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8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也。自此北去,歷懸水三四處,高者至五六丈,聚散廣 狹,各有恣態,皆可為「亭,以賞其趣。」又北捨澗,循山折 而東行,腳底草樹膠葛,不可知其淺深。其下水聲如 雷,計應猶有佳處,而亦未暇尋也。行數百步,得石壁, 高廣皆百餘尺,瀑布當中而下,遠望如垂簾。視澗中 諸懸水為最長徑,當其委,跣揭而度,回視所歷群山, 皆撫其頂。獨西北望半山,立石叢木,名豺子巖者,槎 牙突兀,如在天表。然石瀑窮源,北入雲谷,則又已俯 而視之矣。地勢高下,大略于此可見。谷口距峽為關, 以限內外。西翼為軒窗,可坐可臥,以息遊者。外植叢 篁,內疏蓮沼,梁木跨之,植杉遶逕。西循小山而上,以 達于中阜。沼上田數畝,其東欲作田舍數間,名以「雲 莊。」徑緣中阜之足,北入泉峽,歷石池山楹,藥圃、井泉。 東寮之西,折旋南入竹中,得草堂三間,所謂「晦庵」也。 山楹前直,兩峰峭聳傑立,下瞰石池,東起層嶂。其脅 可耕者數十畝,寮有道流居之。自中阜以東,可食之 地,無不闢也。草堂前隙地數丈,右臂繞前起為小山, 植以椿桂蘭蕙,芬芳岑蔚。南峰出其右,孤圓貞秀,莫 與為擬。其左亦皆茂樹修竹,翠密環擁,不見閒隙。俯 仰其間,不自知其身之高、地之迥直,可以傍日月而 臨風雨也。堂後結草為廬,稍上山頂北望,俯見武夷 諸峰,欲作亭以望。度風高不可久,乃作石臺,名以「懷 仙。」小山之東,徑繞山腹,穿竹樹南出而西,下視山前, 村墟井落,隱隱猶可指數,然亦不容置屋,復作臺名 以「揮手。」南循岡脊,下得橫徑。徑南即谷口小山。其上 小平田畝,即以祈年,因名之曰「雲社徑。」東屬杉徑,西 入西崦,有地數十畝,亦有道流,結茅以耕其間,曰西 寮。其山之脊蟠繞東下,與南峰西垂相齧,而谷口小 山介居其間,如巨人垂手,拱玩珠璧。兩源之水合于 其前,出為南澗。東寮北有桃蹊、竹塢、漆園。度北嶺,有 茶坡,東北行,攀危石,履仄徑,行東峰之巔,下而復上, 乃至絕頂。平處劣丈餘,四隤皆劖削下數百丈,使人 眩視,悸不自保。然俯而四瞰,面各數百里,連峰有無, 遠近環合,彩翠雲濤,昏旦萬狀,亦非世人耳目所嘗 見也。予嘗名湘西嶽麓之頂曰「赫曦臺」,張伯和父為 大書,甚壯偉。至是而知彼為不足以當之,將移刻以 侈其勝。絕頂北下有魏林,橫帶半巖,木氣辛烈,可已 痞疾,疑即方家所用阿魏者。林下巖中滴水成坎,大 如桮碗,不竭不溢,里人謂之「顯濟」,水旱禱焉。又下為 北澗,有巨石二,對立澗旁,嶙峋崷嵂,古木彌覆,藤卉 蒙絡,最為山北奇處。里人名其左曰「仁」,右曰「義」,歲時 奉祀如法聞。自是東北去,有瀑布出油幢峰下石崖 隒下,水瀉空中數十丈,勢尤奇壯。東南別谷有石室 三,皆可居,其一尤勝。比兩房,中通側戶,旁近水泉,可 引以漱濯,然皆未暇往觀。自東嶂南出小嶺下數十 步,有巨石贔屭,下瞰絕壑,古木叢生,樛枝橫出,是為 中溪別徑。下入村落,其中路及始入南澗,西崖小瀑 之流,各有石田數畝。村民以遠且瘠,棄不耕,皆以貲 獲之,歲給守者以其餘奉增葺費,勢若可以無求于 外而足者。蓋此山自西北橫出其脊,為崇安、建陽南 北之境,環數百里之山,又未有高焉者也。此谷自下 而上,得五之四,其曠然者可望,而奧然者可居。昔有 王君子思者,棄官棲道,學煉形辟穀之法,數年而去。 今東寮即其居之遺址也。然地高氣寒,又多烈風飛 雲所沾器用衣巾,皆濕如沐,非志完神全、氣盛而骨 強者,不敢久居。其四面而登,皆緣崖壁,援蘿葛,崎嶇 數里,非雅意林泉,不憚勞苦者,則亦不能至也。自予 家西南來,猶八十餘里,以故他人絕不能來,而予亦 歲不過一再至。獨友「人蔡季通家山北二十餘里,得 數往來其間,自始營葺,迄今有成,皆其力也。」然予嘗 自念,「自今以往,十年之外,嫁娶亦當粗畢,即斷家事, 滅景此山。」是時山之林薄,當益深茂,水石當益幽勝, 館宇當益完美,耕山釣水,養性讀書,彈琴鼓缶,以詠 先王之風,亦足以樂而忘死矣。顧今誠有所未暇,姑 記其山水之勝如此,并為之詩,將使畫者圖之,時覽 觀焉以自慰也。山楹所面雙峰之下,又有方士呂翁 居之,死而不腐。其地亦孤絕殊勝,本屬山北名家,今 亦得之,名曰「休庵。」蓋凡耕而食于吾山者,皆翁之徒 也。往往淳質清淨,能勞筋骨以自給,人或犯之,不校 也。有少年棄妻子從之,問其所授受,笑而不肯言,然 久益堅苦,無怨悔之色。嗚呼!是其絕滅倫類,雖不免 得罪于先王之教,然其視世之貪利冒色,沉溺而不 厭者,則既賢矣。因附記之,且以自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