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8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觀之北曰酥醪觀、麻姑峰。觀之南曰觀源洞,西北曰 幽居洞、滴水巖、長壽觀。中路直上君子巖、雲峰巖,其 下曰「蝴蝶洞,前曰水簾洞。」天漢橋:「路出藥槽,其下為 流杯池。」《羅浮石刻》東龍潭:「自沖虛觀出會仙橋,東行 三里餘,抵明福觀,迤邐至石洞、小水簾洞、白鶴觀,東 北至蛇穴,又東數里至蓬萊洞。丫髻峰有劉仙壇,峰 下有試劍石。」有羅陽溪。東林寺。山之東西有香臺峰、 會真峰、櫻桃峰、拋毬峰、刀子峰、錦繡峰、黃猿峰、缽盂 峰、致雲峰、大旗峰、小旗峰、雲母峰、雞籠峰。又有金沙 洞、石臼洞、朱陵洞、太和洞、歐陽洞、赤水洞、白雲洞、風 洞、雲洞、雨洞、白角洞、大慈寺洞、古老洞、白芒古洞、桄 榔洞、大坑洞,奇巘秀岑,湍流怪石,不可名狀,此遊山 者之梗概也。大抵洞裏乾坤,壺中日月,雖與世相絕, 然人與山有緣,則蓬萊遠隔弱水,以蹻車飛空而或 可到;與山無緣,則瀛洲近對會稽,雖驅石塞海而弗 可逢。故作《指掌圖》,以與好事覽焉。

按《廣東通志·山川攷》:「羅浮山在惠州府博羅縣城西 北五十里,山為南嶽佐命百粵之望也。高三千六百 丈,周迴三百二十七里,嶺十五,石室長溪各七十二, 瀑布九百八十。」《山記》云:「羅浮本兩山,羅山脈發庾嶺, 而浮山乃蓬萊之一峰,堯時會稽浮海而來,傅於羅 山,故名云。」南朝宋王叔之、宋白玉蟾有詩。

白水山在博羅縣城東北三十里,一名白水巖。北連 象山,有懸泉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深潭者五六 丈。旁有巨人跡數十,謂之佛跡巖。宋蘇軾云:「羅浮之 東麓也。」

「聚霞峰」在羅浮飛雲頂之前,上有瑤池。

上界三峰在羅浮飛雲頂之西。三峰峭絕,人跡罕至, 其第三峰頂有青羊巖。

雙髻峰在羅山神湖之東。上有劉仙臺,高近百丈,旁 生《竹葉符》,下有羅水,注於羅陽溪。

華山峰在羅山「瑤石臺」之下。

「香臺峰」在羅山「瑤石臺」之南。

會真峰在羅山香臺峰之側。

玉娥峰在羅浮山北。峻峭秀麗,狀如玉女,世傳鮑姑 飛昇於此。

大獅峰在羅浮東北。

大小旗峰:兩峰聯峙,狀如展旗。

「致雲峰」在大小旗峰之東。

「仙女峰」,秀麗特起。

賽寶峰在羅浮西北,如貝而文。

白鶴峰在羅浮東南。世傳唐仙女盧眉娘飛昇於此, 南有白鶴觀。

蓬萊峰在浮山之南,下有列仙壇。

獅子峰上多萬年松。乾之不朽,漬之復生,是謂《長生 草》。

麻姑峰,在浮山之南,前有麻姑臺,下有白蓮池,池水 注朱明洞。

錦繡峰在浮山之西,多奇花異卉,四時紅紫如織。 孤青峰下有孤青觀,其西四峰疊出,曰「缽盂,曰玳瑁, 曰拋毬,曰雞鳴。」

雲母峰,在孤青峰之陰,下有雲母溪水注增城,是謂 龜淵。

飛來峰在浮山西南,下有梅花村。

石鼓嶺在城北三里。嶺巔石紫黑,一石圓,徑五丈,擊 之有聲,名曰「神鉦。」

鹿角嶺在浮山西南五里。自中路之南,平疇迤邐而 西,曰「藍田」,又南曰「賣酒田,西南曰泊頭」,其北為小羅 浮岡。南有跳魚石,其下有牛嶺,十里至增城。明李承 箕、霍尚守有詩。

羅漢巖,在羅山寶積寺後,世傳有穴通金壇山。 「伏虎巖」,隋僧惠越居此,視虎如畜,嘗引枕其膝,故名。 「君子巖」,在長春觀前。峰巒峭拔,巖谷幽雅,下為書堂 坑。

「通天巖」巖空洞,有隙通天,故名。

「雲峰巖」前有「天漢橋」,高架巨石,約長六丈。

夜樂洞,昔人聞仙樂於此。上有瀑布泉,高五十仞。又 南有小水簾,有深潭不可測,曰「犀牛潭。」其南有夜樂 池,流注麻姑峰下。

朱明洞在羅山中麓。《道書》謂之第七洞,朱明耀真之 天,朱靈芝治之。南為沖虛觀,諸仙祠、葛仙祠。祠後有 丹竈。西有夜月巖、八仙石。北有軒轅試劍石。洞口有 朝斗壇,西有祈雨壇,歷朝賜祭,則行禮於此。

石洞,在朱明洞東,明福觀後,鄺仙騎牛入石處,葉春 及治逃庵於此。

白角洞:在羅山之北。

白雲洞,在羅山之西。洞中多雲,行者迷路。

蓬萊洞,洞有蛇穴,深不可測,或云「通眉州。」

桃源洞洞中深邃,人跡罕至。中有桃,臞仙所植,實大 而美。

觀桃洞,在朱明之南,一名「麻姑洞」,葛洪洗藥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