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黃家嘴為便。」時奏請監督大發河南、山東、江北等 處民夫,自黃家嘴而下,直至漁溝、朗舍,由安東北疏 為河身,歸五港口,使獨入海,不趨清口,逼淮,令得縱 出。又定計導淮,先濬金家灣芒稻河,以為湖水入江 之路。又開子嬰溝,由射陽、廣洋湖入海。下流既通,上 流尚阻,乃建武家墩閘,由永濟河達涇河,下射陽湖 入海。建周家橋閘,由草子湖、寶應湖入子嬰溝,下廣 洋湖入海。上下流通,自不橫逆為害,不獨泗境安,即 淮、揚、高、寶亦安。此建三閘以分黃,導淮治河之所由 來也。
按《懷遠縣志》,天河在縣城南五里逕塗山,西南流入 于淮。
洛河在縣南七十里。源出定遠縣界清洛澗,至洛河 鎮入淮。
淝河,在縣北十五里。至縣荊山,東北入淮。
洱河,在縣西六十里,至縣南歐家村入淮。
碧溪澗在縣城南一里。從荊山下迂迴城中,入于淮。 又有冷水澗。澗、柴澗、茅澗,俱入淮。 渦水在縣城北一里。發源自葛河口,由鹿邑西來,至 亳城北與馬尚河合,經蒙城流至本縣東入淮。 塗山在縣治東南八里,與荊山兩岸對峙,淮水經其 中。
按《壽州志》:「淮水歷正陽,合沙門,經本州境。」
硤石山,在州城北二十里,兩岸相對,淮水經其中。 按《臨淮縣志》:「淮水在縣治北十里。」
市河在縣城中。濠水舊從清流門入,與此河會入淮。 宋連南夫作守,始掘濠水,徑達于淮。
月明湖在縣城東一里,北流入淮。
溪河在縣東北五十里。水流入淮。
乘龍洲在縣東北四十里,淮水中流。周世宗征濠,夜 遣兵持炬,乘橐駝絕淮,濠兵驚,以為「鬼龍」也,因以名 洲。
沙澗在縣南六十里,流入淮。
響水澗在縣城東。又有「紅娘子澗」、「焦子澗」、「青山澗」,俱 入淮。
按《定遠縣志》:「池河在縣南六十里,自廬州巢縣界流 入縣境,凡一百四十里,東北流入淮。」
按《五河縣志》:「淮河在縣東一里。」
澮河在縣南門外。源出河南歸德府永城縣馬長河, 東流經宿州,過靈壁縣固鎮橋,至縣南,東流入淮。 沱河在縣西北一里。源出宿州紫蘆湖,逕靈壁縣東 南,至縣西北,遶澮河東流入淮。
潼河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虹縣羊城湖,遶沱河,經 天井湖,南至銕鎖嶺入淮。
漴河在縣東南二里。源出南河,東流入于淮。 五河口在縣東二里,乃淮、澮、沱、潼、漴五水會處。 按《鳳陽縣志》:「淮居四瀆之一,去鳳陽僅七八里。東通 泗水,西匯渦河。少折而南,則由壽州以至六安。合東 西南三面計之,紆迴六七百里。其害有時溢,有時決, 而無時或徙。其利可以溉,可以灌,亦可以通漕。傍河 數大鎮,莫不」資水生息,民用安阜。然為鳳邑所轄者, 上至蚌埠,下至西土壩而已。蚌埠迤西則屬懷遠,西 土壩迤東則屬臨淮。鳳邑所當汛防者不過六七十 里。兩岸居民稠密,而長淮一衛軍民雜處,尚稱繁庶。 其間商艦漁艘往來絡繹不絕,弄兵于潢池中者無 有也。然「未雨綢繆,豳風載詠」,蒞斯者無事為有事之 防。其庶幾乎。
按《泗州志》:「淮河自五河東來,經州城南。」
「汴河」即隋時所開,自大梁過淮。
一字河在州東門外,以河形直如「一」字,故名。隋時開 通直河口入淮。
欄馬河在州北十八里。夏月水通汴入淮。
甓山湖,在州西四十里,長十餘里,水通淮。
撞堡溝在州城西北五十里。夏潦通淮。
黃岡溝在州城西二十里,引湖水入淮。
寇家溝在州城西五十里,通甓山湖水入淮。
章家溝在州城西一里,沙湖水由此入淮。
按《盱眙縣志》,「淮水在縣城北。」
池河在縣西。發源自合肥,至本縣界,北流入淮。 木場河在太平鄉。發源嘉山,北通淮。
長沙洲:在縣城北。淮水泛漲,賴以捍禦。
新河在彭城鄉。宋發運使蔣之奇開浚,以避淮流之 險。
三城湖在縣城西,通池河,入于淮。
按《宿州志》:「蟹河在州城西南四十里,源出本州仁義 鄉,東流逕靈壁縣,入于淮。」
泡河在州城南九十里。源出亳州舒安湖,經州之臨 渙城,合澮水東流至五河縣入淮。
按《靈壁縣志》,「淮水在縣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溝水在縣城東北三十里。源出東洪里,東流至五河 入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