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側,故名。

按《安陽縣志》:「濁漳、清漳,俱至林縣合流,過府城北四 十里豐樂鎮之北。又東過臨漳,又東北至館陶縣入 衛河。明正德庚辰秋,水汎溢南決,自顯王村南流,折 而東至崔家橋,又東過永和呂村入衛,延袤百餘里, 水勢盛時,廣至四十里,其患甚鉅,而近年臨漳猶屢 被焉。」

按《畿輔通志》,「清漳、濁漳二水,下流至武安縣南黍窟 谷,合流為交漳口。東過列人,南經斥丘,北由斥漳、曲 周、鉅鹿諸縣入于滏。遷徙無常,父老相傳,南不過衛, 北不過滏。」

按《大名府舊志》,「漳河在魏縣,有濁漳、清漳二河。今清 漳不見,或曰合流于濁漳。又有新漳、舊漳二名,今新 漳亦不見,或曰即清漳,併入衛河。總之止一濁漳,遷 徙無常,大為民患。」

按《大名府新志》:「漳河漸徙而北,大名稍弛其患,然肥 鄉、廣平一帶,閼壅地高,遷徙難料,所在堤防,宜以未 雨築濬之。」

按《魏縣志》:「漳堤在縣南,其南岸起自臨漳,延袤八十 里,北岸自成安五十里,俱由魏縣抵元城界。」

按《廣平府志》:「漳河自臨漳以下,如建瓴然,水勢瀰漫, 遷徙無常。每石水則致五斗泥所逕,阡陌淤填,陵谷 互易,屋基袤如峻阜,檐甍接地,俯身出入如竇。前匯 渚沁汾潞,後合沙滏洺沱,抵天津入於海。相傳南不 過衛,北不過滏。其入府境也,始於成安。」

成安縣漳河,距縣東南一里許。明成化、弘治中,歲汎 溢,城郭鄉村大為患。正德中,徙入魏。萬曆戊子,北徙 入縣境。乙未,復呂彪故道。庚子,決王林堤。壬寅,決竇 公堤,至城南郭,分為支流二。癸丑決,連宋陽寺,浸城。 十月,支流涸。崇禎壬午秋,水注城,學宮毀。今徙南魚 口,其流北漸于肥鄉。

肥鄉縣漳河,距城東六里。明弘治乙丑,水注城。正德 壬申,水注城。嘉靖戊戌,徙入於衛。隆慶己已,決鄢米 堤,浸城數年,復南徙。萬曆戊戌,復徙縣西。天啟壬戌, 水暴漲,衡堤決,城與雉堞平,屋上行舟,溺男婦七百 餘口。丁卯,漂沒辛安鎮諸村,害禾稼。今仍徙縣東,下 流至曲周,與滏水合流。

曲周縣漳河,距城東一里許。二水既合,順流而北,其 勢漸殺。然偪處城側,每夏秋霖雨,直薄樓櫓,四門,淤 填傴僂而入。明嘉靖甲子七月,潰城西門。天啟丙寅, 水至城下,深丈餘,禾稼盡沒。崇禎庚午夏,決南堤,浸 城。後歲以為常。合流而北,徑雞澤。

雞澤縣漳河,距城東十里許。縣地勢窪下,為眾流所 匯,田皆斥鹵。漳、滏過其境而聽其安流,不能施疏導 灌溉之力。彼西門豹史起者,獨何人哉?明嘉靖庚寅, 河溢。癸亥,平地深丈餘,城東西門圮。隆慶辛未,潰堤。 天啟丙寅,河水大溢,堤閘俱潰至城下。城之周有堤, 高一丈,闊八尺,知縣曹希曾建。城東有漳河堤,長二 十五里,高七尺,闊七尺,專防漳也。漳之餘波所及,則 永年、廣平皆鄰壤。永年初距漳稍遠,後漸逼府南境。 邯鄲縣有漳河故道,其曰「鄢米口」者,在縣城東十里, 為支流之所分入,一自臨漳谷子里北流徑吳村、漳 里村入口。一自磁州北流入滏,至閻家河溢而東,徑 劉村、左西等村入口,折而東,入肥鄉曲周境。

「廣平縣有漳,自花佛堂決口汎而為四支,遂浸縣西 南境,至柳林屯、龐兒莊、南溫、油房等村,乃時有水患。 舊堤四:漳堤在縣南三里,古堤在南新鎮,護城堤在 城南,故堤在縣西北,新堤一,知縣顧如華建以護城。」 按《順德府志》,平鄉縣濁漳河在縣西南十里,一名柳 河,古漳水也,發源山西潞州發鳩山下流南和 按《真定府志》,武強縣古河岔河,即清漳之分流。 按《山東通志》,漳河在館陶縣西南五十里,源有二,一 出山西潞州長子縣,曰濁漳;一出山西平定州樂平 縣,曰清漳;俱東經河南臨漳縣,合而復分,一北流入 滹沱河,一東流至館陶縣入衛河,與會通河合。 按《濟南府志》,衛河即漢之屯氏河,隋大業中疏為永 「濟渠。」亦名「御河。」其源自河南衛輝府輝縣,合滏、洹、淇 三水東流至館陶縣界。與漳河合。

漳水部總論

《廣平府志》

《河渠志》

明江夏陳鎜有《漳水議》,其略曰:「漳河至臨漳而成大 河,出廣平、大名,達于臨清,冬春則涸,夏秋則漲。其涸 也枵腹嗷嗷,其漲也汎溢千里。一淤成城,一衝成河, 固地勢沃衍平坦使然,亦由水勢波濤洶湧致之也。 漢唐以前,其治易以黃河故道,遶大名,出河間,達于 海,則黃河深廣而漳水易洩,所以消息而不為害。」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