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七卷目錄

 沂水部彙考

  考

 沂水部紀事

 淄水部彙考

  考

 淄水部紀事

 淄水部雜錄

山川典第二百七卷

沂水部彙考

《禹貢》
徐州之沂水

沂水源出山東青州府蒙陰縣之南河川,東南流至 沂水縣城西,又南合桑泉水,與蒙陰水南流,至沂州 城東,遶城北與小沂水、祊水、涑水合流,逕古剡城南, 至江南之邳州城南,合淮水、泗水入於海。

按:《書經·禹貢》:「淮沂其乂。」沂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子 山,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六百里。蔡傳《地志》云:「出泰 山郡。蓋縣艾山,今沂州沂水縣也。南至于下邳,西南 而入于泗。」曾氏曰:「徐州水以沂名者非一。」酈道元謂 「水出尼丘山,西北徑魯之雩門,亦謂之沂水。水出太 公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而沂水之大,則出于 泰山也。」又按:徐之水有泗有汶,有汴、有漷,而獨以淮、 沂言者,《周職方氏》:「青州,其川淮、泗,其浸沂沐。」周無徐 州,兼之于青。周之青即禹之徐,則徐之川莫大於淮, 淮乂則自泗而下,凡為川者可知矣。徐之浸莫大于 沂,沂乂則自「沐」而下,凡為浸者可知矣。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浸沂沐。」訂義易氏 曰:《漢志》「泰山郡蓋縣,沂水南至下邳入泗。」蓋縣在唐 及今皆兗州之境。下邳,唐屬泗州,今為淮陽軍。沂水 徑下邳,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又一水徑 城東亦注泗,謂之「小沂水。」

按:《前漢書地理志》:「京兆尹南陵。」文帝七年置。沂水 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藍田谷,北入 渭。

《泰山郡》。蓋。沂水南至下邳入泗。

東萊郡「曲成。」有參山、萬里沙祠。陽丘山,治水所出, 南至沂入海。

按《淮南子。地形訓》,「沂出臺台。」

按:《後漢書郡國志》,「泰山郡,蓋沂水出。」

下邳國下邳本屬東海。戴延之《西征記》曰:「有沂水 自城西,西南注泗,別下迴城南,亦注泗。」

按《水經》,「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鄭元》云:「出沂山,亦 或云臨樂山。水有三源,南源所導,世謂之柞泉;屯水 所發,俗謂之魚窮山。」御覽引此三源作二源屯水作北水山作泉俱東南 流,合成一川,右會洛預水,水出洛預山,東北流注之。 沂水東南,左合桑預水,水北出桑預山,東流。一作注于 沂水。沂水又東南,螳螂水入焉。出魯山東南流,右注 沂水。水又東逕蓋縣故城南,東會連綿之水,水發連 綿山,南流逕蓋城東,而南入沂。沂水又東逕浮來之 山,《春秋經》書「公及莒人盟于浮來」者也。即公來山也, 在邳鄉西,故號曰邳、來之間也。浮來之水注之,其水 左控三川,右會甘水,而注于沂。沂水又南逕爆山西。 山有二峰,相去一里,雙巒齊秀,員峙若一。沂水又東 南,逕東苑縣故城西,與沂水合。孟康曰:「縣故鄴邑,今 鄴亭是也。」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陽共王弟吉為東 苑侯。按史漢年表作東莞魏文帝黃初中,立為東苑郡。晉書地志云太 康元年分瑯琊置東莞郡此云黃初中立未詳《東燕錄》謂之「團城。」劉武帝北 伐廣固,登之以望王難。王難字誤當作五龍廣固有五龍口塞其口則城必陷 魏。南青州治。《左氏傳》曰:「莒、魯爭鄆,為日多。」宋本作久「矣。今 城北鄆亭是也。」京相璠曰:「瑯邪姑幕縣南四十里員 亭,故魯鄆邑。世變其字,非也。《郡國志》:東苑有鄆亭。」今 在團城東北四十里,猶謂之故東苑城矣。小沂水出 黃孤山,西南流,逕其城北,西南注于沂。沂水又南,與 閭山水合,水出閭山,東南流,右佩二水,總歸于沂。沂 水南逕東安縣故城東,而南合時密水。水出時密山, 莒地。莒人歸共仲于魯,及密而死,是也。密水東流,逕 東安城南,漢封魯孝王子強為東安侯。密水又東南 流入沂。沂水又南,桑泉水北出五女山,東南流,巨圍 水注之。水出巨圍之山,東南注于桑泉水。桑泉水又 東南,堂阜水入焉。其水導源堂阜。《春秋?莊公九年》:「管 仲請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稅」之。杜預曰:「東莞蒙陰 縣西北有夷吾亭者是也。」堂阜水又東南,注桑泉水。 桑泉水又東南,逕蒙陰縣故城北,王莽之蒙恩也。又 東南,與崮水合,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 「汶水」也。東逕蒙陰縣,注桑泉水。又東南,廬川水注之。 水出鹿嶺山,東南流,左則二川臻湊,右則諸葛泉源 斯奔亂流逕城陽之盧縣,故蓋縣之盧上里也。漢武 帝元朔二年,封城陽共王弟劉稀為侯國。漢書王子侯表云城 陽共王弟豨封雷侯按盧與雷古字通用周禮廬維讀作雷雍是也王莽更名之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