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潩水部紀事

《宋史太祖本紀》:「乾德二年二月癸丑,導潩水入京。」 《河渠志》:「乾德三年二月,令陳承昭率丁夫數千鑿渠, 自長社引潩水至京師,合閔水。潩水本出密縣大隗 山,歷許田,會春夏霖雨,則泛溢民田。至是渠成,無水 患,閔河益通漕焉。」

太宗淳化二年,以汜水汎溢,浸許州民田,詔自長葛 縣開小河,導潩水分流二十里,合於惠民河。

《徽宗本紀》:大觀元年十二月「己亥,開潩河。」

《河渠志》:「大觀元年十二月,開潩河入蔡河,從京畿都 轉運使吳擇仁之請也。」

《河南通志》:「趙志,南宮人。至元中,除長葛縣尹。邑地卑 濕,志相其宜,使為水田,旱則決潩水灌之,民獲其利。」

滏水部彙考

《山海經》
之滏水

滏水之源有二,俱出今河南彰德府磁州境內。一出 鼓山,合眾流至滏水亭下。一出神麇山黑龍洞,東流 過州城南關石橋下,又東北逕直隸廣平府邯鄲縣 境,又東過廣平府城南,又東過曲周縣,與漳水合流。 東至山東濟南府館陶縣界,又與御河合流,東北入 於海。

按:《山海經。北山經》:「神囷之山,滏水出焉,而東流注於 歐水。」滏水今出臨水縣西釜口山,經鄴西北,至列 人縣入于漳。

按:《後漢書郡國志》,魏郡,「鄴有故大河,有滏水。」《魏都 賦》曰:「北臨漳滏,則冬夏異沼。」注云:「《水經》鄴西北,滏,水 熱,故名曰滏。」

按:《地理通釋·七國形勢考》:「滏水,《通典》云:相州滏陽縣 有滏水。」今屬磁州《郡國志》云:「鄴有滏水。」《文選注》云:「滏水熱, 若出於釜,因名焉。」《郡國志》:滏水出磁州滏陽縣西北 四十二里鼓山,亦名釜山。泉源奮湧,若釜水湯湯,故 以滏名之。八陘第四曰滏口陘。山嶺高深,實為險阨。 《淮南子。墜形訓》云:「景山在邯鄲西南,滏水所出。」 按《金史地理志》:磁州滏陽有滏水。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彰德府滏水,源出磁州西北神 麇山,湧沸如湯出釜,東流至臨漳縣界入漳河。」 按《明一統志》廣平府滏水,在府城南五里,上從邯鄲 縣界流入古塌河,經永年縣境,達曲周縣界,東北流 去。

按《河南通志》:「彰德府滏陽河,其源有二:一出磁州鼓 山,合眾泉流至滏水亭下;一出神麇山黑龍洞,東流 合漳水入衛河。其水湧沸,如湯之在釜也,雖隆冬不 冰,故名。」

五爪渠在磁州西十里,引滏水入焉,溉田千頃。 按《彰德府志》:「滏水在臨漳縣西十五里。成化間,為漳 水所絕。」

滏陽河即龍洞、鼓山二泉。匯而東行,經留旺村、九龍 口、路村、槐樹村,凡二十八里,至西閘。又東行,經尹家 橋、固城,凡十二里,達於磁州之南關,跨石橋于上,為 八省通津。又繞城東北行,經開河、高叟鎮、琉璃村,凡 二十五里,至東閘。又北行五里,入邯鄲界。舊時滏水 至開河合漳水東下,地勢卑窪,支渠不濬。明成化十 一年,河堤衝決,大為民患。州判張珵疏分其流,導滏 水北行,自邯鄲東過廣平,通直沽河。十八年,知州張 夢輔益為開廣以通舟楫。

賀蘭河在磁州西北三十里。其水從賀蘭山出,東南 入滏河。

八字澗在磁州西北七十里,支分派引流為八字,東 南入滏河。

按《畿輔通志》:「滏水源發河南磁州境,東北流過廣平 府境,至真定府冀州,是為清水河。又東北至青縣合 御河入於海。」

按《廣平府志》:「滏水發源磁州神麇山,達府境,歷邯鄲、 永年,至曲周,合於漳,由青縣通漕入海。安流地中有 三利,化斥鹵為沃壤,利於農,運舟楫,通貿易,利於商, 濬地脈,發科第,利於士。且以衛城隍,無衝溢徙嚙患。 金正隆中,盜起,洺州防禦使伯德特離補引水注城 壕以為固,盜弗能近,州賴以安。」元中統三年八月,王 允中請開洺州滏河,以溉民田。從之。至元元年,以洺 州引漳、滏水灌田,致御河淺澀,鹽運不通,塞分渠以 復水勢。五年十月,洺州路言:「洺州城中,井泉鹹苦,民 食用多作疾疫,死者甚眾。請疏滌舊渠,置壩閘,引滏 水分灌洺州城壕,以濟民用。」至正中,郭守敬言:「磁州 東北漳、滏合流處,引水由滏陽、邯鄲」、洺州、永年下徑 雞澤,可灌田三千餘頃。明成化中,水嚙磁州堤,屢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