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8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四卷目錄

 武夷山部紀事

 武夷山部雜錄

 武夷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一百八十四卷

武夷山部紀事

《武夷紀要》:顧野王字希馮,吳人。仕陳為光祿卿。奉使 入閩,泛九曲,歷覽諸勝,喟然嘆曰:「千峰競秀,萬壑爭 流,美哉河山,真人世所希覯也。」遂卜居焉。梁末,侯景 兵叛,乃募義旅,附官軍,入援本郡。寇平,復返崇安,築 室武夷山中。生平操履端嚴,學問淹貫,嘗撰《建安記》 《玉篇輿地志》諸書,有盛名於世。崇人敦尚文學,自野 王始。

張嶠,字景山,本邑人,太傅靄之子也。南唐末,居武夷 而混跡樵漁。藝祖朝始仕,通判歙州。境有山寇,竭力 討平之。召入,超拜御史中丞。卒贈工部尚書。

劉夔字道元,邑之永漿里人。具經世大略。祥符中,應 詔獻《宋都賦》,送試禮部,登進士第。累遷給事中、樞密 直學士、知鄆州。所至有廉名。以平京東寇,賜璽書旌 異。以議修河與大臣不合,遂罷。遷工部侍郎,改戶、吏 兩部,致仕,卒年八十三。生平好道家言,築室武夷,號 「北山居士。」遇隱者授以養生之術,富彥國稱其天賦 「絕識,時推異人。」孫沔稱其「進為卿相,退作神仙」,范文 正稱其「高風孤躅,賀監以後一人。」其見重於時如此。 卒前六日,作遺表,以祿分給親族。謂家人曰:「吾某日 死矣。」果然。所著有《武夷山志》一卷,後人重修,略本於 夔也。

詹野先字景舒,邑人。博洽蘊藉,忠敬自持。天聖四年, 以賢良應薦,後竟不仕,隱居武夷廩江之濱,每嘯詠 山水間,終日忘倦。

游酢,字定夫。建陽人。與兄醇少以文行知名,壯遊京 師,受業二程之門。第進士,調蕭山尉。近臣薦其賢,召 為太學錄。遷博士。隨乞歸,築《水雲寮》於武夷之五曲, 為講論之所。晚徵入,拜監察御史,知漢陽軍及和、舒、 濠三州。卒,諡文肅。

趙抃,字閱道,浙之衢州人。康定間,為崇安令。政尚寬 簡。晝之所為,夜必焚香以告天。邑介山溪之間,每春 潦泛漲,廬舍蕩然,地方甚以為苦。公因山築堤,周迴 數里以障之。又穿城鑿渠,引水溉田,民享其利,而無 漂搖之患。每公餘,輒巾車葉艇,嘯詠武夷山中。結吏 隱亭於金雞洞下。沿溪種梅,每花時,香聞澗曲。治之 後圃一株,為其手植,迄今尚存。後人思之,稱為「清獻 梅。」銘曰:「召有棠,萊有柏,清獻之梅」碑以石治之西有 專祠。所著有《清獻集》。

胡安國,字康侯,邑人。登紹興進士,嘗入太學,師程頤 之友朱長文及靳裁之,與楊時、游酢、謝良佐諸賢遊。 良佐稱其如大冬松柏,挺然獨秀。自王安石廢《春秋》 不列學宮,公獨撰傳以進,高宗深加褒納。進寶文閣 直學士。與時相不合,退居山中,自號武夷翁,學者稱 為武夷胡先生。卒諡文定。憲寅、宏寧皆其猶子也。世 稱「胡氏五賢。」縣祠之於學宮之右。

胡憲,字原仲,文定公從子也。稍長,從文定學,獲聞伊、 洛之說。以鄉貢入太學。會洛學有禁,乃陰與劉致中 殫精研誦,問《易》於涪陵譙定夫,久始有得。兩膺詔召, 俱以母老辭。時秦檜當國,先生隱處,翛然世外。檜敗, 始應召,為祕書省正字。抗言「寇情宜亟用張浚、劉錡, 以為寇備。」疏入,即求去,改秩奉祠。時與劉彥沖、劉致 中更相討論於武夷山中,學者翕然尊之,稱曰「籍溪 先生。」朱元晦、呂東萊從遊最久。有《論語義》《兩漢正辯》 《南華經解》行世。卒,諡靖肅。

胡寅,字明仲,安國之從子,取而子之,幼聞庭訓,不忝 父風。登宣和進士,揚歷中外,改祕校。時楊中立為國 子司成,遂執經請業,卒紹伊、洛之傳。立朝以直著聲, 屢陳《復讎》大義,為當國者所嫉。力求外補,除禮部侍 郎兼直學士。趙鼎薦其才可大用,會丁外艱,服闋,除 知永州,輒以疾辭,隱居武夷。嘗與劉衡建奪秀亭於 羅漢巖上,以為講學之所,扁其居曰「致堂」,學者稱「致 堂先生。」卒諡「文忠。」有《讀書管見》《論語詳說》《崇正辯》等 書行世。

胡宏字仁仲。文定之季子。不慕榮祿,與其弟寧講學 武夷山中二十餘年,相為切劘。家學淵源,於茲為盛。 紹興中,上書極論時相,凡數千言。以蔭補承務郎,不 赴。及檜死被召,以疾辭。所著有《知言編》《皇王大紀》八 十卷。學者稱為「五峰先生。」

《朱熹先生行實》諸書備載,茲不復贅。但山居始末,當 略志之。先生年十四,父韋齋沒,乃遷居於崇安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