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107

此页尚未校对

潁水部藝文

《潁水翫月        》宋·歐陽修

天行積輕清,水德本虛靜。雲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 澄光與翠容,上下相涵映。乃于其兩間,皎皎掛寒鏡。 餘輝所照耀,萬物皆鮮瑩。矧夫人之靈,豈不省視聽。 而我于此時,翛然發孤詠。紛昏忻洗滌,俯仰恣涵泳。 人心曠而閒,月色高逾迥。惟恐清夜闌,時時瞻斗柄。

泛潁            蘇軾

「我性喜臨水,得潁意甚奇。到官十日來,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語,使君老而癡。使君實不癡,流水有令姿。 遶郭十餘里,不駛亦不遲。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畫船俯明鏡,笑問汝為誰。忽然生鱗甲,亂我鬚與眉。 散為百東坡,頃刻復在茲。」此其水薄相,與我相娛嬉。 聲色與臭味,顛倒眩小兒。等是兒戲物,水中少磷淄。 趙陳兩歐陽,同參天人師。觀妙各有得,共賦「《泛潁》詩。」

渡潁水         明盛世鳴

《立馬觀潁水》,潁水濁若斯。鬚眉不可見,況當洗耳時。 我欲泝上流,風波浩無涯。緬彼千載人,清風空爾為。

潁水部選句

唐李頎《緩歌行》:「十年閉戶潁水陽,業就功成見明主。」 劉長卿《潁川留別司倉李萬》詩:「潁水東流是別心。」 時平後《送范倫歸安州》詩:「洛陽舉目今誰在?潁水無 情應自流。」

李白《行路難》詩:「有耳莫洗潁川水。」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仙遊渡潁水,訪隱同元君》。 韓愈《過襄城》詩:「郾城辭罷過襄城,潁水嵩山刮眼明。」 薛能《重遊德星亭感事》詩:「潁水川中枕水臺,當時難 別此重來。」

潁水部紀事

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 退而遁于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焉。堯又召為 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 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 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 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汙吾犢口』。」 牽犢上流飲之。

《呂氏春秋》: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卞隨辭曰:「非我事 也。」湯曰:「孰可?」卞隨曰:「吾不知也。」湯又因務光而謀,務 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務光曰:「吾不知也。」湯曰:「伊 尹何如?」務光曰:「彊力忍詬,吾不知其他也。」湯遂與伊 尹謀伐夏桀,克之,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后之伐桀也, 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 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求詬我,吾不忍數聞也。」 乃自投于潁水而死。

《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于潁,館于雒 汭。」

《史記灌夫傳》:「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貴戚。諸 有埶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諸士在己之左,愈 貧賤,尤益敬與鈞,稠人廣眾,薦寵下輩,士亦以此多 之。夫不喜文學,好任俠,重然諾,諸所與交通,無非豪 傑大猾,家累數千萬,食客日數十百人,陂池田園,宗 族賓客為權利,橫于潁川。潁川兒乃歌之曰:『潁水清, 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後漢書。獻帝本紀》:「建安十七年秋七月,潁水溢。」 《晉書宣帝本紀》:「魏正始四年秋九月,帝督諸軍擊諸 葛恪,車駕送出津陽門,軍次于舒,恪焚燒積聚,棄城 而遁。帝以滅賊之要,在于積榖,乃大興屯守,廣開淮 陽百尺二渠,又修諸陂于潁之南北萬餘頃,自是淮 北倉庾相望壽陽,至于京師,農官屯兵連屬焉。」 《食貨志》:「正始四年,宣帝督諸軍伐吳將諸葛恪,焚其 積聚,棄城遁走,帝使鄧艾行陣項以東,至壽春地,艾 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大積 軍糧,又通漕運之道,乃著《濟河論》以喻其指。又以為 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穀徐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 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 大役。陳蔡之間,土下田良,可省許昌左右諸稻田,并 水東下,令淮北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分休,且佃且守, 水豐常收,三倍于西。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為 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餘萬斛于淮北。此則十萬 之眾五年食也。以此乘敵,無不剋矣。」宣帝善之,皆如 艾計施行。遂北臨淮水,自鍾離而南,橫石以西,盡泚 水,四百餘里。五里置一營,營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 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