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述異記》:沮、渙二水,波文皆若五色,彼人多文章,故一 名繢水。灌淝之間。離別亭,古送別處。漢、沔會流,岸上 有石銘云:「下至水府三十一里。」皆傳李斯刻此石。 《宋書符瑞志》:「元圭,水泉流通,四海會同則出。」

《南齊書五行志》:「人君不禱祀,簡宗廟,廢祭祀,逆天時, 則霧水暴出,川水逆溢,壞邑軼鄉,沈溺民人,故曰水 不潤下。」

《梁書·武帝本紀》:詔曰:「繼跡百王,君臨四海,若涉大川, 罔知攸濟。」

《元帝本紀》:「鑿河津於孟門,百川復啟。」

《能改齋漫錄》:韓退之贈崔立之詩云:「可憐無補費精 神,有此黃金擲虛牝。」洪慶善曰:「牝,谿谷也。古詩云:『哀 壑叩虛牝』。」予按古詩之意,虛牝當是壑中之空穴耳。 所以老子曰:「元牝之門,是為天地之根。」然《大戴禮》以 丘陵為牝洪,取《大戴》之意耳。

《林水錄》:「東南地卑,萬流所湊,湖濤泛決,觸地成川。枝 津交渠,世家分夥;故川舊瀆,難以取悉。雖粗依縣地, 輯綜所纏,亦未必一得其實也。」

川總部外編

《山海經·海外東經》:「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 音虹「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 青黃。

《神異經》:「東南隅大荒之中,有樸父焉,夫婦並高千里, 腹圍自輔。天初立時,使其夫妻導開百川,嬾不用意, 謫之並立東南。男露其勢,女露其牝,不飲不食,不畏 寒暑,唯飲天露,須黃河清,當復使其夫婦導護百川。」 《拾遺記》:「當唐堯時,懷山為害,大蛟縈天。縈天則三河 俱溢,海瀆同流。」三河者,天河、地河、中河是也。此三水 有時通壅,至聖之治,水色俱溢,無有流沫。及帝之商 均暴亂天下,則巨魚吸日,蛟繞於天,故誣妄也。 南潯之國有洞穴陰源,其下通地脈,中有毛龍,毛魚 時蛻骨於曠澤之中,魚龍同穴而處。其國獻毛龍,一 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養龍不絕,因以命族。 至禹導川,乘此龍及四海會同,乃放河內。

=四瀆總部彙考一{{{1}}}

周制,祭四瀆,禮視諸侯。又於仲冬月命有司祭川瀆。 按《禮記王制》。「四瀆視諸侯。」

謂視其饔餼牢醴之多寡以為牲器之數也。

按《月令》,仲冬之月,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淵、澤、 井、泉。

冬令方中,水德至盛,故為民祈而祀之也。

始皇二十八年定川瀆之祀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 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按 《封禪書》,「昔者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四瀆咸在 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四瀆并在東方。自五帝以 至秦,軼興軼衰,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及秦并天 下,令祠官所常奉鬼神。自殽以東,大川祠二水,曰濟, 曰」淮。春以脯酒為歲祠,因泮凍,秋涸凍,冬賽禱祠,其 牲用牛犢各一,牢具珪幣各異。自華以西,名川四水, 曰河祠、臨晉沔祠、漢中湫淵祠、朝那江水祠。蜀亦春 秋泮涸,禱賽如東方名山川,而牲牛犢、牢具、珪幣各 異。其河加有嘗醪,在雍州之域,近天子之都,故加車 一乘,騮駒四。灞、滻、長水。灃、澇、涇、渭,皆非大川,以近咸 陽,盡得比山川祠,而無諸。加汧、洛二淵、鳴澤之屬為 小川,亦皆歲禱賽泮涸,祠禮不必同。

武帝建元元年五月詔修諸川之祠

按《漢書武帝本紀》,建元元年「夏五月詔曰:『河海潤千 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為歲事曲加禮』。」

天漢三年始周遍於四瀆定祭四瀆儀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郊祀志》。「自封泰山後十 三歲而周遍于五嶽四瀆矣。」按封泰山在元封元年後十三歲即天漢三年 按《漢舊儀》:「祭四瀆,用三正色牲,沈璧有馬。」

宣帝神爵元年詔祀江海雒水始定四瀆常祀禮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 按《郊祀志》,昭帝即位,富於 春秋,未嘗親巡祭云。至神爵元年,制詔太常:「夫江海, 百川之大者也,今闕焉無祠。其令祠官以禮為歲事, 以四時祠江海雒水,祈為天下豐年焉。」自是四瀆有 常禮,河於臨晉,江於江都,淮於平氏,濟於臨邑界中, 皆使者持節侍祠,惟河歲五祠,江水四,餘皆一禱而 三祠云。

梁制以孟春仲冬。祀四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