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寶掌坪,在洪椿坪右。

黑水坪,在本寺前。

「大坪」,在洪椿坪左。

長老坪:在大小深坑上。

雷洞坪,在梅子坡下,有雷龍居此,凡七十二洞。 「軟草坪」,在山頂思佛亭前。

大佛坪,在錫瓦殿門前下坡。

桫羅坪在千佛頂後。每見前賢《遊山記》,俱以八十四 盤大歡喜亭上為桫羅坪。詢之山中耆舊,云:「坪在山 後,非初登頂即有此坪也。」如以地有桫羅,疑之,此花 遍滿山頂,無處不可,名桫羅坪也。

羅漢坪,在山頂,與桫羅坪相連。梵僧於此出沒。 獅子坪,近羅漢坪,景最幽雅。

虎溪:在伏虎寺前。上通馬家溝,下通瑜伽河。溪內石 子細潤,可琢為硯。

梁渡溪在雙飛橋後。此可至後牛心。

雙溪有二:一即雙飛橋,舊名雙溪橋。二水從橋下出, 溪中有五色石,白質青章,朝日射之,光彩煥發,名「大 士小現。」一在青龍場對門觀音庵上。

虎跳溪一名「虎溪橋。」晉僧慧通禪師初游黑水,因水 暴漲,良久,俄有虎伏於前,師因騎而渡,故名。

寶現溪,在牛心寺前。宋僧三藏師繼業自天竺歸來, 登峨眉,至此橋,見兩石鬥,溪上攬得其一,眉目宛然, 以為寶,故名。

洗腳溪:在山頂思佛亭軟草坪上。

黑龍潭在石筍溝上,九老洞下。

白巖溪:

銅官溪俱在二峨山下。

黃沙溪在高橋上,過橋即「靈巖寺。」

種玉溪在龍門洞下,怪石刻露如玉。

羅目河出峨眉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東,左溪自黃 毛坪以北,至羅目廢縣界。合二溪之委為江水石甚 奇怪。

峨眉山,有濛水,即大渡河也。水發濛漢,東西流,與涐 水合,逕汶江道。呂忱曰:「涐水出蜀,許慎以為涐水也。 從水涐聲。」南至南安,入大渡水。大渡水又東入江,一 云大渡河,出嶲州界,經羅目縣東南流,入龍游縣界。 《彝惜》水,在羅目縣東北五十里,源出嶲州界。中有嘉 魚,長三尺,每年二月隨水而下,八月逆水而上,入穴。 瑜伽河。在普庵橋前三一庵上。

《符文水,二》水出大峨山,北曰白水,南曰黑水。或云此 水即流至雙飛橋者。

馬家溝在「伏虎寺後。」

乾溪溝在伏虎寺前。

母家溝,在麻子壩上。

石筍溝在洪椿坪前。

神水池在大峨石旁,即玉液泉。五代時智者大師就 山入定,知此水來自西域,後居荊門。玉泉因病思得 大峨神水飲之,忽夢一麗女,自言能為師致之,師云: 「吾有缽杖寄中峰寺,可與俱來為信。」後果以缽盛水, 攜杖而至,知此女即玉泉龍女。玉泉與神水同源也。 玉女池,在華嚴寺左。

明月池,在萬年寺後。

洗象池在歡喜亭。

溫涼二泉在後牛心寺,隔溪即「呼應庵。」

「八音池」在黑水寺。過虎跳橋,遊人拍一掌則一蛙鳴, 餘蛙次第皆鳴,數皆合八。後一蛙復大鳴一聲,眾蛙 乃止。

聖水池在十七峰下。

天池,有二,一在大峨頂,臥雲庵右半月池,又名觀音 泉,即井絡泉也。池上一窪,日飲千人,人以污穢觸之 即涸。寺僧誦經懺謝,泉始復舊,故又名「聖泉。」一在二 峨山上,葛由洞側。

白龍池,在大峨山頂,近淨土庵,水極甘美。中有龍子, 僧以盤取示遊客,甚馴。旱時禱,可致雨。

龍池在縣西南四十里峨眉山下。四山環抱,一鏡中 涵,瀰漫十餘里,籟靜波澄,風生浪作,水深黑無底,其 下有蛟龍居之。每晴明時,隱見大鯉四尾,及水獸龍 馬遊戲其間,中多魚,居民藉此為利。《漢李膺記》:「峨眉 山下有龍池,廣長十里。」即此。

《卜應泉》在牛心寺,久雨將晴,炊米赤。久晴將雨,炊米 亦赤,餘如常。

通精泉:俱在《錫瓦殿》左,今俱填沒。

紫蘭泉,在二峨羅目街,對山豬肝洞下有庵,曰「洞泉。」 溫泉在棋盤寺,近高橋靈巖寺。

《寺觀考》:「光相寺在大峨峰頂,相傳漢明帝時建,名普 光殿。其改名光相,當在唐宋時也。明初洪武遣僧寶 曇重修,始以鐵為瓦,明末傾圮,今俱重修。」由此而下, 為天王殿,殿後左右祖師、龍神二堂,正中錫瓦普賢 殿,又為銅瓦殿,僧別傳開建。殿後有坊,曰「捫參歷井, 坊旁有井絡泉。由此左上,為藏經閣,有舊頒龍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