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六卷目錄
丹水部彙考
考
丹水部總論
新鄉縣志〈改丹入衛議〉
丹水部藝文一
移丹河記 唐武少儀
小丹河圖記 明郭經
重開丹沁河渠記 婁樞
丹水部藝文二〈詩〉
西歸渡丹河 唐元稹
丹水 杜牧
別丹水 宋王禹偁
丹水部紀事
灞水部彙考
考
灞水部藝文一
三月三日於灞水曲餞豫州杜長史別昆季序
唐宋之問
灞水部藝文二〈詩〉
灞岸 唐胡曾
灞上感別 羅鄴
灞水部選句
灞水部紀事
灞水部雜錄
滻水部彙考
考
滻水部藝文〈詩〉
晦日滻水應制 唐沈佺期
安州道中經滻水有懷 劉長卿
早秋滻水送人歸越 陳羽
送王龜拾遺謝官後歸滻水山居 趙嘏
滻水部選句
滻水部紀事
滻水部雜錄
滻水部外編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六卷
丹水部彙考
《山海經》之「丹水。」
「丹水源委,古今所傳不一。一出今陝西西安府商州 城東南二百里之竹山,東流入河南南陽府淅川縣, 與淅水合。又南至新野縣城南,與淯水、泌水合流。又 南至湖廣襄陽府界,合均水南入漢江。一出今山西 澤州高平縣城北五十里發鳩山,東南流合白水,至 陽城縣,穿太行東入河南懷慶府城南,會泌水東入」 黃河。一出今山東萊州府濰縣塔山,為「東丹河」,流至 青州府壽光縣界,復歸本縣境,東北流入于海。一出 濰縣几山,為「西丹河」,流經昌樂縣西,與東丹河合流, 東北入于海。
考
按《山海經南山經》「丹穴之山,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 渤海。」
《西山經》「竹山,丹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 玉,多人魚。」
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 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元玉,玉膏所 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五味乃馨。」
《北山經》「蟲尾之山,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按:《漢書地理志》「弘農郡丹水」〈註〉水出上雒冢嶺山,東 至析入鈞密陽鄉,故商密也。
上黨郡高都。〈註〉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泫水》。
東萊郡。〈註〉有之。罘山祠居土山,聲洋,丹水所出,東 北入海。
琅邪郡「朱虛。」〈註〉凡山,丹水所出,東北至壽光入海。 按《淮南子地形訓》:「黃水三周復其原,是謂丹水,飲之 不死。」
丹水出《高褚》。
按《水經》,「丹水出京兆上洛縣西北冢嶺山。」〈注〉名高豬 山也。丹水東南流與清池水合。水源東北出清池山。 西南流入于丹水。
東南過其縣南。〈注〉縣。故「蜀。」〈李云疑作屬〉京兆,晉分為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