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方廣巖部藝文一

《方廣巖記        》宋·張世南

永福邑東三十五里曰三島村。村東北山曰「方廣巖。」 往昔荊榛蒙茸不可上,給事黃公築室讀書山下。一 日,獵師逐獸歸,能言其境。給事命僕剪荊斸險,攀緣 而上,抵一石室,下可蔽千人。鄉人從往,即其地奉浮 屠,故水旱必于此乎禱。後數年,水暴至,漂一巨木,長 可丈餘,廣半之,臥山下者累月。風雨晦暝之夕,往往 若有神光,舁置室中。亡何,有異人來請斲為「賓頭盧 尊者像。」像成不受,直去,莫知所之。今縣官禱雨,必躬 往迎致,其應如響。像眉毫修白,骨氣龍鍾,殆若生動。 每致邑中人士敬嘆瞻禮,其來而惜其去。好事者命 精工摹倣以易之,雖毫髮無欠,精神莫具也。自造像 後,香火日昌,往來供施相屬。室內遂構三層閣,不戴 片瓦,雖疾風暴雨,不能犯也。室距平地可五里許,其 間梁空磴險,山徑峭拔,遊者有攀躋傴僂之難。及最 上峰迴路轉,倏忽風景不同,巖洞飛驚,臺殿縹緲,使 人神觀軒豁,忘其罷憊。周遭有十奇,如石門、水簾、瀑 布、石磴、石鐘磬、觀音影之類,皆自然天巧。其最者有 龍尾泉,狀如石龍,裂巖而去,尚餘不盡。尾修尋丈,望 之作蜿蜒勢,尾鋒湧泉一滴,冬夏不枯。人敬其水,以 為佛供。越室而右,有羚羊洞,云其中可容三四席,微 徑僅可著足,下臨無際,人莫敢進,獨主巖者藏貯其 中,來往如猱,亦野性習便然也。詹事王公十朋曾遊 此,作《十奇》律詩,五言六十字,見公集內。吳信可亦有 《紀遊》詩,巖中乞靈,多驗如響。司農簿柯公垓,少時鄉 試回經從此巖,主巖者先夢尊者命之曰:「可設榻煮 茗,來日當有十九歲官人來。」及期,公與十餘人同遊。 主巖者致茶,以夢告。時惟柯公年十九歲,是歲鄉薦, 次歲登科。此皆信可為世南言。信可諱錡,永福人。

方廣巖記         明徐熥

方廣巖在永福縣七都。宋慶曆間,邑人黃非態搜得 之。萬曆丁亥歲,友人林熙吉捐貲募眾,構天泉閣,供 佛其中。壬辰冬十二月初二日,登舟,夜泊瀨下。初三 日,過赤壁瀨,瞰溪濱,高數十丈,古樹蒙蘢其上,下則 潭水澄碧。王用文勒「赤壁」二字於石,故名。日午,抵葛 嶺,舍舟登陸,三里,修竹檀欒,廨院出焉。又里許,鳥道 盤旋山腰而峰勢迴合。巖為群山所裹,折而東數百 武,石壁崚嶒,有泉如練,從灌莽中瀉下,琮琤有聲。王 用文鐫「飛珮」二字。又里許,用文與遼東薛朝晤諸人 來遊,鐫八分書五十八字,以記姓名。又數折,有石屹 於道周,石色黝黑,用文鐫「鐵壁」二字。徑路巀嵲,客皆 蛇行而上。石窮,有兩山夾澗,泉流其下,以木梁閣其 上。由此而上,山愈峻。從道上望石室如屋簷,大樹蓊 鬱,微露朱甍,鐘磬之聲,聞於下界,即所建天泉閣也。 紆迴數十步,地稍坦,兩巨石相枕。其下嵌空如門徑, 昔人鐫石門并「天關」四大字。出石門,歷石磴數十級, 傍有澗,石梁跨之,為洗缽泉。再折而西數武,兩石並 峙其中,不能方軌,友人林熙吉書「方廣洞天」四大字, 傍紀余輩姓名歲月。折而南,石磴百餘級,旁石鐫無 量壽佛字。由石磴緣左而上,為上門。榱桷崩摧,僅存 四壁。用文孫王振并三山高起宗諸人題詩於上,墨 跡磨滅,拂拭始得。越此即天泉閣。自山門至閣,皆在 石室之下。石室高六十餘丈,廣二十四丈,深如之,室 垂石乳數十,殊形詭狀。其巨者為龍頭龍尾,源泉滴 瀝,巖壁中陷,深廣丈餘,奉觀音大士像,曰「觀音巖。」龍 頭泉涓涓其前。巖右為禪房,石室西隅,水簾懸其巔, 隨風飄灑,頃刻變幻,風靜則寂然無聲,潺湲而已。簾 垂閣外,十二闌干都為障蔽。遠山蒼翠,皆於簾隙窺 之。此巖中最佳景也。室右有靈羊谷,由香積入,削壁 偪仄,惟容一趺,下臨不測。行者緣壁而度,跋前疐後, 然山僧出沒,如履平地。余輩望之,汗出如漿矣。夜宿 僧寮,次日復由巖左而上。纔數折而兩崖相隔,橫以 木梁,名「登天橋」,有崖曰「捨身崖。」自此以上,皆為樵徑, 山形陡絕,俱不成步。附葛攀藤,至一深坳,石夷坦可 布幾席,而泉瀰漫其上,即水簾發源處也。是夜,歸宿 閣中。初五日,與諸子尋玉泉洞、瑞松塢諸勝,竟不得。 獨「聽經石」在室下平地中,兩石對蹲。初六日,別山僧, 尋舊路歸遊。凡十日,得詩若干首。

方廣巖部藝文二

《方廣巖十詠       》。宋黃非熊《玉泉洞》

「百尺寒泉漱玉鳴,洞門斜入石廊橫。煙霞不改古今 色,山水無閒朝暮聲。窺洞野猿懸樹立,驚人呦鹿上 巖行。」有時寫盡「《琴中趣》,風定千林月正明。」

瑞松塢

誰種靈松近佛家,根盤深塢𩰚獰蛇。風吹碧落雙龍 動,月照黃昏兩蓋斜。千里雨聲喧洞壑,半空清影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