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12

此页尚未校对

海州入海,亦可疏濬以殺水勢,并行二臣會勘興工。」 從之。十二月,時淮河自板閘至西湖嘴開濬垂成,而 裏口等處復塞。總督漕運侍郎趙孔昭以工費不給, 請議處錢糧。因言「清江一帶黃河五十里,宜築堰以 防河溢;淮河高家澗一帶七十里,宜築堰以防淮漲。」 工部覆請以錢糧。事下孔昭及翁大立,通融借助。其 裏口等處,亟行開濬,以築堰事宜及海口築塞、寶應 越河二事,均酌議舉行。從之。總理河道都御史翁大 立言:「治河之役,宜以調撥夫役,收發樁草屬部臣計 議;錢糧,追徵工食屬兵備,令畫地責成,則河工可計 日而就。」於是工部覆議,以儀真至揚州淤淺,高郵一 帶河堤剝蝕,屬淮、揚兵備會同南河郎中、儀真主事 經理;以通濟閘內外清江浦上下淤淺,屬淮、揚、徐州 二兵備會同南河郎中、清江廠主事經理;以廬、鳳二 「府協濟樁草錢糧、役夫工食,及寶應湖堤、泗州等處 堤岸,屬潁州兵備會同南河郎中經理。以大淮西岸 沙嘴,清河縣東西湖堤、魚溝河以下屬徐州兵備會 同南河郎中經理。以邳州沂、武二河與乾河口淤塞 房村及境山黑龍潭堤,屬徐州兵備會同南」河郎中、 管洪主事經理。以沛縣三鋪、四鋪大堤。豐縣縷水堤, 接華山,塞飛雲橋故道及薛河下流,屬徐州兵備會 同夏鎮主事經理。以臨清菜市口、尖塚集、白廟兒等 處堤岸,屬臨清兵備,會同北河郎中、甎廠員外郎經 理。以內黃、南樂二縣正河淤塞,及小灘上下膠淺。黃 蘆河、乙字河,屬大名兵備,會同北河郎中經理。以吳 橋縣衝決朱官屯,交「河縣衝決徐家馬頭等處,青盤 衝決盤古口等處。與滄、景二州,南皮、靜海二縣,及天 津堤,屬天津兵備會同北河郎中經理。以蒙村、蔡村、 要兒渡等處堤岸,河西務上下淤淺,屬霸州兵備會 同通州郎中經理。」上皆從之。

《河間府志》:「隆慶三年,總理河道都御史翁大立,以河 患上言,治河之要,宜以調撥夫役,收發樁草屬工部 計議錢糧,追徵工食屬兵備,令畫地責成,則河工可 計日而就。于是工部覆議,以吳橋縣衝決朱官屯,交 河縣衝決徐家馬頭等處,青縣衝決盤古口等處,與 滄、景二州,南皮、靜海二縣及天津堤屬天津兵備,會」 同北河郎中經理。悉從之。

《徐州志》:「馮敏功,浙江平湖人。隆慶三年由進士任兵 備副使,督理河務,竭盡心力,徹騶從忘寒暑往來於 洪波草野中,未嘗憚勞。」

《明會典》。「隆慶四年,河決邳州,注睢寧,出小河口,自曹 家口至直河淤百餘里。命官濬之,復故渠,盡塞諸決 口。」

《續文獻通考》:隆慶四年四月,總理河道都御史翁大 立奏,「高郵等處河堤剝蝕,請將徐州倉見貯截留漕 糧二萬六千餘石,移置淮南,召集饑民修築。」從之。 七月,山東沙、薛、汝、泗諸水驟溢,決仲家淺等處,而黃 河暴至,城復淤。侍郎翁大立言:「今山水甚盛,由梁山 之下,蜿蜒以至張孤山之東,內花山之西,南出戚家 港」,合於黃河,宜遂加開濬,依山築堤,以避秦溝濁河 歲歲漲淤之患。此所謂「因勢而利導,不與黃河爭尺 寸之地者也。」工部是其議,請令大立督所司相度舉 行。從之。

九月,侍郎翁大立言:「今淮河自泰山廟至七里溝,淤 十餘里,而水從朱家溝傍出,至清河縣河南鎮,以合 於黃河。聞者無不駭異。然臣以為宜開新莊閘以通 回船,復平江時故道,則淮河斯可以無慮。臣所患獨 在黃河、睢、宿之間,遷徙未知所定,泗州陵寢,甚有可 虞。臣請濬古睢河,由宿遷歷宿州,出徐州小浮橋,以 洩徐、呂二洪之水,又規復清河魚溝分河一道,以下 草灣,免衝射之患,南北運道庶幾可保。」都給事中龍 光亦請下所司勘議,「或尋復故道,或分洩二洪,及倣 先年置鋪設夫、開溝建閘之法,以為久計。」工部覆行 新任都御史潘季馴如議區畫。從之。

河決邳州,自睢寧白浪淺至宿遷小河口淤百八十 里,運船千有餘艘不得進。侍郎翁大立言:「邇來黃河 之患,不在河南、山東、豐、沛,而專在徐、邳。故先欲開泇 河以遠河勢,開蕭縣河以殺河流者,正謂浮沙壅聚, 河面增高,為異日慮耳。今秋水漸至橫溢為災,臣以 為權宜之計,在棄故道而就新衝;經久之策,在開泇」 河以避洪水。於是給事中龍光,御史孫裔興、王圻等 皆以為言,請罰治河道諸臣,責以後效,令及時疏濬, 以通漕舟。工部覆奏:「往時黃河自劉大夏莊官布夫, 而河南之患息。自近年改成新河,而豐、沛之患息。非 必河自順軌,由人力勝也。今既不能引他水以濟漕, 而新衝之渠卒未可就,惟築塞決口如曩時房村方 略,則故道宜可通。至如泇口之議,雖工費不貲,而一 勞永逸。比歲歲疏鑿,費亦自省。令大立躬自相度,調 其利害以聞。其管河官員俱令戴罪任事,俟河通奏 請。」上是之。

侍郎翁大立又言:「臣竊計治邳河閼阻之策有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