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百里爾。宋田錫賦詩云:「高高百里作一盤,八十四盤 青雲端。」豈以至高求至高耶?東坡亦云:「峨眉山西雪 千里。」今峨眉當省城東南三百餘里,而城樓登望不 及,要之言八十里,六十者近是。

《桯史》:眉山秀出岷峨屬邑丹稜者,李文簡燾實家焉。 邑有山曰龍鶴,文簡讀書其上,命曰「巽巖」,因以自號, 士夫至今以為稱。嘗自為記曰:「子真子三卜居,乃得 此山,向東南,面西北,其位為巽、為乾。蓋處己非乾健 無以立,應物非巽順無以行。《易》六十四卦,仲尼掇其 九而三陳之,起乎履,止乎巽,此講學之序也。」語曰:「可 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 可與權。」夫人各有所履,善惡分焉。惟能謙,可與共學, 惟能履,可與適道。知所適而無以自立,則莫能久。故 取諸常,使久於其道。或損之,或益之,至於困而不改, 若井未始隨邑而遷,則所以自立者成矣。雖然,吉凶 禍福,橫發逆起,有不可知,將合於道,「其惟權乎。然非 巽則權,亦不可行。學而至於巽,乃可與權,此聖賢事 業也。」文簡字仁父,一字子真。作記時年二十四。 《峨眉山志》:蜀山岷嶓蔡蒙為最大。古今聞人洽士,考 覈最詳,然究竟不知何山為峨眉也。古云:「北山皆嶓, 南山皆蒙。」峨眉當為蒙首。然考《禹貢》蔡註,蒙在蜀郡 青衣縣,蔡在雅州嚴道縣,二山上合下開,沬水出焉。 則蒙當另是一山,非峨眉所為也。余聞之川西皆岷, 岷北流為洮,入黃河,南流入川,為大江。此知岷、峨總 是一山,只橫障西南二處為異耳。今江水果隨岷、峨 至嘉眉直下,中間如巂州之大渡、沫水,夾江之青衣, 犍為之漢水,無不湊集至嘉定為一都聚合之。《禹貢》 「岷山導江」一語,地勢愜合,不應又牽引蒙山作首尾 也。《總志》載:峨眉在威州至西五里。《廣輿記》載:峨眉山 在眉州城南,來自岷山,延袤三百里,至此突起二峰, 如蛾眉然。又曹公楷《遊鎣華山記》云:「此山連峨眉嶺, 為兩戒山河之首。」是知二山相連,即一山也。古云:「天 下名山,太華險絕,峨眉神奇。」又云:「望遠則峨眉,登高 則太華。」此二山余皆親躡其頂嶔。瑰異,無從優劣。 但華山窮日之力,尚可至頂,峨眉非兩日不能至頂, 論高又當推峨眉耳。惟是峨眉山凡遇懸崖峭壁處, 俱有木棧鋪墊,躡之而行,兩傍樹木周遮,密如欄楯。 又山多陰雨,白露瀰漫,人過險處,俱坐不知。只重嶺 傑驛,層見疊出,雖有壯夫賈勇,亦嗟力竭。華山四圍 無路,險處俱就山壁上懸鐵繩,下引遊人挽之而上, 往往繩斷即壓殺百數人。繩傍雖微鑿孔窞,僅容半 足,緩急何濟於事?昔人稱直行如上壁,橫行如騎牆, 良不虛也。余遊二山,妄斷二語云:「峨眉高而不險,華 山險而不高。」同行一友又增二語云:「峨眉比華山高 而加遠,華山比峨眉險而加峭。」亦確論也。

古今名勝之地,仙佛住現,傳至數世,亦有互相消息, 不可測臆者。如五嶽俱天真道場,近來惟華山無僧 寺,其餘四嶽,亦駸駸乎《解珪》《剝墄》矣。峨山自黃帝問 道天皇真人時,未有佛祖與分席也。今𠟭琳宮梵剎, 布滿巖壑,至問羽流,乃無一人。宋皇坪軒轅觀,全成 虛莽,惟「純陽」一殿,為明代巡衡陽赫公所建,載有碑 記,欲為天皇存餼羊之意。然今住持,仍是緇流中塐 彌勒、願王等像,純陽特一寓公耳。竊意聖賢隨時度 世,或為仙,或為釋,原無定跡。今日禪道盛行,諸天仙 眾必是棄捨本法,趨向真如。如彌遮之事,提多商那 之嗣,迦葉,一音闡化,接物利生,皆不可知也。

雲棲大師《竹窗隨筆》云:「遊五臺者曰文殊在,遊峨眉 者曰普賢在,遊普陀者曰觀世音在,獨不曰西方極 樂世界有彌陀在乎?又不曰三大士者,徒仰嘉名阿 彌陀佛見在說法,親炙休光之為愈乎?跋涉三山,累 年月而後到。信心念佛,一彈指而往生。失此不為大 可歎也。」考《淨土資糧》稱「有人修西方淨土者,臨命終 時,見二大士隨彌陀接引,則誠心頂禮,願往西方,亦 決可至。」大師言此,特為虛頭衲子假借朝山為名,奔 走乞食者作鍼砭耳。

或謂五臺、峨眉、普陀三山,刦火不壞,遊者能免三災。 此譌也。三災起時,大千俱壞,何有於三山。若必遊此 免災,則瞽目跛足不能登歷者,縱修殊勝功德,終成 墮落。而居近三山者,即愚夫皆成解脫耶。當知無貪 乃不受水災,無嗔乃不受火災,無癡乃不受風災,三 山之到何與?願念念,開文殊智,行普賢行,廓觀音慈 悲,則時時朝禮三山。親近人士,不達此旨,惟務遠遊, 就令登七金,渡香水何益?按大師此語,凡在峨眉遊 居者,皆當日誦一遍,以當聾鉦瞶鼓。至三災之說,遠 不能料。以目前論獻逆流毒西川,所在屠戮,人類幾 絕。峨眉山頂,賴菩薩慈力護持,四眾安然,如臥衽席, 雖謂之三災不壞可也。

世人競稱文殊在五臺,普賢在峨眉,此是俗見。如今 朝廷設官,各分疆界,各有職掌者。然其實菩薩神化, 周行一四,何嘗以某處為我道場,某處為彼道場耶? 蜀父老相傳,宋時有僧禮五臺,不睹文殊光相,忽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