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1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而南,名為「愬流水」,又南入和順縣,合梁榆水,經遼州 東七十里,又南經黎城縣北九十里入黃河。

「朱家川」,發源自寧化山,達橋頭村,至花園村入于河。 按《保德州志》,黃河在州北一里,

鴨頭川,在州南九十里,水由東南流出,入黃河。 按《偏關志》:「黃河在關西二十里。」

關河折西迴,北復入黃河。

按《興縣志》:「黃河在縣西五十里。」

蔚汾水,在縣東一百里。從嵐縣黃芋山發源,經流縣 南,西入于黃河。

嵐漪水,自岢嵐州界流經縣城西北五十里,入于黃 河。

南川水,自合查山發源,流經縣南五十里,合蔚汾水 入于「黃河。」

按《汾州府志》,臨縣黃河在縣西八十里,由保德興縣 流經縣境西界,南流過永寧達孟門

湫河,在縣東南三里。受榆林、甘泉諸水,由大同磧口 入黃河。

按《寧鄉縣志》,「黃河西經縣界,為秦晉隘。」

按《石樓縣志》:「黃河在縣西九十里,由寧鄉縣奔流至 此。」

按《永寧州志》:「黃河在州西一百二十里,由孟門折而 南注。隋設孟門關,甚險固,以洪濤泛濫也。」

東川河在州東一百里。出石窟村山下,西與北川河 合流入黃河。

赤洪水,其源出州方山廢縣,東南流經州界,西入黃 河。

按《永和縣志》,「黃河在縣西南七十里,北自石樓縣至 本縣,南入大寧縣界。」

仙芝河水,出仙芝谷,西南流入黃河。

按《隰州志》:「紫川在州西南上谷,過仵城大寧、馬鬥二 關,入黃河。」

按《大寧縣志》:黃河自太原之河曲折而南,流至本縣 城西七十五里馬鬥關,控帶諸山,為大寧西界之扼 要,南流直達孟門壺口,接吉州界。

義亭川,源出姑射山之金剛嶺,轉流而北,會蔡家川, 至翠微左麓合昕川西入于「黃河。」

昕川,一源自東北隰州,曰「紫川」,一源自正東蒲縣者 曰「蒲川」,一源自正北曰「羊求川」,俱于縣城東三十里 匯為昕川。南經翠微山麓,合義亭川西流入于黃河。 壺口,在馬鬥關南二十里,形勢如壺,黃河之水盡注 于中。

按《吉州志》:「黃河自塞外來,經州境南流。」

寬靜河即鄂水。由寬靜村西流五十里,入于黃河。 清水河,在州北,流經州南五十步,合山澗水西入于 黃河。

南澗在州南,西流入於黃河。

按《鄉寧縣志》:羅峪河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高天山, 流至縣城東北,繞城東南與鄂水合,同入黃河。 按《河津縣志》:黃河在縣西一十五里,北至龍門山出, 西南入榮河境。

黃河渡在縣西一十里黃河東岸。

按《韓城縣志》:禹之導河,自積石至于龍門。龍門者,韓 北境之山也。堯之時山障河流,禹鑿山而壑之,以通 厥流,若門然,門之成也,《山海經》謂「應龍相之」,故于門 上加龍字,蓋歸功于神也。龍門而南,距郃之陽,域不 百里,壖多客土,但遇浲水,率善潰徙。東潰則遺壖在 西,田者享其利。西潰則遺糧在西,賠者罹其害。其幸 者梁山東峙,河水西向,若朝若拱,淑氣鍾焉,哲人生 焉,科第叢焉,國有攸賴,此之裨益,又浮於壖也。 按《靈石縣志》,郭家溝河在韓侯嶺常山下流經魯班 纏入河。

按《平陽府志》蒲縣東,大河在縣東,發源于本縣之分 水嶺,西流七十里,遶城之南,經隰州界,過大寧入黃 河。

按《榮河縣志》,「黃河在縣西逼城,其流自龍門而下,入 蒲州。」

按《臨晉縣志》,黃河在縣西三十里,北至河津龍門,南 流榮河,過本縣入蒲州,至潼關折而東流。《春秋》僖公 十三年冬,晉荐饑,乞糴于秦。秦于是輸粟于晉,自雍 及絳相繼,命之曰「汎舟之役。」即此河也。

峨眉坡在縣北五里。東連猗氏、聞喜,西至黃河。 按《蒲州志》:「黃河在蒲津門外,禹導河積石,至于龍門, 經河津、榮河、臨晉,由州過則至于華陰,由芮城平陸 入河南。」明萬曆庚辰,河決,東齧甃石岸以障之,堅固 倍舊。今徙去城十餘里。

媯汭泉在州東南三十里歷山下,東西相距二里,南 流者為「媯」,北流者為「汭」,合流入黃河。

白石澗,在州南一十五里韓陽西,入于河。

臨泉澗在州南五十里胡營南,入于河。

玉泉澗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南張至永樂鎮,灌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