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女十萬,泗水為之不流。自是數縣人無行跡,亦為暴 矣。泗水又東南,得睢水口。泗水又逕宿預城之西,又 逕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縣也,王莽更名之曰「康義」 矣。晉元皇之為安東也,督運軍儲而為邸閣也。魏太 和中,南徐州治,後省為戍。梁將張惠紹北入水軍所 次,憑固斯城,更增修郭,壍其四面,引水環之。今城在 泗水之中也。

又東南入于淮。泗水又東,逕陵柵南。《西征記》曰:「舊 陵縣之治也。」泗水又東南,逕淮陽城,城一本無城字「北臨 泗水」,昔菑丘訢飲馬斬蛟眇目,於此處也。韓詩外傳東海有勇 士菑丘訢過神泉飲馬馬為蛟所取訢拔劍入水三日三夜殺二蛟而出雷神隨而擊之眇其左目吳越 春秋作叔丘訢云訢為齊王使吳過淮津飲馬于淮水神取其馬訢大怒袒裼持劍人水求神決戰連日 乃出眇其一目泗水又東南,逕魏陽城北,城枕泗川,陸機《行 思賦》曰:「行魏陽之枉渚。」故無魏陽,疑即泗陽縣故城 也。王莽之所謂淮平亭矣。蓋魏文帝幸廣陵所由,或 因變之未詳也。泗水又東逕角城北,而東南流注于 淮。考諸地說,或言泗水于睢陵入淮,亦云于下相入 淮,皆非實錄也。

按:《博物志》:「宋北有泗水,南迄睢濄。」

按:《魏書地形志》,「魯郡魯。」二漢、晉屬。有牛首亭、五父 衢、尼丘山、房山、魯城、叔梁紇廟、孔子墓廟。沂水、泗水 按《隋書地理志》,魯郡泗水。開皇十六年置。有洙泗 水。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泗水,職方》,青州川出襲慶 府泗水縣桃墟西北陪尾山,源有泉四,四泉俱導,因 以為名。西南過彭城,又東南過下邳入淮。孔子宅在 曲阜縣。」今仙源縣魯城中,歸德門內。闕里之中,背洙泗 矍相圃之東北。太史公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 夫子遺風。

按:《金史地理志》:「單州魚臺。」有泗水。

濟州任城。有泗水。

徐州:「彭城。」有泗水。

邳州。「下邳。」有泗水。

宿遷:有泗水。

滕州:「沛。」有泗水。

鄒。宋隸泰寧軍。有泗水。

兗州「曲阜。」宋名「仙源。」有泗水。

泗水。有陪尾山、尼丘山、泗水。

按圖書編《泗水攷》:「泗水源發陪尾山,四泉並發,循泗 水縣北八里,始合為一。西經曲阜縣,貫府城下,至濟 寧,分南北流,南流入徐州境,北流入會通河。」

按《山東通志》:「泗水源出泗水縣陪尾山,西流至曲阜 縣,經滋陽縣合沂水,又南流至濟寧州合汶水入會 通河。」

按《兗州府志》,泗水縣城東南五十里有陪尾山,泗水 發源于此。又縣城東南二十里有商山,山下有鮑村、 東崖、黃陰三泉,皆流入泗水。

泗水源出泗水縣城東五十里陪尾山之陽。山陰有 湖,謂之「漏澤山。」下有泗水神祠,號仁濟侯,故宋時所 封也。廟西即泉林寺,水出山下,四泉同發,故曰「泗水。」 寺之左右泉以數十,互相灌輸,合而成流。西南逕卞 城,有橋跨之,曰「卞橋。」泗水又西有泉數十,自邑之南 境北流入之。有泉數十,自邑之北境南流入之,皆謂 之「泗水。」明初,開會通河,引泗入運,命工部主事顧大 奇等遍歷山川,疏濬諸泉,以通水利。正統中,參將湯 節大加疏鑿,諸泉盡出,漕渠賴焉。泗水又西過其縣 北,又西過曲阜城北五里,離而為洙水,《春秋》所謂「洙 瀆」也。洙水逕聖墓前,泗水繞其後,逕孔林之西,合而 為一,總謂之泗水。泗水又西至府城東五里金口閘 東,沂水、雩水入之。沂水出曲阜尼山之麓,過其縣南, 至府城東,入於泗水。雩水出曲阜縣南五里馬跑泉, 西流過鄒縣境,至府城東,入於泗水。泗水正流,西入 金口閘。金口閘在府城東五里,俗所謂「黑風口」也。隋 文帝時,沂、泗南流,汎濫大野,薛冑於二水之交,積石 堰之,決令西注陂澤,以溉良田,號為薛公豐兗渠。李 白詩「中魯東門石隄」,即其地也。元至元二十年,開會 通河,乃修薛公舊堰,為滾水石壩,以引泗入運。延祐 四年,都水太監闊闊始疏為三洞,以洩水勢,而金口 閘壩所由始矣。明初,堰壩以土,旋築旋廢。成化七年, 侍郎喬毅始命主事張盛以石為壩,錮之以鐵。夏秋 水潦,則開閘洩水使南流,會沂由港里閘入師家莊 閘河,冬春水微,則閉閘遏水,西入府城,以出濟寧。其 節宣之宜,與戴村同,皆運道所利壩也。然石壩之上 常益以土,歲壞則歲增之。嘉靖末年,河道都御史王 廷復命同知黎天啟增築閘壩,以石益土,而制始大 備矣。金口閘河入府城而西至于西門之外,納闕黨、 蔣詡七泉水,合而成流,謂之「濟河。」濟河者,以其通于 濟寧也。濟河至城西十里,過土樓閘,又西為杏林閘, 又西凡六十里至濟寧城東,屈從南門合於洸水入 漕,謂之「府河。」

泗水入漕之泉五十六:曰「雪花泉、曰珍珠泉、曰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