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四年,幸汾陰,立后土祠于汾陰脽上。」

《史記河渠書》:河東守番係言:「漕後山東西歲百餘萬 石,更砥柱之限,敗亡甚多,而亦煩費。穿渠引汾溉皮 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頃。」天子 以為然,發卒數萬人作渠田。

《晉書劉元海載記》: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遷都 平陽。汾水中得玉璽,文曰:「有新保之」,蓋王莽時璽也。 得者因增「泉海光」三字,元海以為己瑞,大赦境內,改 年河瑞。

《劉聰載記》:「聰遣劉粲、劉曜等攻劉琨于晉陽。琨使張 喬距之,戰于武灌,喬敗績死之。先是,琨與代王猗盧 結為兄弟,乃告敗于猗盧,且乞師。猗盧遣子日利孫 賓六須,及將軍衛雄、姬澹等率眾數萬攻晉陽。琨收 散卒千餘為之鄉導。猗盧率眾六萬,至于狼猛。曜及 賓六須戰于汾東,曜墜馬,中流矢,身被七創。討虜傅」 武以馬授曜,曜曰:「當今危亡之極,人各思免。吾創已 重,自分死此矣!」武泣曰:「武,小人,蒙大王識拔,以至于 是,常思效命,今其時矣。且皇室始基,大難未弭,天下 何可一日無大王也!」于是扶曜乘馬,驅令渡汾,迴而 戰死。

《兗州府志》:「由吾道榮,晉瑯琊人。少好道法,聞晉陽有 人大明法術,乃尋師之,遂得授受符水禁咒,曆數天 文。其師欲歸,道榮送至汾水,水漲,師以符投水,水絕 流,遂得渡。」

《隋書五行志》:後齊天統三年,并州汾水溢。讖曰:「水者, 純陰之精,陰氣洋溢者,小人專制。」是時和士開、元文 遙、趙彥深專任之應也。

《北齊書任城王湝傳》:湝拜太保、并州刺史,別封平正 郡公。時有婦人臨汾水浣衣,有乘馬人換其新靴馳 而去者,婦人持故靴詣州言之。湝召城外諸嫗,以靴 示之。紿曰:「有乘馬人在路,被賊劫害,遺此靴焉得無 親屬乎?」一嫗撫膺哭曰:「兒昨著此靴向妻家。」如其語, 捕獲之。

《斛律金傳》:「金子光,為并州刺史,率眾築平隴衛,壁統 戎等鎮戍十有三所。周柱國枹罕公普屯威,柱國韋 孝寬等步騎萬餘,來逼平隴,與光戰于汾水之北,光 大破之,俘靳千計。」

《魏書太武帝本紀》:「太平真君七年春正月,圍薛永宗 營壘。永宗出戰大敗,六軍乘之,永宗眾潰,永宗男女 無少長赴汾水死。」

《周書高祖武帝本紀》詔曰:「高氏因時妨命,據有汾漳。 建德五年十二月,齊攻晉州,恐王師卒至,于城南穿 塹,自喬山屬于汾水。」

《大業雜記》:「二年七月,自江南還洛陽,敕于汾州西北 四十里,臨汾水,起汾陽宮,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處。 當盛暑月,臨河盥漱,即涼風凜然,如八九月。」

三年六月敕開永濟渠引汾水入河。又自汾水東北 開渠合渠水至於涿郡二千餘里通龍舟。

十年四月車駕幸汾陽宮避暑宮地即汾河之源上 有名山管涔高可千仞。

《唐書太宗本紀》:「大業中,突厥圍煬帝鴈門。煬帝從圍 中以木繫詔書,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

《山西通志》:「蕭顗,武德間汾州刺史,引常渠水過文水 南入汾,溉田數百頃。」

李勣曹州人太宗時為并州都督嘗築東城引晉水 駕汾水入城以資民用人咸便之。

《唐書韋待價傳》:「待價曾孫武為絳州刺史,鑿汾水灌 田萬三千餘頃,璽書勞勉。」

《馬燧傳》:「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風,徙為汝州郟城人。以 功遷尚書左僕射。時天下方騷,北邊數有警,燧念晉 陽王業所基,宜固險以示敵,乃引晉水架汾而屬之 城,瀦為東隍,省守陴萬人。又釃汾環城,樹以固隄,詔 兼保寧軍節度使。」

《五行志》:「僖宗乾符五年秋,大霖雨,汾、澮及河溢流害 稼。」

《宋史太祖本紀》:「開寶二年三月辛丑,幸汾河,作新橋, 發太原諸縣丁數萬集城下。乙巳,臨城南,謂汾水可 以灌其城,命築長隄壅之,決晉祠水注之,遂砦城四 面。李繼勳軍於南,趙贊軍於西,曹彬軍於北,党進軍 於東,乃北引汾水灌城。」

四月壬戌,幸汾河觀造船。

《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三年春正月甲午,浚汾河。 五年夏四月癸未,壅汾河、晉祠水灌太原,隳其故城。」 《五行志》:「真宗咸平元年七月庚午,寧化軍汾水漲,壞 北水門,山石摧圮,軍士有壓死者。」

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丁酉,陝西河清。十二月乙巳, 河再清。當汾水合流處,清如汾水。

《王素傳》:素字仲儀,太尉旦季子也。賜進士出身,以學 士知太原府。汾河大溢,素曰:「若壞平晉,遂灌州城矣。」 亟命具舟楫,築堤以捍之。一夕水驟至,人賴以安。 《五行志》:神宗熙寧九年七月,太原府汾河夏秋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