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號其石為寶圖。於是群臣乃上尊號,請稱聖母神皇 后。

《唐書武后本紀》:「垂拱四年五月庚申,得寶圖於洛水。 七月,改寶圖為天授聖圖,洛水為永昌洛水。封其神 為顯聖侯,加特進,禁漁釣。」

《舊記志》:垂拱五年四月,魏王武承嗣偽造瑞石,文曰: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令雍州人唐國泰表稱獲之洛 水。則天大悅,號其石為寶圖。七月改寶圖曰天授聖 圖,洛水曰永昌,封其神為顯聖侯,禁漁釣,祭享齊於 四瀆所出處,號曰聖圖泉,于泉側置永昌縣。十二月, 則天親拜洛水,受天授聖圖,為壇于洛水之北,中橋 之左,皇太子皆從。內外文武百官蠻夷酋長各依方 位而立,珍禽奇獸並列于壇前。禮畢還宮,父老勒碑 于拜洛壇前,號曰《天授聖圖之表》。按此作垂拱五年與唐書本紀不同 《唐書五行志》:「如意元年四月,洛水溢,壞永昌橋,漂居 民四百餘家。七月,洛水溢,漂居民五千餘家。」

《李昭德傳》:「昭德,雍州長安人,為夏官侍郎。如意元年, 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武后營神都,昭德 規創文昌臺。及定鼎上東諸門,標置華壯。洛有二橋, 司農卿韋機徙其一,直長夏門,民利之。其一橋廢,省 巨萬計。然洛水歲淙齧之,繕者告勞。昭德始累石代 柱,銳其前,廝殺暴濤,水不能怒,自是無患。」

《武后本紀》:「長壽元年五月,洛水溢。七月又溢。」

聖曆二年七月丙辰,神都大雨,洛水溢。

《元宗本紀》:「開元四年七月丁酉,洛水溢。」

《隋唐嘉話》:「開元初,司農卿姜師度引洛水灌朝邑澤, 盡發以修堤堰。墓為水所湍擊,今寖頹削焉。」

《五行志》:「開元四年,洛水溢,沈舟數百艘。」

《元宗本紀》:「開元八年六月庚寅,洛瀍穀水溢。」

《五行志》:「開元八年六月庚寅夜,穀洛溢入西上陽宮, 宮人死者十有七八。畿內諸縣田稼廬舍蕩盡,衛兵 溺死千餘人。」

《元宗本紀》:「開元十五年七月庚寅,洛水溢。」

《五行志》:「開元十五年七月,洛水溢入鄜城,平地丈餘, 死者無算,壞同州城市及馮翊縣,漂沒居民二千餘 家。」

《元宗本紀》:「開元十八年六月壬午,洛水溢。」

《五行志》:「開元十八年六月壬午,洛水壞天津、永濟二 橋及民居千餘家。」

《元宗本紀》:開元二十九年「七月乙亥,洛水溢。」

《五行志》:「開元二十九年七月,伊、洛及支川皆溢,害稼, 毀天津橋及東西漕、上陽宮仗舍,溺死千餘人。」 《元宗本紀》:天寶十三載「秋,瀍、洛水溢。」

《五行志》:「天寶十三載九月,東都瀍、洛溢,壞十九坊。」 《李適之傳》:「適之,恆山愍王孫也,擢秦州都督,徙陜州 刺史、河南尹。元宗患穀、洛歲暴耗徭力,詔適之以禁 錢作三大防,曰上陽、積翠、月陂。自是水不為患。」 《代宗本紀》:「廣德二年五月,洛水溢。」

《文獻通考》:「廣德二年五月,東郡大雨,洛水溢,漂二十 餘坊。」

《唐書代宗本紀》:「大曆元年七月癸酉,洛水溢。」

《劇談錄》:「咸通四年秋,洛中大水,苑囿廬舍靡不淹沒。 厥後香山寺僧云:其日將暮,見暴水自龍門川北下, 有如決江海,鼓怒之間,殷若雷震,有二黑牛出于水 上,掉尾躍空而進。眾僧與居人憑高望之,謂城中悉 為魚矣。俄見定鼎、長夏二門陰曀忽開,亦有青牛奮 躍而出,相去約有百步。黑牛奔走而迴,向之怒浪驚」 瀾翕然,遂低數丈,是夕飄溺尤甚,京邑遂至蕭條,十 餘年間,尚未完葺。先是,皇城守閽者,白晝聞五鳳樓 中有人歌云:「天津橋畔火光起,魏王堤上看洪水。」時 鄭相國涯留守洛師,聞之以為妖妄。經月餘,從事宴 罷夜歸,執燭者有火燼遺落,騎從纔過,煙焰已高,救 之不及,遂燒其半。及潦將興,穀、洛先漲,魏王與《月波》 二堤俱壞,乃明《閽》者之言。

《文獻通考》:「後唐莊宗同光三年七月,洛水泛漲,壞天 津橋,漂近河廬舍,渡舟覆沒者日有之。」

《冊府元龜》:「明宗天成四年十二月庚申,修雒河北岸, 宣差左衛上將軍李承約祭之。」

《文獻通考》:「後晉高祖天福四年七月,西京大水,伊、洛、 瀍、澗皆溢,壞天津橋。」

出帝開運元年六月,黃河、洛河泛溢,壞堤堰。

《宋史河渠志》:「洛水貫西京,多暴漲,漂壞橋梁。建隆二 年,留守向拱重修天津橋成,甃巨石為腳,高數丈,銳 其前以疏水勢。石縱縫,以鐵鼓絡之,其制甚固。四月, 具圖來上,降詔褒美。」

開寶九年,郊祀西京,詔發卒五千,自洛城菜市橋鑿 渠抵漕口三十五里,饋運便之,其後導以通汴。 《文獻通考》: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河南府洛水漲 七尺五寸,壞民舍。

《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八年六月,穀、洛、瀍、澗溢,壞 官民舍萬餘區,溺死者以萬計,鞏縣壞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