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古之聖王,唯此之 慎。昔共工棄此道也,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 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 興,共工用滅。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 工之過,堯用殛之于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 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群 生。共之從孫,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 物,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障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 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 沈氣,火無災燀,神無閒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 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于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 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 嘉祉殷富生物也。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 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此 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後,唯能釐舉嘉義,以 有嗣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 雖衰,齊、許猶在。惟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 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氏姓,踣弊不 振,絕後無主,堙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 後也。唯不帥天地之度,不順四時之序,不度民神之 義,不儀生物之則,以殄滅無嗣,至于今不祀。及其得 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間之,度于天地而順于時動,龢 于民神而儀于物則。故高朗、令終,顯融、昭明,命姓受 氏,而附之以令名,若啟先王之遺訓,省其典圖刑法, 而觀其廢興者,皆可知也。其興者,必有夏、呂之功焉; 其廢者,必有共、鯀之敗焉。今吾執政,無乃實有所避, 而滑夫二川之神,使至于爭明以妨王宮,王而飾之, 無乃不可乎?人有言曰:「無過亂人之門。」又曰:「佐雝者 嘗焉,佐鬥者傷焉。」又曰:「禍不好,不能為禍。」《詩》曰:「四牡 騤騤,旟旐有翩。亂生不夷,靡國不泯。」又曰:「民之貪亂, 寧為荼毒。」夫見亂而不惕,所殘必多,其飾彌章。民有 怨亂,猶不可過,而況神乎?王將防鬥川以飾宮,是飾 亂而佐鬥也,其無乃章禍且遇傷乎?自我先王厲、宣、 幽、平而貪天禍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懼,長及子孫, 王室其愈卑乎?其若之何?自后稷以來,寧亂及文、武、 成、康,而僅克安民。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 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難也如是。厲始革典, 十四王矣。基德十五而始平,基禍十五,其不濟乎?吾 朝夕儆懼曰:「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以逆天」休,王 又章輔禍亂,將何以堪之?王無亦鑒于黎苗之王,下 及夏商之季,上不象天,而下不儀地,中不龢民,而方 不順時,不共神祇,而蔑棄五則,是以人夷其宗廟,而 火焚其彝器,子孫為隸,下夷于民,而亦未觀夫前哲 令德之則,則此五者,而受天之豐福,饗民之勳力,子 孫豐厚,令聞不忘,是皆天子之所知也。天所崇之子 孫,或在畎畝,由欲亂民也。畎畝之人,或在社稷,由欲 靖民也,無有異焉。《詩》云:「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將焉 用飾宮以徼亂也?度之天神,則非祥也;比之地物,則 非義也;類之民則,則非仁也;方之時動,則非順也;咨 之前訓,則非正也;觀之《詩》《書》,與民之憲言,皆亡王之 為也,上下儀之,「無所比度。王其圖之。夫事大不從象, 小不從文,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則,方非時。動 而作之者,必不節矣。作又不節,害之道也。」王卒壅之。 及景王多寵人,亂于是乎始生。景王崩,王室大亂。及 定王,王室遂卑。
劉向《列仙傳》:「王子晉好吹笙,作鳳凰鳴于伊、洛之間, 有道士浮丘伯接以上嵩高山。」
《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于潁,館于雒 汭。」
《春秋緯》:孔子坐元扈洛水之上,赤雀銜丹書隨至。 《韓詩外傳》:鮑焦衣敝膚見,挈畚持蔬,遇子貢于道。子 貢曰:「『吾子何以至于此也』?鮑焦曰:『天下之遺德教者 眾矣,吾何以不至于此也?吾聞之,世不己知而行之 不已者,是爽行也;上不己用,而千之不止者,是毀廉 也。行爽廉毀,然且弗舍,惑于利者也』。子貢曰:『吾聞之, 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汙其君者不履其土,非其世而 持其蔬。《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誰有之哉』?」鮑焦 曰:「於戲!吾聞賢者重進而輕退,廉者易愧而輕死。」于 是棄其蔬而立槁于洛水之上。
《竹書紀年》:「敬王二十八年,洛絕于周。」
晉定公二十年,洛絕于周。
《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東地渡洛。」
《竹書紀年》:「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
《帝王世紀》:「昭靈后名含始,遊于洛池,有玉雞銜赤珠, 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漢祖劉季。
《史記·河渠書》:「莊能羆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 東萬餘頃故鹵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于是為發卒 萬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
《河南通志》:「漢光武帝建武七年六月,洛水溢。」
謝承《後漢書》沛國陳宣,建武十年,雒水出,造天津城 門,或欲築塞之,宣諫曰:「昔王尊正身,金隄水退,況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