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103

此页尚未校对

十八年六月,瀍水溢。

《五行志》:十八年「六月壬午,東都瀍水溺揚、楚等州租 船。」

《元宗本紀》:「天寶十三載秋,瀍、洛水溢。」

《五行志》:「天寶十三載九月,東都瀍、洛溢,壞十九坊。」 《文獻通考》:「後晉高祖天福四年七月,西京大水,伊、洛、 瀍、澗皆溢,壞天津橋。」

《宋史太宗本紀》:「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六月,穀洛瀍澗 溢,壞官民舍萬餘區,溺死者以萬計,鞏縣壞殆盡。」 《五行志》:「穀、洛、伊、瀍四水暴漲,壞京城官署、軍營、寺觀、 祠廟、民舍萬餘區,溺死者以萬計。又壞河清縣豐饒 務倉庫、軍營、民舍百餘區。」

「至道二年六月,河南瀍、澗、洛三水漲,壞鎮國橋。」 《元史五行志》:「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六月,河南府大霖 雨,瀍水溢,深四丈許,漂東關居民數百家。」

《河南通志》:「孟大智,洛陽人,庠生。母卒,廬墓三年。嘉靖 間,有詔毀先聖肖像,祀木主。洛人奉詔,移肖像於瀍 濱,將沉之水。大智衰絰詣府哭留之,卒得全祀東關 瀍水之左。」

《開封府志》:「神宗萬曆十五年,夏秋淫雨,瀍、洛、沁水泛 漲,決劉獸醫口銅瓦廂荊隆口,淮、黃合流。上以河臣 權分,乃使工諫常居敬視事疏塞之。」

瀍水部雜錄

《梁書世祖元帝本紀》:「梁興五十餘載,平一宇內,德惠 悠長,左伊右瀍,咸皆仰化。」

《大業雜記》:「東都大城周迴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西 拒王城,東越瀍澗,南跨洛川,北踰谷水。」

潁水部彙考

《周禮》
之潁水

潁水原出今河南省河南府登封縣之潁谷,東流經 禹州、鄭州,至襄城縣為褚河,又東經臨潁縣,西合沙 河入于淮。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南曰荊州,其浸潁湛。」言義黃氏 曰:按今潁水出河南登封陽乾山,東南流至潁州潁 上縣入淮。鄭言宜屬豫者,據《禹貢》也。然周人畫地,當 有所更革矣。易氏曰:「《左氏傳》昭公元年,王使劉定公 勞趙孟于潁,杜氏謂潁水出陽城縣。按《漢志》,縣屬潁 川郡,即今河南府潁陽縣。」

按《爾雅釋水》:「潁為沙。」

按:《山海經·海內東經》:「潁水出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 西鄢北。一曰緱氏。」今潁水出河南陽城縣乾山,東 南經潁川、汝陰,至淮南下蔡,入淮、鄢。

按:《漢書地理志》:「河南郡滎陽。」卞水、馮池皆在西南。 有狼蕩渠,首受泲,東南至陳入潁。

密。故國有大騩山,潩水所出,南至臨潁入潁。 《潁川郡》潁陽應劭曰:「潁水出陽城。」

陽城。陽城山,洧水所出,東南至長平入潁,過郡三, 行五百里。「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

按《淮南子說山訓》:「潁出少室。」

按:《後漢書郡國志》,「潁川郡,洧水,潁水出。」《晉地道記》 曰:「潁水出陽乾山。」

按《水經》,「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秦始皇 十七年,滅韓,以其地為潁川郡,蓋因水以著稱者也。 漢高帝二年,以為韓國,王莽之左隊也。《山海經》曰:「潁 水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陽城縣陽乾山。」今潁水有 三源奇發,右水出陽乾山之潁谷。《春秋》:潁考叔為其 封人,其水東北流,中水導源少室通阜,東南流逕負 黍亭東。《春秋·定公六年》,「鄭伐馮滑。」負黍者也。馮敬通 《顯志賦》曰:「求善卷之所在,遇許由于負黍。」京相璠曰: 「負黍在潁川陽城縣西南二十七里,世謂之黃城也。」 亦或謂是水為㶏水,東與右水合。左水出少室南谿, 東合潁水,故作者乃宋本作于舉二三言,水所發也。《呂氏 春秋》曰:「卞隨恥受湯讓,自投此水而死。」張顯《逸民傳》、 嵇叔夜《高士傳》並言投泂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潁泂 古字通用

又東南過其縣南。潁水又東,五渡水注之。其水導 源崇一作嵩高縣東北太室東谿縣,漢武帝置,以奉太 室山,俗謂之「崧陽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頂而迭相 灌澍,崿流相承為二十八浦也。陽旱輟津,而石潭不 耗,道路遊憩者,惟得餐飲而已,無敢澡盥其中,苟不 如法,必數日不豫,是以行者憚之。山下大澤,周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