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雲陽、三原、富平六縣,田三千八百五十餘頃,宜增築 隄埭周護之。舊設斗門一百七十有六以節水,宜悉 繕治,俾用水有準。渠口舊有六石門,今亦圮,欲就近 開渠口以通水道,歲令渠官行視疏浚,嚴禁豪民,無 令決渠盜水以擅其利。」時著佐孫冕總《三白渠》,詔冕 行之,未幾而罷。

天聖六年二月,都官員外郎李同言:「永興軍涇陽縣 三白渠節約水勢,宜立約以限水。」命同知涇陽縣領 三白渠事。

景祐三年二月丁卯,修陜西三白渠。初,漕臣王沿言: 「三白渠自漢溉田四萬頃,唐永徽中亦溉田萬頃,今 纔及三千餘頃,請調兵夫興修之。」時擇雷簡夫董其 事。

《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四年「夏四月壬戌,遣環慶都鈐 轄幵贇以兵屯邠涇河中,以備西夏。」

《河渠志》:神宗熙寧五年十一月,陝西提舉常平楊蟠 議修鄭白渠,詔都水丞周良孺相視,乃自石門堰涇 水開新渠至三限口,以合白渠。王安石請捐常平息 錢,助民興作。帝曰:「縱用內帑錢,亦何惜也。」

《張守約傳》:「守約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隄 堰,費不貲。適歲饑,罷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約曰,歉 歲勞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圖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禱 而遷諸北,以殺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 遂為沙磧。以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召還。」

《涇陽縣志》:「大觀中,詔開石渠,疏涇水入渠者五尺,下 與白渠會,溉七邑田三萬五千九十餘頃,名曰豐利 渠。」

《續文獻通考》:「金大定時,盧庸為定平縣令,修築舊堰, 引涇水溉田,民獲其利。」

《元史·河渠志》:「漢時有白公者,奏穿渠引涇水,起谷口, 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 曰白渠。歷代因之,皆享其利。至宋時,水衝囓,失其故 蹟。熙寧間,詔賜常平息錢,助民興作,自仲山旁開鑿 石渠,從高瀉水,名豐利渠。元至元間,立屯田府督治 之。」

大統八年,涇水暴漲,毀堰塞渠。陝西行省命屯田府 總管夾谷伯顏帖木兒及涇陽尹王琚疏導之,「起涇 陽、高陵、三原、櫟陽用水人戶,及渭南、櫟陽、涇陽三屯 所人夫共三千餘人,興作水通流如舊。」其制,編荊為 囤,貯之以石,復填以草,以土為堰。歲時葺理,未嘗廢 止。

至大元年,王琚為西臺御史,建言「於豐利渠上更開 石渠五十一丈,闊一丈,深五尺,積一十五萬三千工, 每方一尺為一工。」自延祐元年興工,至五年渠成。是 年秋,改堰至新口。

《寧宗本紀》:「至順四年六月,寧宗即位,涇河溢。」

《五行志》:「順帝元統元年六月,涇河溢。」

《順帝本紀》:「至元二年六月庚子,涇水溢。」

《河渠志》:泰定間,言者謂「石渠歲久,水流漸穿逾下,去 岸益高。」至正三年,御史宋秉亮相視其堰,謂「渠積年 坎取淤土,疊壘於岸,極為高崇,力難送土於上。因請 就岸高處開通鹿港,以便夫行。」廷議允可。四年,屯田 同知牙八湖、涇尹李克忠,發丁夫開鹿港八十四處, 削平土壘四百五十餘步。二十年,陝西行省左丞相 帖里帖木兒遣都事楊欽修治,凡溉農田四萬五千 餘頃。

《陝西通志》:「劉欽字仲賢,醴泉人。」元末兵至九嵕山,欽 負母而逃,攜子與姪,度難兩全。以姪為母所鍾愛,謂 其妻曰:「父母愛則愛之,敢以恩奪孝,為不道之人哉!」 遂投子於涇水,襁母攜姪而行,卒脫兵患。孝義聞于 郡國。

《涇陽縣志》:「明洪武八年,舊渠衝塞,長興侯耿秉文奉 命,用軍夫十萬餘修築。」

永樂三年,奉工部勘合、差千戶董暹、於附近衛分撥 軍民相參修理。民夫一萬四千四百名、軍士一萬五 千名

成化元年,巡撫陝西右副都御史項忠奏請于舊渠 上鑿新石渠一里三分許,以通故道。上可其奏,合五 縣夫匠三千人,興工聚火鎔石,穿鑿大小龍山,功未 就還朝。四年西征過陜,命有司促功告成,名曰《廣惠 渠》。

十二年,巡撫陝西、右都御史余子俊經略涇、渠。 十七年,巡撫陝西副都御史阮勤治渠,用匠四百人。 五縣之民更番供役。二月興工,次年正月工成,溉五 縣田八千餘頃。

正德間,巡撫陝西都御史蕭翀鑿石四十二丈,立名 《通濟渠》。

《鎮江府志》:「于湛字瑩中,金壇人。正德六年進士。擢右 副都御史,巡撫陝西。適涇水溢,堤壩盡決,築廣惠故 渠,時其蓄洩。」

《陝西通志》:「嘉靖十三年五月,慶陽、寧邠、涇陽等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