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103

此页尚未校对

七級寺禪房,南水北則「長廡遍駕。」舊本作偏駕迥閣承阿 林之際,則繩坐疏班,錫缽閒設,所謂「修修釋子,眇眇 禪棲」者也。陽水又東,逕陽城東南。義熙中,晉青州刺 史羊穆之築此,以在陽水之陽,即謂城之東陽城,世 以濁水為西陽水故也。水流亦有時,窮通信為靈矣。 昔在宋世,是水絕而復流,劉晃賦《通津》焉。魏太和中, 此水復竭,輟流積年。先公除州,即任未期。北史酈範字世則范 陽涿鹿人太武時給事東宮文成踐祚追錄先朝舊勳賜爵永寧男為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司馬及定 三齊範多進策白曜多用其謀遂表為青州刺史進爵為侯是水復通,澄映盈川, 所謂幽谷枯而更溢,窮泉輟而復流矣。海岱之士,又 頌通津焉。平昌尨民孫道相頌曰:唯彼繩泉,竭踰三 齡,祈盡珪璧,竭窮斯牲,道從隆替,降由聖明。耋民河 間趙嶷頌云:「敷化未期,元澤潛施,枯源揚瀾,涸川滌 陂。」北海郭欽曰:「先政輟津,我后通洋,但頌廣文煩,難 以具載。」陽水又北屈逕漢城陽景王劉章廟東,東注 于巨洋。後人堨斷,令北注濁水。時人通謂濁水為陽 水,故有南陽、北陽水之論。二水渾流,世謂之為長沙 水也,亦或通名之為繩水。故晏謨、伏琛為《齊記》,並云: 東陽城既在繩水之陽,宜為繩陽城。非也。世又謂陽 水為洋水。余按群書盛言洋水出臨胊縣,而陽水導 源廣縣,兩縣雖鄰,川上不同,於是疑焉。濁水又北逕 臧氏臺西,又北逕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地理志》曰: 「廣縣為山,濁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巨淀。巨淀之右 又有女水注之,水出東安平縣之蛇頭山。」《從征記》曰: 「水西有桓公冢,甚高。大墓方七十餘丈,高四丈,員墳 圍二十餘丈,高七丈餘,一墓方七丈,二墳。」晏謨曰:「依 《陵記》非葬禮,如承世故,與其母同墓而異墳,伏琛所 未詳也。」冢東山下女水原有桓公祠,侍其衡。三字未詳奏 魏武王所立,曰:「近日路次齊郊,瞻望桓公墳壟,在南 山之阿,請為立祀,為塊然之主。」郭緣生《述征記》曰:齊 桓公冢在齊城南二十里,因山為墳,大冢東有女水。 或云齊桓公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也。女水導川東 北流,甚有神焉。化隆則水生,政薄則津竭。燕建平六 年,水忽暴竭,元明惡之,寢病而亡。燕太上四年,女水 又竭,慕容超惡之,燕祚遂淪。女水東北流,逕東平安 縣故城南。《續述征記》曰:「女水至安平城南,伏流一十 五里,然後更流注北楊水城,故酅亭也。」《春秋魯莊公 三年》,紀季以酅入齊。《公羊傳》曰:「季者何?紀侯弟也。賢 其服罪,請酅以奉五祀。田成子單之故邑也。」史記齊襄王入 臨淄封田單為安平君集解云安平城在青州臨淄縣東十九里古紀之酅邑也後以為縣。 安陵有平,故此加「東」也。世祖建武七年,封菑川王子 劉茂為侯國。又逕安平城東,東北逕壟丘東,東北入 淀。《地理志》曰:「葂頭山,女水所出,東北至臨淄入巨淀。」 又北為馬車瀆,北合淄水。又北,時繩之水注之。時水 出齊城西南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謂 之源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為黑水。西北逕黃山東, 又北歷愚山,山東有愚公冢。時水又屈而逕杜山北 有愚公谷。齊桓公時,公隱於谿,鄰有認其駒者,公以 與之。山即杜山之通阜,以其人狀愚,故謂之「愚公。」韓非 子曰齊桓公入山問父老此為何谷答曰臣舊畜牛生犢以子買駒少年謂牛不生駒遂持而去傍鄰謂 臣愚遂名為愚公谷故山水有石梁,亦謂為石梁水。又有澅水 注之。水出時水東,去臨淄城十八里,所謂澅中也。俗 以澅水為宿留水,西北入于時水。《孟子》「去齊三宿而 後出澅」,故世以此而變水名也。水南山西有王歜墓, 昔樂毅伐齊,賢而封之,歜不受,自縊而死。水側有田, 引水溉,跡尚存。時水又西北,逕西安縣故城南,本渠 也,齊大夫雝稟之邑矣。左傳作雍廩王莽更之曰東寧。時 水又西至石洋堰,分為二水,謂之石洋口。枝津西北 至梁鄒入泲。時水又北逕西安城西,又北,《京水系水》 注之。水出齊城西南,世謂寒泉也。東北流直申門,西 京相璠杜預並言:申門即齊城南面西第一門矣,為 申池。昔齊懿公遊申池,邴戎庸職二人害公於竹中。 左傳作邴歜閻職「今池無復髣髴,然水側尚有小小竹木,以 時遺生也。」左思《齊都賦注》:「申池在海濱,齊藪也。」余按 《春秋》,襄公十八年,晉伐齊,戊戌伐雝門之荻,己亥焚 雍門,壬寅焚東北二郭;甲辰東侵及沂,而不言北掠 于海。且晉獻子尚不辭死以逞志,何容對仇敵而不 徵暴草木于海嵎乎?及炎夏火流,非遠遊之辰;懿公 見弒,蓋是「白龍《魚遯》」,見困近郊矣。遯當作服左氏捨近遺 遠,考古非議,杜預泛言,有推據耳。系水傍城北流,逕 陽門西水次有故封處,所謂「齊之稷下」也。當戰國之 時,以齊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鄒衍、淳于髡、田駢、接 子、慎到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 論議,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十人。劉向《別錄》 以稷為齊城門名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門下,故曰 稷下也。」《鄭志》曰:「張逸《問贊》云:『我先師棘下生,何時人』? 鄭元答云:『齊田氏時善學者所會處也。齊人號之棘 下生,無常人也』。」余按,《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齊, 盟于稷門之下。漢以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史記· 音義》曰:「欲以繼蹤齊稷下之風矣。」然棘下又是齊城 內地名。《左傳定公八年》,「陽虎刦公伐孟氏,入自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