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如貫珠。左一水從雷洞坪遶白水寺來,右一水從九 老洞遶洪椿坪來。至此界作二道雙虹跨淵,凡一橋 受一水,一水出一洞,水分黑白即符文,水勢如虯龍 奮舞,兩不相下,過橋始狎,久之乃合。有石狀如牛心, 鎮峽口晶瑩如鏡。觀察西山張公能鱗,改為「洗心石」 云。相傳左橋始軒轅遊勝峰時造,右則自漢至宋,不 知經數修理。古今多以此處為峨山第一勝景。 仙女橋在息心所下,窄甚。

仙跡橋:在山頂。

天仙橋:在山頂。

七天橋在山頂天門石上。

積善橋:在觀音巖。自此可達洪椿坪,一名萬度橋。有 上、中、下三道。

高橋在靈巖寺前。

「震旦第一山坊」在涼風橋下,即今伏虎寺。

南戒名宗坊,在萬年寺前。

《為天一柱》坊在山頂天仙橋左。

「捫參歷井」坊在山頂銅瓦殿後。

山後七十二古德名「庵坊」,在山頂大佛坪右。

「小金塔」,在聖積寺,高二丈餘,永川萬華《軒施》。

普同塔,有二:一在伏虎寺逝多林,有澄江大師藏骨。 一在四會亭。

「小石塔」「在玉泉池側。」

「滲金」小塔四座,在山頂銅殿側,妙峰募造。

「沉香塔」,在草庵寺。

《肉身》有二塔,一是黑水,一是「通天。」

普同塔在伏虎乾溪逝多林右。

大僧塔在紅珠山,即開建伏虎貫之和尚塔也。 《古蹟考》:「雙飛橋亭名白衣觀音閣,有孫真人藥臼、藥 罐,又有茂真尊者禪杖,先在後牛心寺,繼移閣上,後 為上川南道陝西李公一鼇取去。」《舊志》云:「藥罐銅質, 大容數升,臼乃銕質,有六足,重二十餘斤,製甚古朴。 金錫杖,或云即孫真人杖。一云黃龍禪師杖。」

黑水寺,唐慧通祖院,敕改「永明華藏寺」,賜有藕絲無 縫禪衣一領,古白玉環一枚,今失。

牛心寺寶石,宋三藏過寶現溪,攬得,上有眉目,今失。 宋嘉州漁人王甲于江中網得古鏡,圜八寸,有琱鏤 款式,人不能識,持歸獻白水寺僧某。有徒竊以他往, 值神人持戟叱曰:「還我寶鏡。」僧懼欲走,有虎扼其前, 擲鏡而竄,不知所在。出洪忠宣公《嘉州江心鏡記》。隆 興三年,寺又有宋太祖、仁宗、真宗所賜御書百餘卷, 七寶冠、金珠瓔珞、袈裟、金銀鉼缽、奩爐、匙、箸、果壘、銅 鐘、鼓、鑼、磬、蠟、茶塔、芝草之類。又有崇寧中宮所賜錢 旛及織成紅幢,仁宗御賜紅羅、紫繡袈裟、寶環,上有 御書《發願文》曰:「佛法長興,法輪常轉,國泰民安,風調 雨順,干戈永息,人民安樂,子孫昌熾,一切眾生,同登 彼岸。」又有嘉祐七年福寧殿御札頒賜經藏,經紙俱 碧硾紙,銷銀書,卷首《圖畫》一卷。經字俱用銷金,兼織 輪相鈴杵器物及「天下太平皇帝萬歲」等字於花葉 中。後三經回祿無存。

海會堂,有明神廟所賜金繡千佛袈裟、紫衣丁雲鵬 所畫八十八祖像,今失,惟佛牙一具,頒賜藏經,其敕 尚存。

圜覺庵有明神廟、慈寧宮太后手書佛號,繡金長旛 一對。內圜蓋亭有烏思藏金銀書《番經》三本,今俱失, 惟九層沉香塔尚存。

《方物考》:山巔佛現鳥與山鵲二種,餘鳥俱不能到。萬 年寺以下,則羽族俱備矣。佛現鳥似土,畫眉,佛放光 則語餘時不語。有所謂蟞蛦者,《蜀都賦》「蟞蛦山棲」是 也。如今山雞,雄色斑,雌色黑。

角雞:大於雉,頭有二毛,角,好鬥,或云即鶡。黃連雞,五 彩俱備,類錦雞而色更爛然,腳黃色,產黃連處有之。 王母狀如燕,色紺翠,尾多而長,飛則尾開如兩旗。杜 詩「王母畫下雲旗翻」是也。

《雨道士》,亦鳥名,鳴則天雨。

連點七,山溪有之,或曰即鶺鴒。有僧問洪杲:「如何是 《連點七》?」師云:「屈指數不及,地上無蹤跡。」

護花鳥:《益州方物略》云:「青城、峨眉間往往有之。至春 則啼。其音若云無偷花果,髣髴人言。」宋子京《方物略 贊》曰:「茜首黑裳,黃駁其羽。厥鳴嚶嚶,若禁若護。名而 不情,盜者猶懼。」

桐花鳳:《邑志》云:「弓背山桐梓坡產桐花鳳。」按《朝野僉 載》:彭、蜀間有此鳥,如指大,五色備具。其冠似鳳,食桐 花。每花放即來,花落不知所之。

竹雞  《黃鴒雞》

巖鷹:頭似貓,有翼,兩耳極大,身長二尺,一名「催生」,晝 昏夜明。喜食貓血,鳴則人家有喪,聞者惡之。亦鵂鶹、 梟鵩之類。

《增山雀》:觜距俱紅,章備五色,其聲宛轉悠揚可愛,惟 冬月有之。

貔貅,自木皮殿以上,林間有之。形類犬,黃質白章,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