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趵突泉部雜錄

《山東通志》:「百脈泉在章丘縣南三十里明水鎮,方圓 半畝許,其源上湧,百脈俱發。左曰東麻灣泉類百脈; 右曰西麻灣,泉自石罅中湧出,俱會百脈泉。」曾鞏曰: 「歷下諸泉,皆岱陰伏流所發,西則趵突為魁,東有百 脈為冠。」

《兗州府志》:「泉林泉在泗水縣東五十里,出陪尾山坡 內有趵突珍珠、黑虎、淘米、洗缽、甘露、響水、紅石湧珠 二十餘泉,波浪翻湧,高出水面,為山東諸泉之冠。四 面旋繞西北流一里,合而為一,遂為泗水。」

汶水部彙考

《禹貢》
之汶水

汶水源流不一,俱在山東境內,一出濟南府萊蕪縣 原山之陽,一出泰山之旁仙臺嶺,一出萊蕪縣之寨 子村。三水至泰安州靜封鎮合流,西南入寧陽縣,分 為二支,一支自寧陽縣西南流入洸河,南逕兗州府 城西北,又西至濟寧州入會通河。一支自東平州西 南流至汶上縣會白馬湖,出分水口,南北分流,一逕 嘉祥、鉅野二縣入會通河,一逕東平州壽張縣入會 通河。又自會通河下達衛河,至東阿縣張秋鎮,又分 流東北,逕長清、齊河等縣,以入濟之故道,名為「大清 河。」又汶水二:一出青州府之沂山,東至昌邑縣,又至 安丘縣入濰水;一出安丘縣之峿山,北流數里入沂 水。要之俱名為「汶」也。

按:《書經禹貢》:「浮于汶,達于濟。」蔡傳汶水出《泰山郡》萊蕪 縣。原山,今襲慶府萊蕪縣也。西南入濟,在今鄆州中 都縣也。蓋淄水出萊蕪原山之陰,東北而入海,汶水 出萊蕪原山之陽,西南而入濟。不言「達河」者,因於兗 也。

按《爾雅釋水》:「汶為灛。」

按:《山海經。中山經太山》,「太水出于其陽,而東南流注 于汶水。」

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有《土官》。汶水,出萊蕪,西入 濟。

萊蕪。《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

琅邪郡「朱虛。」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有 三山、五帝祠。師古曰:「前言汶水出萊蕪入濟,今此又 言出朱虛入維」,將桑欽所說有異?或者有二汶水乎? 五帝祠在維水之上。

魯國汶陽。莽曰汶亭。應劭曰:《詩》曰:「汶水湯湯。」師古 曰:「汶音問,即《左傳》所云公賜季友汶陽之田者也。」 按,《淮南子墜形訓》:「汶出弗,其流合于濟。」

按:《後漢書郡國志》,「泰山郡萊蕪有原山。」《杜預》曰:「汶 水所出。」

濟北國蛇丘有鑄鄉城。杜預曰:「汶水,北地有棘鄉。」 按《水經》,「汶水出太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嬴縣南。」 萊蕪縣在齊城西南。原山又在縣西南六十里許。《地 理志》:「汶水與淄水俱出原山,西南入泲」,故不得過其 縣南也。《從征記》曰:「汶水出縣西南流。」又言:「自入萊蕪 谷,夾路連山百數里,水隍多行石澗中出草藥,饒松 柏,林藿綿濛,崖壁相望。或傾岑阻徑,或迴巖絕谷,清 風鳴條,山壑俱響。淩高降深,兼惴慄之懼;危蹊絕徑」, 過懸度之艱。未出谷十餘里,有別谷,在孤山,谷有清 泉,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餘,高九尺 許,廣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處,薪爨煙墨猶存谷 中,林木緻密,行人尟有能至矣。又有少許山田,引灌 之蹤尚存。出谷有平丘,面山傍水,土人悉以種麥,云 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麥。齊人相承以殖之,意謂麥 丘所栖,愚公谷也。何其深沈幽翳,可以託業怡生如 此也?余時逕此,為之踟躕,為之屢眷矣。余按麥丘、愚 公在齊,不在魯川,谷猶傳其名,蓋誌者之謬耳。汶水 又西南,逕嬴縣故城南,《春秋左傳桓公三年》,「公會齊 侯于嬴,成婚于齊」也。

又東南過奉高縣北。奉高縣,漢武帝元封元年立, 以奉太山郡治也。縣北有吳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 中。季札之聘上國也,喪子于嬴、博之間,即此處也。《從 征記》曰:「嬴縣西六十里,有季札兒冢,冢圓,其高可隱 也。」前有石銘一所,漢末奉高令所立,無所述敘,標誌 而已。自昔恆蠲民戶洒掃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 有遺矣,唯趺存焉。

屈從縣西南流。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俗謂之 胡盧堆。《淮南子》曰:「汶出弗其。」高誘曰:「山名也,或斯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