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1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于崑崙』。」曰:「子何以知之?」曰:「予蓋以理知之,山與水同 原,天下之山起于崑崙,天下之水出于崑崙,無疑也。」 曰:「子不聞乎?昔元世祖欲窮河源,遣使行四五千里, 至吐番朵甘思西部,有曰火敦腦兒者,華言星宿海 也。有泉百泓,望之如列星,此河源也,踰崑崙二十餘 日矣。」予曰:「西域之跡,發自張騫。騫所歷諸國,甚久且 遠。東漢之世,大秦、條支、安息至于海濱,四萬里外,重 譯貢獻,班超遣掾甘英窮臨西海而還,皆未睹所謂 崑崙也。何元使得之易乎?《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去嵩 高五萬里。《外國圖》云:『從大晉西七萬』』」里得崑崙之墟。 今元使行不及五千里,云已踰之,何崑崙之近乎?自 昔言崑崙者,皆在西北,元使所圖,迺在西南,何也?然 則元使所謂崑崙者,果崑崙乎?所謂星宿海者,果河 源乎?未可知也。《爾雅》云:「河出崑崙墟,色白。並千七百 川,色黃。」《山海經》云:「崑崙之丘,河水出焉,東南流注于 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黑水出 焉,西流注于大杵。《淮南子》云:「崑崙之墟,河水出其東 北陬赤水出其東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雪山,高五 百里」,循山頂有阿耨達池,池東有恆伽河,從象口出, 共五百河流入東海。南有新潁河,從牛口出,共五百 河流入南海。西有博叉河,從馬口出,共五百河流入 西海。「北有斯陁河,從獅子口出,共五百河,流入北海。」 康泰《扶南傳》曰:「恆水之源出崑崙,有五大源,分流為 諸水。」《洛書》曰:「河自崑崙出於重野逕積石,為中國之 河。」張騫云:「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皆東 流,注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古書所紀,先 後一轍,豈皆不可信,而元使獨可信乎?曰:「為其得之 親見也。」曰:「古之至人,夫獨非親見鑿空以欺後世乎? 釋氏生於天竺,穆王宴於瑤池,夫豈非親見乎而疑 之也?」「然則元使其誣乎?」曰:「吾嘗考之,河有兩源,一出 于闐,一出崑崙之墟。且漢使亦嘗窮河源矣,謂出于 闐,其山多玉石,采來獻天子,按古圖書,名其山為崑 崙,然非古所謂崑崙也。元」使所見,其殆是乎?若崑崙 之墟,彼固未之睹也。且天竺諸國,有身熱頭痛之坂, 縣度之阨,熱風夏雪,毒龍惡鬼、猛虎獅子之害,元使 亦嘗歷此乎?《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 里,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淮南 子》載:「崑崙之上,有木禾珠樹玉樹。」元圃閴風《十洲記》 謂:「溺水繞」之,上有金臺玉闕之麗,元使亦嘗睹此乎? 雖其神怪恍惚,不可盡信,而河源之出于是不可誣 也。近有佛圖調,謂鍾山西六百里外有大崑崙,郭璞 謂別自有小崑崙,然則崑崙果非一乎?曰:崑崙之遠 近不一,然則河源惡乎定?曰:《水經》云:「崑崙在西北,河 水出其東北陬,東南流入渤海。其一源出于闐」之南 山,北流與蔥嶺水合,東注蒲昌海。郭璞云:「河出崑崙, 潛行地下,至于闐國,復分流岐出,合而東注鹽澤,復 行積石,為中國河。此定論也。」予見近世之論河源者, 每以一夫之目,輒廢千古之論,故為之辯。

《論河患疏》
徐恪

「竊惟天下之事,有不可緩之勢,有不可不恤之情,大 要在於保全國計,慰安人心而已。而慰安人心,又為 保全國計之本。夫黃河之水,萬里而來,奔激走徙,古 今不常,天下之害莫加焉。國家財賦,倚重東南,去海 道之艱危,即會通之平穩,天下之利莫加焉。惟濟寧、 臨清一帶,水源短少,易得枯涸,往往置閘築堤,積水 行舟。今河決而北,直趨張秋,又決而東,長奔入海。將 使運道中絕,東南財賦恐難遽達京師。今日疏濬扼 塞之功,誠不可少,所謂有不可緩之勢」者此也。然河 南地方,三四年間,天鳴地震,星隕冬雷,警災迭示,人 心危疑。加以饑饉薦臻,死徙殆半,賦役頻繁,代鬻輸 納,仰事俯育,皆無所賴。故復業之民,旋復逃走,恆產 之家,亦少固志。于斯之時,可靜而不可動,可養而不 可用,所謂有不可不恤之情者,此也。夫勢不可緩,而 情在所當恤,茲欲兩全而無害,處之必有道焉。謹按 《地志》,「黃河舊在汴城北四十里,東經虞城縣,下達山 東濟寧州。洪武二十四年,決原武縣黑洋山,東經汴 城北五里,又至項城」縣入淮,而故道遂淤。正統十三 年,決于張秋之沙灣,東流入海。又決滎澤縣,東經汴 城,歷睢陽,自亳入淮。景泰七年,始塞沙灣之決,而張 秋運道復還。以後河勢南趨,而汴城北之新河又淤。 弘治二年以來,漸徙而北,又決金龍口等處,直趨張 秋,橫衝會通河,長奔入海,而汴城南之新河又淤。百 餘年「間,遷徙數四千里之內,散逸彌漫,似非人力所 能支持。乃者上廑聖衷,軫念運道之阻艱,生民之魚 鱉,特敕本院右副都御史劉大夏前來修理,功雖略 施,力猶未竟,不意伏流潰溢,遂爾中止。或者以黃陵 岡之塞口不合,張秋之護堤復壞,遂謂河不可治,運 道不可復,至有為海運之說者。」臣嘗歷考史傳,「黃河 之患,古今有之,而惟漢瓠子之決,其患尤甚,其功尤 難,二十餘年塞之不效,當時貴臣田蚡又以封邑之 私,倡為不可塞之說。厥後武帝躬勞萬乘,臨決河,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