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修覺山圖

修覺山圖

按《華陽記》:修覺山在新津縣,神秀禪師結廬於此。唐 明皇駐蹕,為題「修覺山」三字。寺有左右二井,春夏汲 東,秋冬汲西,水斯甘洌。反之則否,名曰林泉,殆靈泉 云。

按:《方輿勝覽》。「成都府路崇慶府修覺寺在新津縣南 五里。唐杜甫遊此。」

按《四川總志山川攷》:「修覺山在成都府新津縣治東 南五里,山有修覺寺絕勝亭。」

修覺山部藝文一

《修覺山記         》明·鍾惺

辛亥十月十有九日,早發新津,叔弟恬不知隔江者 為何許山也,與童騎疾驅過之。予與艾子後坐舟中, 指江干,峭壁千仞,竹樹榱桷出沒晴嵐雪浪外者,異 焉。閤之則修覺山。子美《遊修覺寺》詩曰:「野寺江天豁, 山扉花竹幽。詩應有神助,吾得及春遊。」「逕石相縈帶, 川雲自去留。禪枝宿眾鳥,飄轉暮歸愁。」《後遊》詩曰:「寺 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野 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欲何之。」及 唐明皇幸蜀,大書「修覺山」三大字,嵌石壁,今猶存者, 即其處也。決策登焉。所從徑裒,山石之複者為磴,亂 整枉直,各肖其理。登者屢憇,憩處每平,平處每當竹 樹隙,隙處必從其下。左方見江,江錯磧渚,或圓或半, 或逝或返,去留心目間。土人縛竹為筏,若童子置葉 盎中以度蟻。設身處,地頗危之。從上視下,輕且駛,甚 適也。度磴去頂,可四五之一,行住坐立,更端者數矣。 其傍乃有石級,齒齒蜿蜒壁間者,往修覺寺道也,曰 「姑舍是。」尋中徑數折,上有亭翼然祠杜工部、李供奉、 蘇端明、方正學旁有石刻詩可讀。亭後數武為寶華 寺。禮佛畢,反自亭出。山門左行,竹樹純駁,夾砌數折, 即修覺寺。寺前雙井,一井置一塔,唐物也,明皇書,嵌 佛殿左側巖壁上,字方廣二三尺,一字各專一石,飛 翥沈著,且甚完好。予入蜀,所見唐碑獨此耳。出寺無 所見,欲返,寺僧指石隙一小徑,才容足。出此徑,乃有 平田大陸。復緣磴數折,上矗然頫江者,曰「雪峰」兩寺, 乃在其下。始悟所云磴去頂四五之一者,第可止修 覺耳,非此峰也。左頫稠稉山,如旅行而稍居其傍,下 憑欄視江,則已正無所不見,不若初所見江之從其 下左方也。然從下上修覺,去江趨遠。從修覺上雪峰, 視江乃反近。舟中所指江干削壁者,即今著腳處也。 降自雪峰,復遶井塔下,屈曲一二里許,不復見所由 寶華寺徑矣,乃忽得所謂石級齒齒壁間往修覺寺 道者,則今還道也,與初所從徑合。徑窮登輿,是日抵 鼓山,宿記授弟恬。

修覺山部藝文二

《新津寺寄王侍郎      》唐杜甫

「何限倚山木,吟詩秋葉黃。」蟬聲集古寺,鳥影度寒塘。 風物悲遊子,登臨憶侍郎。老夫貪佛日,隨意宿僧房。

岷山部彙考

《長江》、發源之岷山、

岷山一名瀆山,一名㟭山,一名汶山,一名文阜山,又 名九頂山,又名汶焦山,又名鐵豹嶺,又名「鴻蒙。」在今 四川成都府茂州城西南二十里之列鵝村,其高直 上六十里,可望成都。山有九峰,四時積雪不消,連綿 數千里。若青城、若天彭、若羊膊諸山,皆其支麓所分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