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東。漢武帝元鼎中,封膠東康王子延為侯國。又逕扶 縣故城西。《地理志》,琅邪之屬縣也。漢文帝元年,封呂 平為侯國。膠水又北,逕黔陬故城西。袁崧《郡國志》曰: 「縣有介亭。」《地理志》曰:「故介國也。」《春秋·僖公九年》,介葛 盧來朝,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問之,果然。晏謨、 伏琛並云,「縣有東西二城,相去四十里有膠水」,非也。 斯乃拒艾水也。水出縣西南拒艾山,即《齊記》所謂黔 艾山也。東北流,逕拒縣故城西,王莽之秩國也,世謂 之王城,又謂是水為洋洋水矣。又東北逕晏伏,所謂 黔陬城西四十里有膠水者也。又東入海。《地理志》曰: 「琅邪有推縣,拒艾水出焉。」宋本作椎縣按前漢書地理志云琅邪有桓縣註云 根艾水東入海如淳云柜音巨東入海,即斯水也。今膠水北逕晏伏, 所謂西黔陬城東高密郡側有黔陬縣。《地理志》曰:「膠 水出邾。」今地志作邞音夫又音扶縣,王莽更之「純德矣。」疑即是縣, 所未詳也。

又北過夷安縣東。縣,王莽更名之曰原亭也。應劭 曰:「故萊夷邑也。」太史公曰:「晏平仲,萊之夷維之人也。」 漢明帝永平中,封鄧珍為侯國。珍鄧禹子西去濰水四十 里。膠水又北逕膠陽東,晏伏並謂之東亭。自亭結路, 南通夷安。《地理風俗記》曰:「淳于縣東南五十里有膠 陽亭,故縣也。」又東北逕,左會一水,世謂之張奴水,水 發夷安縣東南阜下,西北流歷膠陽縣,注于膠水之 左。東北為澤,水渚百許里,謂之夷安潭,潭之澤周四 十里,亦濰水枝津之所注也。膠水又東北,逕下密縣 故城東,又東北逕膠東縣故城西,漢高帝元年別為 國,景帝封子寄為王國,王莽更之郁袟也。今長廣郡 治。伏琛《晏謨》言:「膠水東北迴達于膠東城北百里流 注于海。」

又北過當利縣西北入于海。縣故王莽更之東萊 亭也。又北逕平度縣,漢武帝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 子劉衍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利盧」也。縣有土山。膠 水北歷土山注于海。海南土山以北悉鹽坈。玉篇作䴚音亢 云鹽澤也相承修煮不輟。北眺巨海。杳冥無極。天際兩分。 白黑方別。所謂之「溟海」者也。故《地理志》曰。膠水北至 平度入海者也。

按:《魏書地形志》,「東武郡梁鄉。」永安中置。有梁鄉城。 五弩山,膠水出焉。

按:《隋書地理志》,「高密郡瑯琊。」開皇十六年置,曰「豐 泉。」大業初改焉。有徐山、盧山、鄣日山、膠水。

按:《金史地理志》:「密州,高密。」有礪阜山、密水、膠水, 按圖書編膠河,考《水經》云:「出黔陬。」膠山,今膠州膠西 縣西南鐵橛山也。北經密州東北,鹵山,古名五弩山, 鹵水入焉。《寰宇記》:「膠水出密諸城縣東蜷山。」或亦 曰「膠水出鹵山。」皆非是。

又北經高密縣,東北入都濼。都濼者,《水經》謂之夷安 潭,《秦地圖》謂之劇清池,即古貕養澤也。張奴水出高 密東阜下,亦注此澤,自澤北出,注新河。張奴水,一 名「墨水」,水側有張奴店。

由河北入于海。其東北入海者,膠水之故道差淺,而 新河為經流。新河者,至元初,萊人姚演建言,首起膠 西縣東陳村海口,自東南趨西北,鑿陸地數百里,欲 通漕直,估海口數年而罷。予嘗乘傳過之,詢土人,云: 「此河為海沙所壅,又水潦積淤,終不能通,徒殘人耳。」 演真國之罪人也。

「山東平度州東南境有南北新河,元時所開,以避海 運放洋之險。其水源發高密,至膠州,分流為南北新 河,自膠州入新河二百四十里,至萊州之海倉口入 海。自是迤北新河店置閘以達安東,止八十里可通 海,歲久盡塞。近王副使獻、方御史遠宜力主開復,并 於馬家濠鑿山麓通海。」近該巡按山東御史商惟正 題,會同都御史李時達勘議,「欲從元人故河,引泉瀦 水通漕間道。但南由海口至店口三十餘里,多沙。自 麻灣以上,係估流沙,與沙寺互壅。麻灣以下,則金海中, 隨潮湧進,淖沙,勢俱難取。欲由把郎廟地名路溝,另 開二渠至鴨綠港,纔避麻灣十三里之沙。由鴨綠港 迤南,尚有沙洲,見露水中,即空,舟尚不能行,況古路 溝未挑通,地脈相似,安知下無沙,安保他日海沙之 不湧入北海?」海倉口龍王廟前沙數十里許,用徒夫 及昌邑夫三千餘人,撈二十餘日,給過工食二千三 百兩。去沙僅二尺,路只二里,沙堆積岸上,大潮一至, 沙壅如故。且議築堤,約水障沙。不知海口之堤,用土 則勢不能固,用石則費不可計。分水嶺自嘉靖十七 年、十八年、二十二年、三十二年,隆慶五年,節次勘測, 皆高海面五丈以上,接白河流沙。先年胡給事中謂: 「流來之沙,旅挑旋壅。況沙中又有石,沙見水則可搏, 濕泥帶水即成稀滋軟土。故役人言:地底有泉,泉內 有沙,工力難施。」夫海口之沙,既欲避而不可得,兩海 之「潮又勢遠而不可通。縱欲引附近張魯河、白河、膠 河、都泊諸水以益之,而春夏旱乾俱各微細,既不足 恃;秋漲沙壅,輒復為患,徒費挑濬。」奏聞,報罷。

按《山東通志》:鐵橛山在膠州城西南一百二十里,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