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不見。惟聞鸞鶴笙歌之聲,半日方散。遙望惟空 山而已,不復有物也。
《原仙記》:「唐高宗顯慶中,有蜀都青城民,不得姓名,嘗 採藥於青城山下,遇一大薯藥,斸之深數丈,其根漸 大如甕。此人斸之不已,漸深五六丈,而地陷不止,至 十丈餘。此人墮中無由而出,仰視穴口,大如星焉,分 必死矣。忽傍見一穴,既入稍大,漸漸匍匐,可數十步, 前視如有明狀,尋之而行一里餘,此穴漸高,繞穴行」 可一里許,乃出一洞口,洞上有水,闊數十步,岸上見 有數十人家,村落桑柘,花物草木,如二三月中有人, 男女衣服不似今人,耕夫釣童往往相遇。一人驚問 得來之由,遂告所以,乃將小舠子渡之。民告之曰:「不 食已經三日矣。」遂食以胡麻飯、柏子湯。諸葅止可數 日,此民覺身漸輕,問其主人:「此是何」所,兼求還蜀之 路,其人相與笑曰:「汝世人不知此仙境,汝得至此,當 是合有仙分,可且留此,吾當引汝謁玉皇。」又其中相 呼云:「明日上已也,可往朝謁。」遂將此人往。其人或乘 雲氣,或駕龍鶴,此民亦在雲中徒步,須臾至一境城 皆金玉為飾,其中宮闕皆是金寶,諸人皆以次入謁, 獨留此人於宮門外。門側有一大牛,赤色,形狀甚異, 閉目吐涎沫。主人令此民禮拜其牛,求乞仙道,如牛 吐寶物,即便吞之。此民如言拜乞,少頃,此牛吐一赤 珠,大踰徑寸。民方欲捧接,忽有一赤衣童子拾之而 去。民再求得青珠,又為青衣童子所取。又有黃者白 者,皆有童子奪之。民遂急以手捧牛口,須臾得黑珠, 遂自吞之。黑衣童子至,無所見而去。主人遂引謁玉 皇,玉皇居殿,如王者之像,侍者七人,冠劍列左右,玉 女數百,侍衛殿庭,奇異花果馨香,非世所有。玉皇遂 問民,具以實對。而民貪顧左右玉女,玉皇曰:「汝既悅 此侍衛之美乎。」民俯伏請罪。玊皇曰:「汝但勤心妙道, 自有此等。但汝修行未到,須有功用,不可輕致。」敕左 右以玉盤盛仙果示民曰:「恣汝以手拱之所得之數 也。」其果紺赤,絕大如拳,狀若世之林檎,而芳香無比。 自手拱之所得之數,即玉女之數也。自度盡拱,可得 十餘,遂以手捧之,唯得三枚而已。玉皇曰:「此汝分也。」 初至未有位次,且令前主人領往彼處,敕令三女充 侍,別給一屋居之,令諸道侶導以修行。此人遂卻至 前處,諸道流傳授《真經》,服藥用氣,洗滌塵念。而三侍 女亦授以道術。後數朝謁,每見玉皇,必勉其至意。其 地草木常如三月,中無榮落寒暑之變,度如人間,可 一歲餘。民自謂仙道已成,忽中夜而嘆,左右問之曰: 「吾今雖得道,本偶來此耳。」來時妻產一女,纔數日,家 貧,不知復「如何,思往一省之。」玉女曰:「君離世已久,妻 子等已當亡,豈可復尋?蓋為塵念未祛,至此誤想。」民 曰:「今可一歲矣,妻亦當無恙,要明其事耳。」玉女遂以 告諸鄰,諸鄰共嗟嘆之,復白玉皇,玉皇命遣歸。諸仙 等於水上作歌樂飲饌以送之。三玉女又與之別,各 遺以黃金一鋌曰:「恐至人世,歸求無得,以此為費耳。」 中女曰:「君至彼,倘無所見,思歸,吾有藥在金鋌中,取 而吞之,可以歸矣。」少女謂曰:「恐君為塵念侵,不復有 仙,金中有藥,恐有誤耳。吾知君家已無處尋,唯舍東 一擣練石尚在,吾已將藥置石下,如金中無,但取此 服可矣。」言訖,見一群鴻鵠天際飛過,眾謂民曰:「汝見 此否?」但從之而去。眾捧民舉之,民遂騰身而上,便至 鵠群。鵠亦不相驚擾,與飛空中。回顧,猶見岸上人,揮 手相送,可百餘人。乃至一城,中人物甚眾,問其地,乃 臨海縣也,去蜀已甚遠矣。遂鬻其金為資糧,經歲乃 至蜀。時開元末年,問其家,無人知者,有一人年九十 餘,云:「吾祖父往年因採藥不知所之,至今九十年矣。」 乃民之孫也。相持而泣云:「姑叔父皆已亡矣。」時所生 女適人身死,其孫年五十餘矣。相尋故居,皆為瓦礫 荒榛,唯故碪尚在。民乃毀金求藥,將吞之,忽失藥所 在,遂舉石得一玉合,有金丹在焉。即吞之,而心中明 了,卻記去路。此民雖仙洞得道,而本庸人,都不能詳 言其事。時羅天師在蜀,見民說其去處,乃云是第五 洞寶仙九室之天。玉皇即天皇也,大牛乃馱龍也。所 吐珠赤者,吞之壽與天地齊;青者五萬歲,黃者三萬 歲,白者一萬歲,黑者五千歲。此民吞黑者,雖不能學 道,但於人世上亦得五千歲耳。玉皇前立七人,北斗 七星也。民得藥服,卻入山,不知所之,蓋去歸洞天矣。
修覺山部彙考
唐明皇駐蹕之《修覺山》。
修覺山在今四川成都府新津縣治東南五里,唐明 皇駐蹕處也。山上有修覺寺,相傳即唐杜甫所遊之 新津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