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1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匈奴可以省隄防備塞士卒轉輸胡寇侵盜覆軍殺

將暴骨原野之患天下常備匈奴而不憂百越者以

其水絕壤斷也此功一成萬世大利書奏上壯之報

曰延年計議甚深然河乃大禹之所道也聖人作事

為萬世功通於神明恐難改更自塞宣房後河復北

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渤海

入海廣深與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隄塞也此開通

後館陶東北四五郡雖時小被水害而兗州以南六

郡無水憂

宣帝地節中光祿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

之勢皆邪直貝丘縣恐水盛隄防不能禁乃各更穿

渠直東經東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

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

成帝初清河都尉馮逡奏言郡承河下流與兗州東

郡分水為界城郭所居尢卑下土壤輕脆易傷頃所

以闊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今屯氏河

塞靈鳴犢口又益不利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

增隄防終不能泄如有霖雨旬日不霽必盈溢靈鳴

犢口在清河東界所在處下雖令通利猶不能為魏

郡清河減損水害禹非不愛民力以地形有勢故穿

九河今既滅難明屯氏河不流行七十餘年新絕未

久其處易浚又其口所居高於以分流殺水力道里

便宜可復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備非常又地節時郭

昌穿直渠後三歲河水更從故第二曲間北可六里

復南合今其曲勢復邪直貝丘百姓寒心宜復穿渠

東行不豫修治北決病四五郡南決病十餘郡然後

憂之晚矣事下丞相御史白博士許商治尚書善為

算能度功用遣行視以為屯氏河盈溢所為方用度

不足可且勿浚後三歲河果決於館陶及東郡金堤

泛濫兗豫及平原千乘濟南凡灌四郡三十二縣水

居地十五萬餘頃深者三丈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

所御史大夫尹忠對方略疏闊上切責之忠自殺

續文獻通考成帝建始元年夏河決東郡金堤凡灌

四郡二十六縣先是清河郡都尉馬逡議浚屯氏河

不從至是果決杜欽薦王延世為河堤使者以竹絡

長四丈大九圍盛小石兩船夾載下之而堤成

建始三年秋河復決平原入濟南千乘所壞半於建

始元年時復遣王延世治之六月功就

漢書孝成帝本紀建始四年秋河決東郡金堤

山東通志建始四年河大決於館陶東南流東郡金

堤皆潰

漢書成帝本紀河平元年春三月詔曰河決東郡流

漂二州校尉王延世隄塞輒平其改元為河平賜天

下吏民爵各有差

溝洫志以建始五年為河平元年河堤成上曰卒治

河者為著外繇六月惟延世長於計策功費約省用

力日寡朕甚嘉之其以延世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

石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

濟南府志河平三年黃河決平原流入濟南千乘

漢書成帝本紀河平四年三月遣光祿大夫博士嘉

等十一人行舉瀕河之郡水所毀傷困乏不能自存

者財賑貸其為水所流壓死不能自葬令郡國給槥

櫝葬埋已葬者與錢人二千避水他郡國在所冗食

之謹遇以文理無令失職

溝洫志河復決平原流入濟南千乘復遣王延世治

之杜欽說大將軍王鳳以為前河決丞相史楊焉言

延世受焉術以塞之蔽不肯見今獨任延世延世見

前塞之易恐其慮害不深又審如焉言延世之巧反

不如焉且水勢各異不博議利害而任一人如使不

及今冬成來春桃華水盛必羨溢有填淤反壤之害

如此數郡種不得下民人流散盜賊將生雖重誅延

世無益於事宜遣焉及將作大匠許商諫大夫乘馬

延年雜作延世與焉必相破壞深論便宜以相難極

商延年皆明計算能商功利足以分別是非擇其善

而從之必有成功鳳如欽言白遣焉等作治六月迺

成復賜延世黃金百斤

成帝本紀鴻嘉四年秋渤海清河河溢被災者賑貸

溝洫志鴻嘉四年楊焉言從河上下患底柱隘可鐫

廣之上從其言使焉鐫之鐫之裁沒水中不能去而

令水益湍怒為害甚於故是歲渤海清河信都河水

湓溢灌縣邑三十一敗官亭民舍四萬餘所河隄都

尉許商與丞相史孫禁共行視圖方略禁以為今河

溢之害數倍於前決平原時今可決平原金堤間開

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至海五百餘里水道浚利又

乾三郡水地得美田且二十餘萬頃足以償所開傷

民田廬處又省吏卒治隄救水歲三萬人以上許商

以為古說九河之名有徒駭胡蘇鬲津今見在成平

東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餘里今

河雖數移徙不離此域孫禁所欲開者在九河南篤

馬河失水之跡處勢平夷旱則淤絕水則為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