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乃合堰,袤九里,水逆淮而上,所蒙甚廣。魏人患之,果」 徙壽陽戍,頓八公山。餘民分就岡瀧。未幾,淮暴漲,堰 壞,奔于海,有聲如雷,水之怪妖,蔽流而下,死者數十 萬人。

《梁書武帝本紀》:普通元年「秋七月己卯,江、淮、海並溢。」 《魏書孝明帝本紀》:熙平元年「九月丁丑,淮堰破,蕭衍 緣淮城戍村落十餘萬口皆漂于海。」

《鳳陽府志》:「隋文帝開皇九年,淮河上下數百里間,水 絕無魚。」

《宋史河渠志》:「大業三年,詔尚書左丞相皇甫誼發淮 南兵夫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淮至于揚子江,三百 餘里,水面闊四十步,而後行幸焉,自後天下利于轉 輸。」

《江南通志》:「大業六年,命尚書左丞皇甫大發淮南諸 州丁夫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江,徑三百餘 里,自揚子達六合,由山陽瀆入淮。」

《冊府元龜》:「唐元宗開元二十七年,河南採訪使、汴州 刺史齊澣,以江淮漕運經淮水波濤有沉損,遂開廣 濟渠下流,自泗州虹縣至楚州淮陰縣北十八里,合 于淮而踰時畢功。既而以水浚急,行旅艱險,旋即停 廢,卻由舊河。」

《唐書第五琦傳》:肅宗駐彭原,琦奏:「兵強弱在賦,賦所 出以江淮為淵,若假臣一職,請悉東南寶貲,飛餉函、 洛。」

《杜佑傳》:「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卒,軍亂,立其子愔請于 朝,帝不許,乃詔佑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節度徐泗,討定之。佑具舠艦遣屬將孟準渡淮 擊徐,不克引還。」

《文獻通考》:「貞元八年六月,淮水溢,平地七尺,沒泗州 城。」

《唐書五行志》:「貞元十三年七月,淮水溢于亳州。」 《權德輿傳》:「德輿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貞元八年,關 東、淮南、浙西州縣大水,壞廬舍,漂殺人。德輿建言,江 淮田一善熟,則旁資數道,故天下大計仰于東南。今 霪雨二時,農田不開,逋亡日眾。宜擇群臣明識通方 者,持節勞來,問人所疾苦,蠲其租入,與連帥守長講 求所宜,賦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之固也。」帝乃遣奚陟 等四人循行慰撫。

《五行志》:「憲宗元和十三年六月辛未,淮水溢。」

文宗開成二年三月壬申,有大魚長六丈,自海入淮, 至濠州招義,民殺之。《近魚》孽也。

懿宗咸通七年夏,江、淮大水。

《杜慆傳》:「慆咸通中為泗州刺史。會龐勛反,圍城,賊將 李圓焚淮口,晝夜不息。處士辛讜乃請救于戍將郭 厚本。賊解去,浙西節度杜審權遣將以兵千人來援, 反為圓軍所包,一軍盡沒。慆使人間道走京師,詔戴 可師以沙陀、吐渾兵二萬招討。淮南節度使令狐綯 遣牙將李湘屯淮口,與郭厚本合,為圓所敗,湘等並」 沒,于是援絕。賊乃以鐵索絕淮流,梯衝乘城。

《辛讜傳》:讜年五十不肯仕,而慨然常有濟時意。龐勛 反,攻杜慆于泗州,賊將李圓焚淮口,讜曰:「事棘矣,獨 出可以求援。」乃與楊文播、李行實戊夜踰淮,坎岸登 馳三十里,至洪澤,見戍將郭厚本告急,厚本許出兵。 《五行志》:僖宗中和三年秋,汴水入于淮水鬥,壞船數 艘。

《楊行密傳》:「行密授江南諸道行營都統,以銳士萬二 千,齕雪馳迫清口不進,壅淮上流,灌龐師古軍。」 《河南通志》:「張訓,乾寧初,楊行密㧞漣水,令訓據守。行 密與朱瑾拒汴軍楚州,訓引兵會淮水大至,汴軍駭 亂,以訓為淮海遊弈使。」

《河南通志》:「柴再用,天祐初為光州刺史。時朱全忠攻 淮南,抵光州,再用嚴設守備,俟其渡淮而北,抄其後 軍,斬獲萬計。」

《唐闕史》:雞林僧云:「本國瀕海島上,其水多鹵,或有如 剉糵投其中者。惟淮波截海而渡,味甘色徹,愈病析 酲。其國或一歲怠于朝貢,則淮水為之不至,且多疾 疫,水旱作災。」

《淮安府志》:「劉仁瞻,淮陰洪澤人。為淮軍節度使,每當 歲暮淮涸,輒增戍以備。後罷之,仁瞻表陳不可,未及 添戍,周已遣將帥師大入,上下失色,仁瞻獨部分如 平時。周世宗自將數道進攻,鼓角聲震壁室,仁瞻意 氣強壯,子崇諫渡淮將謀自全,命腰斬之。」

《冊府元龜》:「周世宗顯德五年三月,世宗在淮南,會濬 汴口,導其流而達于淮。」

《宋史五行志》:「太祖乾德四年八月,泗州淮溢。」

開寶四年六月,蔡州、淮及白露、舒、汝、廬、潁五水並漲, 壞廬舍、民田。

《太祖本紀》:開寶七年六月己亥,淮溢入泗州城。 《五行志》:「開寶七年,泗州淮水暴漲入城,壞民舍五百 家。」

《程德元傳》:「德元字禹錫,鄭州滎澤人。善醫術。太宗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