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8 (1700-1725).djvu/91

此页尚未校对

立魚峰在西山後,雄偉高峻,如植立一魚。餘峰甚多, 皆蒼石刻峭。

棲霞洞,在七星山。「七星山者,七峰位置如北斗,又一 小峰在傍,曰輔星。石洞在山半腹,入石門,下行百餘 級,得平地可坐數十人。傍有兩路,其一西行,兩壁石 液凝沍,玉雪晶熒,頂高數十丈,路闊亦三四丈,如行 通衢中。頓足曳杖,鏗然有聲,如鼓鐘聲,蓋洞之下又 有洞焉。半里遇大壑,不可進,一路北行,俯僂而入,數」 步,則寬廣兩傍十許丈,鍾乳垂下纍纍,凡乳床必因 石脈而出,不自頑石出也。進里餘,所見益奇。又行食 頃,則多岐,遊者恐迷路不敢進,云通九疑山也。 元風洞去棲霞洞傍數百步,風自洞中出,其寒如冰 雪。

曾公洞,舊名「冷水巖」,山根石門砑然,入門石橋甚華, 曾丞相子宣所作。有澗水莫知所從來,自洞中右旋 東流橋下復自右入,莫知所往,或謂「洑流入於江也。」 度橋有仙田數畝,過田路窄且濕,俯視石罅尺餘,匍 匐而進,旋復高曠,可通棲霞。

屏風巖,在平地斷山峭壁之下。入洞門,上下左右皆 高廣百餘丈,中有平地,可宴百客,仰視鍾乳,森然倒 垂者甚多。躡石磴五十級,有石穴通明。透穴而出,則 山川城郭,恍然無際。余因其處作朝天觀,而命其洞 曰「空明。」

隱山六洞在西湖中隱山之上,一曰朝陽,二曰夕陽, 三曰南華,四曰北牖,五曰嘉蓮,六曰白雀。另有部茲不詳載 北潛洞,在隱山之北,中有石室、石臺、石果之屬。石果 似荔枝、胡桃、棗栗之形,人採取玩之,或以飣盤相問 遺。

「南潛洞」,在西湖中羅家山上。

佛子巖亦名鍾隱巖,去城十里,號最遠一山,崒起莽 蒼,中山腰有上、中、下三洞最廣,中洞明敞,高百許丈, 上洞差窄,一小寺就洞中結架,因石屋為堂室 虛秀。洞去城差遠,大石室面平野,室左右皆有徑隧, 各數十百步穿透,兩傍亦臨平野。以上所紀,皆附郭 可日涉者,餘外邑巖洞尚多,不可皆到。興安石乳洞 最勝,「余罷郡時過之,上中下亦三洞,此洞與棲霞相 甲乙,他洞不及也。陽朔亦有繡山、羅漢、白鶴、華蓋、明 珠五洞,皆奇。又聞容州都嶠有三洞天,融州有靈巖、 真仙洞,世傳不下桂林,但皆在瘴地,士大夫尤罕到。」 按《桂林府志山川攷》:「桂山在桂林府城東北郭,三峰 連屬,城中望之,前峰拔起,是多桂焉。次峰」宛轉,一名 北山。後峰巃嵷,有巖曰疊綵,舊號越王山。山上有石 壇,五代時馬殷所築,今有「馬王臺」三字。

獨秀山孤標直聳,約五百餘丈,周回一里,頂平如蒼 玉,正面端嚴秀整,側視如卓筆,校諸峰獨雄,故名。山 上有巖,巖下有洞,前宋始安太守顏延之讀書其中, 名「讀書巖。」後為報恩寺。至順壬申,順帝以太子謫靜 江,寓寺居焉。山今在靖江王府中。

伏波山在府治東北,又名巖。拔起千尺,有懸石如柱, 去地一線不合。俗云「馬伏波試劍石。」又云:石柱連出, 狀元柱在洞中。洞舊名「玩珠」,宋張維易曰「還珠」,張孝 祥大書于石。

七星山在城東二里,舊名七星巖。七峰列如北斗,旁 有峰如輔星,緣磴而上,山半有亭,曰「簪帶」,絕頂有道 院。

于越山在疊綵巖前。上有唐人臺榭遺基,刻「于越山」 三大字於崖旁。下有巖,深窈難窮,巖門刻曰「栖真」,世 傳獼猴巖即是也。

讀書巖在獨秀山下。有石榻石牖前宋太守顏延之 讀書之所。

屏風巖又名程公巖,在城東北五里。斷山屹立,高百 餘丈,中有平地,可容百人,鍾乳倒垂如瓔珞。有石穴 通明,逗穴而出,山川城郭,恍然如在壺中。范成大建 壺天觀,顏曰「空明」,刻銘於石,觀後廢。弘治間重建壺 天寺。

湘水巖在城東三十里。俗號聖水巖。夜半則潮上巖, 日中則潮下巖。每日如常,略不愆期。山腹地廣數十 畝,群峰環擁,或傳三五十年有大潮,則有異人出。 疊綵巖在城北三里。大山壁立屏開,山巖層層轉至 巖後,有亭翼然,名「越亭」,今廢。重建。拱辰、望江二亭,北 望灕江諸水,縈環如畫。

曾公巖在七星巖下,舊名冷水巖。山根石門㟏岈,中 有澗水東流,伏於石下,源委不可知。宋元豐中,曾布 帥桂,跨澗為石橋,榜今名。橋下水聲泠泠,寒氣侵人, 橋側有石乳雙懸如垂蓮,頹雲危欲下壓。度橋有仙 田數畝,水無乾溢。過田縈紆數十步,路窄不可通。俯 視有石罅,匍匐而進,可通棲霞。自左隅數十步出,至 元風洞,旁水清淺,對面高岸,玉立如削,真勝概也。 劉仙巖在城南七里,今名昇僊石。相傳僊人劉仲遠 居此,磴道攀援而上,石室高寒,旁有穿雲仙跡。 龍隱巖在城東二里,灕江之水分流遶其下,其後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