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1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至項城南頓,猶有河流淤淺,僅二百餘里。若多役夫 力,疏濬深廣,使由泗入淮,可殺上流」之勢。黃陵岡賈 魯舊河,南經曹縣梁進口,下通歸德丅家道口,足以 分殺水勢。然粱進口以南滔滔無阻,以北淤澱將平, 計其功力,僅八十里。若多役夫力,疏濬深廣,使由徐 入淮,可殺下流之勢,水勢既殺,則決口可塞,運道可 完矣。萬氏《表》云:「黃河自野雞岡而下,分為二股,其自 東南渦河而行者,則」為河身;其自孫繼口出徐州小 浮橋者,則為支流,然皆併合於淮以入海。是故黃河 入海,舍淮無他道也。如嘉靖庚子,二洪水涸,漕舟並 阻,議者謂黃河改流,愚則曰:非也。夫河流遷改,必有 漫溢之處,計今水道,惟渦河孫繼口耳。今孫繼口之 出徐州者既淤,則當泛溢于東南之渦河,而渦河之 水,迄今亦微,至可截以壩也,斷可識矣。蓋自清河以 至徐、沛,地勢隆擁「節高」一節,如往年黃河盛溢之時, 則上漫濟寧,其魯橋諸閘皆為渰沒,而淮水亦幾浸 城。後水勢少降,則自魚臺以出谷亭,再降則由飛雲 橋以出沛縣,而灌水亦以次漸小,又降而出徐州小 浮橋,則淮水亦漸平矣。近年黃河之水日微,故小浮 橋之水淤塞,宿遷、桃源二小河亦塞,今淮安河口合 流入海之處,可以褰裳而涉也。此徐水之通塞,實本 于黃河之嬴縮,豈關于河之改流哉?

按嘉靖間,總河道都御史劉天和統論黃河遷徙不 常之由,言:「天下之水,凡禹所治,率有定趨,惟河獨否。 蓋嘗周詢廣視,歷考前聞而始得之。其原有六焉:河 水至濁,下流束隘停阻則淤,中道水散流緩則淤,河 流委曲則淤,伏秋暴漲則淤,一也;從西北極高之地, 建瓴而下,流極湍悍,隄防不能禦,二也;易淤,故河底 常高。今于開封境測其中流,冬春深僅丈餘,夏秋亦 不過二丈餘。水行地上,無長江之淵深,三也;傍無湖 陂之停瀦,四也。孟津而下,地極平衍,無群山之束隘, 五也。中州南北,悉河故道,土雜泥沙,善崩易決,六也。」 是以西北每有異常之水,河必驟盈,盈則決,每決必 瀰漫橫流。久之,深者成渠,以漸成河;淺者淤澱,以漸 成岸。即幸河道通直,下流無阻,近數十年。否則數年 之後,河底兩岸,悉以漸而高,或遇驟漲,雖河亦自不 容于不徙矣。此則黃河善決,遷徙不常之情狀也。故 神禹不能慮其後。自漢而下,畢智殫力以從事,卒莫 有效者,勢不能也。《史》稱「周定王時,河始南徙。」竊意禹 之治河,自大伾而下,「播為九河,是棄數百里地為受 水之區,初無隄防以約束之。其間衝決遷改,雖禹之 世要自不常,惟使北向歸諸海而已。故三代之史略 而不書,非若今之民濱水而居,室廬稼穡,其上一有 湛溺,即稱大害。治水者亦惟隨河曲折,築堤捲埽以 障之,一值衝決,億萬財力付之烏有。古今相法,不亦 大相」遠耶?甚者宋、元之間喜功生事,妄興大役,其北 也,強排之而南,其南也,強排之而北,曾不旋踵而或 淤或決,民勞財費,國隨以衰,可畏也已。惟我聖朝建 都上游,運道所繫,至黃河北徙,則不容于不塞矣。時 異世殊,要之各有攸當爾。且古今論治河者,多倣禹 九河之法,謂下流必疏,支河如之而後水「患可息。」嘗 循故道,歷今河流,疑有未盡然者。蓋禹引河經大伾 兩山之間極高之地,而下乃疏為九河,水流極其湍 迅,而後可久無患。今河經中州平陸,夏秋洪流,誠可 分為八九,若冬春之間,或值久旱,即為安流,深不盈 丈,廣僅丈許。如分為九,不即淤耶?況南經鳳、泗園陵, 北妨兗、冀運道,河之所洩,惟徐、邳之間爾,復多阻山, 治之倍難,與古大異。然則下流分為三四支河亦足 矣,不必泥古法也。

漢賈讓《治河三策》,古今稱之。其上策放河使北入海, 是即禹之故智也。今妨運道,已不可行。其中策謂「據 堅地作石堤,開水門,旱則開東方下門溉冀州,水則 開西方高門分為流。」然自漢至今千數百年,盡中州 大名之境,率為河所淤,泥沙填委,無復堅地,而河流 不常,與水門每不相值,或併水門而衝決,淤漫之濬 治無已,所溉之地一再歲而高矣。西方地高,水安可 往?使讓復作,或亦不可行矣。丘文莊謂古今無出此 策,蓋未經歷,非定論也。惟宋任伯雨曰:「河流混濁,淤 沙相半,流行既久,迤邐淤澱,久而必決者,勢也。或北 而東,或東而北,安可以人力制哉?」為今之策,正宜因 其所向,寬立隄防,約攔水勢,使不至「大段漫流爾。此 則治水者所當審也。古者河北流,伊、洛、汴、汜不入河, 惟沁、衛、淇、漳之水過大伾而北始入焉,故河之勢猶 減。今則伊、洛、沁、汴、汜諸水舉入之矣,中州安得無河 患耶?將導沁入衛,歟衛輝,宗藩已因水患奏塞上流 矣。且臨清下至天津,河道甚狹,頻年已苦衝決,不可 復益以水。惟汶、泉之水,遇旱則微,匯水諸湖以淤而 狹,運舟恆苦淺澀。若于武陟境內沁河橫建滾水石 壩,于東岸開三斗門,引沁自源武、陽武北界大堤之 外,經延津縣南,循大堤而東至長垣界,入黃河舊衝 張秋故道,又東至曹州境舊分水處,北向張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