登此。 「五老巖」,在風洞前。五山拱立,如老叟之形。

「三才峰」在玉女峰側。峰巒鼎列,中峰尤高而聳,上有 飛泉、石門之勝。

「鼓角巖」與「風洞」對峙。

小藏峰在玉女峰西。高聳峻拔,峭壁間谺開一穴,中 插木庋板,望之如櫛。昔控鶴仙人語魏王子騫輩曰: 「公等八百年後,可藏蛻於此。」今有黃心木函,藏十三 僊蛻骨其中。又半巖間一穴,內有二小船架於橫木 之上,歲久不壞,又名僊船巖,武夷僊船有七。大王峰 之昇真洞四艇,兜鍪峰一艇,此峰二艇也。萬曆丁巳 夏,一夕此峰忽墜一艇,聲震遠邇,所貯遺殖之磁甕 悉皆糜碎。所謂不壞者,亦有時而壞矣。好事者爭取 船木鐫以為珮,嗅之微有香氣,咸莫辨其為何木也。 僊學堂又名「僊館巖」,在小藏峰上。巖壁迴環,中有石 室,几案布列,蓋僊家翰墨之館。上有漱玉泉。

三曲諸勝

會僊巖在鐵板嶂西昇日峰側。其石方平,可坐數十 人,群僊時會於此。

昇日峰在會僊巖側。晨旭初昇,照映爍燿,其下有金 光石。又峰之陰有金井澗,茆茨竹篳,多隱者之居。僧 疵巳建庵於此。又有外金井石室,長數丈,前臨深崖, 僧石廛築室居之。

上昇峰在昇日峰右,其色青紫,又名「紫峰」,相傳張真 君於此上昇。

車錢巖在昇日峰側。《舊記》云:「聖姥常鞭牛車載錢於 此,上有白玉蟾丹爐。」

芙蓉洞,在昇日峰南,內有漱玉泉、曜金池。

《三盃石》,在水中,平如砥,可坐數人。

水樂石在三盃石側。水石衝激,作金石管絃之韻。 大藏峰在溪南,其勢峻拔,峭壁千仞,下際深淵,壁間 洞穴數處,皆橫插板木,望之如棧。穴中有石器,圓者 如筥,方者如笥,亦有如杵如盤者。又石罅中有小艇, 盛僊蛻一十六函。鄉民遇旱,以竹繩繫籃,人坐其中, 數人從巖絞車轆轤下繩,又使人伺於溪北,候籃至 罅「邊擊鼓,則止轆轤。籃中人以鐵鉤鉤入罅中,請出 仙蛻。溪北鳴鼓,復返轆轤而下。蛻至醮壇,禱雨立至。 禱畢,其蛻自返故處。他日復取,為孕婦所厭。今雖靈 驗,不復飛上矣。」《沖佑宮,歷》傳有魏王子騫僊顱,道士 盛以石函,彩帕百襲,觀者驗其色,紅白枯潤,以卜休 咎。嘉靖戊午,代巡樊公獻科,命道士亦送於此峰洞 中,恐為後人惑也。

超真亭:在大藏峰之南,後有羽流,即故址結茆庵於 其中。

僊機巖乃小藏峰之背。峭壁之半,谺開一穴,內有物, 儼然如機杼狀,雜木曲直縱橫,相傳以為仙人機杼 架壑船。在大藏峰側,即小藏峰之背。半壁有小舟,閣 於橫木,歷劫不壞。一云「僊船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