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8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七星巖圖

七星巖圖

按《方輿勝覽》。「廣東路肇慶府石室山,在城北六里。南 北有聳石如二門。土人謂之嵩臺。」繆瑜《竹記》:「又有七 星巖。」

按《三才圖會七星巖圖考》:七星巖在肇慶府城北,其 峰嶙峋蔥鬱,森列碁布,如隕星麗地,錯落凡七。其中 一峰,宏開巖壑,虛明昭曠,可容數百人,嘉石穹窿,清 泉映帶,誠一方之奇觀也。巖外構亭數楹,匾曰「臨壑。」 引石為梯,直抵巖所。巖內築臺,高三丈,方廣若干丈。 又有石室,詭怪萬狀,崖斷穴露,呀然而闢,斲嵌崆刳, 巀㠔,掀層巔,劃巨石頑青老碧,將墮復屹。交撐互搘, 如竦如立。龍蛇蟠蟄,煙雲出沒。中敞平地廣畝,側環 翠壁踰仞。滴乳成桂,凝嵐作蓋。《圖經》謂「帝觴百神」之 所,亦「九九小洞天」之一也。谿泉清冷,林鳥嘲哳;猿跳 獸擾,藤刺薜纏。春葩夏飆,秋菊冬桂,皆常景物,何足 詫尚?

按《廣東通志山川攷》:「七星巖在肇慶府城北六里,七 區連屬,曲折列峙如北斗狀。中為一石室,巖東逾瀝 湖,半里為屏風巖,又一里為閬風巖。石室西半里為 天柱巖,一里為蟾蜍巖,又一里為仙掌巖,西北二里 為阿坡巖,周幾十里,瀝水環流其下,可通舟楫。明嘉 靖間,參政吳桂芳始除道,築臺石室之內,又因斗魁」 臺而增葺之,亭於巖前,名曰「臨壑。」太守鄒光祚北出 巖後,建星聚亭。亭西有紫竹洞。隆慶間,太守熊俸則 於巖左建水月庵,而堤其前為沼。於是郡人乃於山 椒建玉虛宮,自水月庵後,鑿石磴,盤曲七百餘步,乃 能躋焉。又橋瀝湖,其名「星渚。」副使李材建鄰天閣於 屏風巖,又闢閬風巖,建棲雲亭於其麓,由棲雲度蓬 壺逕,至流霞島,島前臨瀝水,後倚閬風。又為樹德亭 於瀝湖北岸萬松岡中。萬曆間,太守鄭一麟建斗杓 堂於水月宮南,副使王泮作亭於沼中,名曰景星。 按《肇慶府志》《輿地志》,高要縣北六里為定山,下有石 室,其上曰崧臺。《隋志》名定山。《一統志》名石室山,一名 圖屋山,一名高星山。《南越志》云:「聳石廣六十餘丈,高 二百餘仞,謂之崧臺。其下有石室,南北二門,狀若人 工,自生風煙。其中室櫳約高五丈餘,寬廣可坐百餘 人,深入北嚮,高處通明,可資遊宴。其左一穴,持燭入 數十丈,內有龍井、龍床、龍磨角石,歲旱禱雨輒應。其 右一穴,亦用燭入十數步北轉,石隙漏光,可容出入。 其前有」浦名高星,相傳為神仙下都。《星巖志》:西壁有 石如懸鐘,擊之鏗然,以石擊地作鼓聲,謂之石鐘地 鼓。東壁有「景福」二大字,唐李邕書也。直北梯石而上, 有斗魁臺。《石室志》:石室大巖當崧臺。臺之中,南洞門 迤東,有唐李北海邕《石室記》。入洞門,歷階而上,則穹 窿鑿空,高廣二十餘丈,石乳滴瀝,白如玉,又膩如脂, 嚼之淅淅有聲。旁多唐宋名人刻,然剝蝕過半。獨東 壁鐫「景福」二字,其光可鑑,相傳北海筆。西壁有石,撞 之鏗然如鐘,擊地鼓聲逢逢。折而上,則出督府吳公 桂芳所甃道有臺址,平如砥,可坐數百人,是為璇璣 臺。高丈許,西倚石壁,懸石旗墜雲崩。最高處翩然翥 者,名雙鳳石,已為斲去。其一下奉大士像。臺北為白 象巖,左瞰積水,為水洞。有大小龍井三四處,深不可 測,相傳與潮汐上下。又左有副墨巖,盡處瀦水,名「抱 珠井」,有宋祖無擇石刻。黑洞在石室西,壁有數徑,一 達反照亭北,一徑里許出碧霞洞。又北數徑,皆出諸 佛樓。東內有玉乳盤。有龍井,深不可底,四面削壁,其 旁僅能容足。大巖稍東有寶陀巖,高十餘丈,今為水 月宮。又上歷磴五百級,為玉虛宮。上有通真巖、朝旭 巖,險不可躋。北對萬松岡,有寶積巖,亦曰寶光洞。從 大巖出後洞門,稍西有紫竹洞,其最高為崧臺,是為 上帝觴百神之所。《嘉靖志》:「城北七里古名岡臺山,唐 天寶中,改曰崧臺。自遠望之,石峰森立,蒼鬱磊砢」,時 興雲霧,攀摩青霄絕頂有佳處。險不可登。採樵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