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于縣界,東北逕高城縣之宛鄉城北,又東逕章武縣 之故城。漢文帝後元中,封孝文后弟實廣國為侯國。 王莽更名桓章。晉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瀆 又東,逕篋山北。魏氏《土地記》曰:「高城東北五十里有 篋山,長七里。」浮瀆又東北,逕柳縣故城南。漢武帝元 朔四年,封齊孝王子劉陽為侯國。《地理風俗記》曰:「高 城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故縣也。世謂之辟亭」,非也。 浮瀆又東北,逕漢武帝望海臺,又東注于海。應劭曰: 「浮縣,浮水所出,入海,潮汐往來日再,今溝無復有水 也。」清河又北,分為二瀆,枝分東出,又謂之浮瀆。清河 又北,逕浮陽故城西,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 封騎將軍、平鄉侯劉歆為侯國,浮陽郡治。又東北,滹 沱別瀆注焉,謂之合河也。

又東北過濊邑北。濊水出焉。

又東北過鄉邑南。清河又東,分為二水,枝津右出 焉。東逕漢武帝故臺北。《魏氏土地記》曰:「章武縣東一 百里,有武帝臺。南北有二臺,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 丈,俗云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又東注于海。」清河又 東北,逕紵姑邑南,俗謂之新城,非也。

又東北逕窮河邑南。清河又東北,逕窮河邑南,俗 謂之「三女城」,非也。東北至泉周縣北,入滹沱。《水經·白 笥篝》疑作溝泉周縣東南。與清河合者,目下為清河下 邑也。又東《泉周》泉。當作水出焉。

又東北,過《漂榆邑》,入于海。清河又東,逕漂榆邑故 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云:「石勒使王述煮鹽于角 飛」,即城異名矣。《魏土地記》曰:高城縣東北一百里,北 盡漂榆,東臨巨海,民咸煮海水,藉鹽為業,即此城也。 清河自是入于海。

按:《晉書地理志》,「汲郡共。」「故國北山,淇水所出。」 按:《魏書地理志》:汲郡朝歌二漢屬河內,晉屬。有淇 水、白溝水。

按:《隋書地理志》「汲郡衛。」舊曰「朝歌。」大業初,置汲郡, 改朝歌縣曰「衛」,廢清淇入焉。

按:《唐書地理志》,「瀛州,河間郡河間。」開元二十五年, 刺史盧暉自東城、平舒引滹沱東入淇通漕,溉田五 百餘頃。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淇水出相州林慮縣西大 號山,南逕朝歌縣北。《山海經》曰:『沮洳之山,濝水出焉, 南流注于河』。」《郡縣志》曰:「出衛州共城縣西北沮洳山, 至衛縣」古朝歌入河謂之淇水口。《詩·邶風》曰:「亦流于淇。」 《鄘風》曰:「送我淇上。」《衛風》曰:「瞻彼淇澳。」

按:《金史地理志》「濟南府禹城」有「淇河。」

開州,「濮陽。」有「淇河。」

按:《續文獻通考》:「淇水源出彰德府林縣西大號山,流 經淇縣西北三十里,合清水入衛河。」

按《河南通志》:「淇水源出彰德府林縣南七十五里,東 北逕湯陰,至淇縣北入衛河。」

按《彰德府志》,「淇水在湯陰縣西七十里,東流三十餘 里,入淇縣界,即淇澳也。」

三擁水,源出山西壺關縣,東北流,逕林縣西三十里, 過淇陽城入淇水。

淅水在林縣南三十里。源出澤州陵川縣界淅水村, 經由本縣合澗村,東南流,俗稱「三陽河」,至河頭村西 南里許,與淇水合。

按《衛輝府志》,淇水在淇縣,源出林縣西南七十五里, 闊五步,深二尺,東南流入衛河。《水經注》曰:「淇水,出河 內林慮縣西大號山。」《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疑大 號、沮洳,一山異名云。

清水,源出輝縣西南七十里山陽鎮,東南流經獲嘉 縣界,又東北入淇縣界,合淇水。

枋頭城在縣南八里衛河北,即淇水口也。《魏志》:「曹操 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城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 漕運」,因名枋頭。

淇園在縣西北裏河社淇水之澳。

按《畿輔通志》:淇河在大名府頓丘舊縣北五里,源出 林縣西大號山,綿歷太行而東,自濬縣西北入界,南 流至枋頭入衛河。《詩》稱「淇澳菉竹。」又《漢書》武帝伐淇 園之竹。據此則地最宜竹,今無。

按《大名府志》:「河水又東,淇水入焉。水東十八里有金 堤,堤高一丈,自淇東口稍至遮害亭西五丈,又有宿 胥口,舊河水北入焉。」

淇水與黎水、衛河合流,至黎陽故城為黎水,亦曰「濬 水。」

宜師溝,《水經注》云:「淇水自晉鄙城又東謂之宜師溝, 東北至內黃澤,右入蕩水。」

衛河源自衛輝府輝縣,經本府濬、內黃二縣,下流與 淇、漳、滹沱等河合,至直沽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