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六卷目錄

 泗水部彙考

  考

 泗水部藝文一

  觀泗水源記        明喬宇

 泗水部藝文二

  過泗水         宋蘇舜欽

  同子瞻泛汴泗        蘇轍

  泗州泛舟          前人

  泗河           明吳寬

  泗水源          陸化淳

  飲泗水鮑莊石淙      于慎行

  泉林感興          戴燝

 泗水部紀事

 泗水部雜錄

 洙水部彙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六卷

泗水部彙考

《禹貢》
之泗水

泗水源出山東兗州府泗水縣城東南五十里之陪 尾山,四泉並發,遶至縣北始合為一。又合數十泉水, 西流至曲阜縣城北,過孔林之西,又合洙水,流至兗 州府城東,入金口閘。過閘又合沂水、雩水,遶至府城 西,又納滋陽縣之九泉水,西南流過土樓、杏林二閘, 至濟寧州城東,屈從南門合于洸水。又流至江南鳳 陽府之徐州城東北合汴水,又合徐州境內數十泉 水南流合會通河水,東至宿遷縣入于河。

按《書經禹貢》:「泗濱浮磬。」《地理志》:「泗水出濟陰乘氏 縣,東南至臨淮睢陵縣入淮,行千一百一十里也。」蔡傳 出魯國卞縣桃墟西北陪尾山,源有泉四,四泉俱導, 因以為名。西南過彭城,又東南過下邳入淮。卞縣,今 襲慶府泗水縣也。

浮于淮、泗,達于河。蔡傳許慎曰:汶水受陳留浚儀陰溝, 至蒙為灉水,東入于泗。則淮泗之可以達于河者,以 灉至于泗也。許慎又曰:泗受泲水,東入淮。蓋泗水至 大野而合于泲,然則泗之上源自泲亦可以通河也。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川淮泗。」訂義《漢志》 「濟陰郡乘氏縣,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此孔安國引 以證《禹貢》者。漢乘氏屬濟陰郡。唐以郡為曹州,今為 興仁府縣屬焉。睢陵即今泗州招信縣之北境。然《漢 志》所載,自有兩泗水,其一即自此乘氏至毘陵入淮 者。又一泗水,出魯國辨縣西南,至方與入沛。唐《元和 志》,辨與、方與皆在兗州,今襲慶府泗水縣東陪尾山, 泗水出焉。其源有四,西南流至本州曲阜縣北,分為 二流,北為洙,南為泗,其間即夫子設教之地。又西南 三十五里,至本州瑕丘縣西二十五里,洙復與泗合。 又南流至本州魚臺縣界,縣本漢方與地,屬山陽郡, 即所謂「自方與入沛」者也。又東南流經徐州沛縣,漢 屬沛郡,即所謂「自沛入淮」者也。又東南經徐州彭城 縣,又至泗州,以入于淮。徐、兗、泗皆古徐州之境,周并 于青。

按:《山海經海內東經》:「泗水出吳東北而南,西南過湖 陵西,而東南注東海,入淮陰北。」今泗水出魯國十 縣。

按:《漢書地理志》:「陳留郡浚儀。」故大梁魏惠王自安 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湯水,東至取慮入泗。

山陽郡「湖陵。」《禹貢》「浮于泗、淮,通于河。」

平樂。「侯國。」包水東北至泲入泗。

濟陰郡乘氏。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

《泰山郡》。蓋。沂水南至下邳入泗。

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瑯琊郡「東莞。」術水,南至下邳入泗。

東海郡「容丘。」侯國祠。水東南至下邳入泗。

梁國蒙。獲水,首受甾獲渠,東北至彭城入泗。 魯國卞。泗水西南至方與入沛。

按《淮南子。地形訓》,「泗出臺台。」

按:《後漢書郡國志》,「濟陰郡乘氏侯國。有泗水。」

《彭城國》彭城。伏滔《北征記》曰:「城北六里,有山,臨泗。」 下邳國,下邳本屬東海。戴延之《西征記》曰:「有沂水 自城戶西南注泗,別下迴城南,亦注泗。」

按《水經》,「泗水出魯卞縣北山。」《地理志》曰:「出濟陰乘 氏縣」,又云「出卞縣北」,《經》言「北山」,皆非矣。《山海經》曰:「泗 水出魯東北。」余昔因公事,沿歷徐、沇,路逕洙、泗,因令 尋其源流。水出卞縣故城東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 七年》,謝息納季孫之言,以孟氏成邑與晉,而遷于桃。 杜預曰:魯國卞縣東南有桃虛,世謂之曰陶墟,舜所 處也。并曰「舜并」,皆為非也。墟有「澤。澤方一十五里。」御覽 引此云陶墟舜所陶處也并曰舜并皆為此也墟有漏澤方一十五里淥水澂渟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