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91

此页尚未校对

「宜祿。」有涇水。

三水:有涇水。

按:《續文獻通考》:「平涼府涇河在府城西南,自白岩發 源,至涇州,又東南至邠州界,東北至西安府高陵縣 界。」

西安府涇河發源平涼府界岍頭山,經邠州醴泉、涇 陽,至高陵縣,入于渭。

按《平涼府志》,「府城西四十里有笄頭山,涇水之所出 也。」

涇水在府城西北。源發白巖,流入涇州界。

橫水在府城西五十里。源出華亭縣界,東流入於涇 水。

湫峪水在府城東三里,北流入於涇水。

涇河渠在府城西北一里。北疏中內外三渠,南疏一 渠,灌溉二十里。

按《華亭縣志》,涇水在縣城西北八十里,東流入平涼 縣界。

北水在縣城北一里。東流與汭水合流入涇河。 策底水在縣城北三十里,東流入于涇河。

按《涇州志》,「涇水在州境,自平涼西南來,東南流入邠 州界。」

閣川水在州城南三里,流入涇河。

汭水在州城西,自崇信界來,東入涇河。

按《慶陽府志》:奢延川在寧州城東一百里,又二十里 為九龍川,南流入涇河。

羅水在真寧縣南城下。源出橫嶺,西流入涇河。 按《邠州志》,涇水在州城北,東流入涇陽界。

達溪川,源發隴州之五馬山,下流至州之梁山入涇 河。

按《鎮原縣志》,「涇水在縣境。」

按《崇信縣志》,「白石川在縣城南八十里,即黑水,東入 於涇河。」

按《三水縣志》,汃水在縣南門外,即三水河,源發宜君 縣,西流入涇河。

按《淳化縣志》,「涇水在城西南二十里。」

姜嫄水在縣城西北四十里。下流入涇河。

按《長武縣志》,「涇河在城北二十里。」

按《涇陽縣志》,涇水在縣城南十里,經仲山、九嵕山間, 出口落平壤而南逾縣入高陵縣界。

涇渠起自秦時,韓命水工鄭國間說秦鑿引涇水,自 仲山西抵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溉田 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名曰「鄭渠。」至漢元鼎間,左內 史兒寬因鄭渠旁有田高不及溉者,奏請開六輔渠 以溉之,然旋廢。太始中,水利廢壞,趙中大夫白公于 鄭渠上流二千七百餘步徙開渠口,尾入櫟陽,注渭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頃,名曰「白渠。」宋大觀中, 以涇河日低,渠不能引,命提舉常平使者趙佺等,又 於白渠之北鑿石渠,引涇水下與白渠會,溉田三萬 五千餘頃,名「豐利渠。」元至大間,宋渠又高,引水不入。 西臺御史王琚建言,更于其上開石渠五十一丈,下 入故道,名曰「王御史新渠。」至明,渠復艱澀。成化中,巡 撫項忠又於其北鑿新石渠一里三分許,以通故道, 名曰「廣惠渠。」名雖數更,然實止一渠,故自漢至今,皆 稱曰「白渠」云。歷代所溉州縣,大扺、涇陽、醴泉、高陵、櫟 陽、臨潼、雲陽、三原、富平諸處,而醴泉與其灌溉者,止 一斗之田。櫟陽、雲陽又相繼併革,故諸書或曰「八邑」、 七邑、六邑不同,惟秦「時渠水注洛,洛在今同州。漢時 由石川河注渭,石川東去洛尚有百餘里,不能及同 州矣。」明初所溉猶與唐宋同。今惟醴泉、涇陽、三原、高 陵四邑,歷代俱專官董其事。漢有都水使者。唐令京 兆少尹一人督視。宋有三白渠提舉。元有三白渠使, 尋立屯田府兼司其事。明有水利僉事、管水同知及 縣主簿,而今皆廢矣。督修之責,在縣令與丞焉。又唐 時於白渠成村斗分水,三分長流入縣,以資溉用,名 曰「水門」,不知於何時更定。每月惟初一、初五、初十、十 五入縣,凡四次,此則不在溉田之數者。

《涇渠制度考》「歷代修洪口石堰,當河中流直扺南岸 立石囷以壅水令入渠,每行可用一百餘囷,凡十一 行,每囷用椽四十八條。」請幫助識別此字。㮨二條,棗條六十檐,編之 實石其中。每縣役二人看堰,但遇水漲損堰,隨即修 之,此堰之制也。渠首開石,下廣一丈二尺,上廣一丈 四尺。石盡處為土渠,下廣一丈八尺,上廣五丈,深視 地之高下。渠兩岸上各空地一丈四尺,例禁無得當 攔巡水道。徑自洪口下行七十里,當縣之北五里許, 立三限閘以分水,故又稱曰「三白渠。」其北曰大白渠, 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大白渠之下,是為邢堰。邢 堰之上,渠分為二,北曰務高渠,南曰平皋渠。中白渠 之下二十里,是為彭城閘。渠分為四,其北曰中白渠, 其南曰中南渠,又其南曰高望渠,又其南曰隅南渠。 中南渠之下,其北分者曰析波渠,其南分者曰昌連 渠。獨南白渠無分三限。彭城兩處,乃各縣分水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