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湖廣境連八省,凡秦關、巴、蜀、中原、貴州、嶺右諸水 俱注之,導為三江,瀦為七澤,即《禹貢》江、漢、九江、沱、潛、 雲、夢之故區也。江發岷山,抵巴東入荊、襄,流至岳陽, 與洞庭水合,其受決害者,惟荊州一郡為甚。漢發嶓 塚,抵上津,入鄖地,流至漢陽,與大江水合,其受決害 者,鄖、襄、安、漢四郡,而襄安為尤甚。九江是沅、漸、元、辰、 敘、酉、灃、資、湘諸水,合流入洞庭湖,沿匯八百里,經岳 陽樓西南出湖口,與江流合,其受決害者,常武、岳陽 二郡也。三水總會於武昌,其江身始闊,直注而東,以 故武昌、蘄、黃之境,無大水害,大較隄防多在襄安、常 武、荊、岳間,蓋古七澤正其地也。漢、唐以來,代苦水患, 至宋為荊南留屯之計,多將湖渚開墾田畝,復沿江 築隄以禦水。故七澤受水之地漸堙,三江流水之道 漸狹而溢,其所築之隄防亦漸潰塌。明嘉靖庚申歲, 三江水氾異常,沿江諸郡縣蕩沒殆盡,舊隄防存者 十無二三。而後來有司雖建議修築,然旋築旋圮,蓋 民私其力,而財用贏詘之勢異也。
川江隄防考略
按《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于灃,過九江,至 于東陵,東迤北會為匯,東為中江,入灃海。」今澧州巴 陵,正澧與九江東陵故地也。江水方出三峽口,如建 瓴勢,夏秋一漲,頃刻千里。然愬夷陵而上,山阜夾岸, 勢不能溢。嘉魚而下,江面浩闊,順流直注。中間郡縣, 兩岸俱平衍下濕,水易漫流。但江當江陵、公安、石首、 「監利華容間,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迂迴。至岳陽, 自西南復轉東北,迸流而下,故決害多在荊州。夾江 南北諸縣,縣各沿岸為堤,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磯堤, 凡長亙六百餘里,北岸自當陽至茅埠堤,凡長亙七 百餘里,咫尺不堅,千里為壑。且決口四通湖泊,盜賊 竄伏其間。江陵之龍灣市,監利之分」監所,公安石首, 澧州安鄉之四水口,嘉魚之簰洲、東江腦,俱為盜賊 藪。蓋隄防不修,則津渡散漫,盜可四出故也。元大德 間,決公安竹林港,又決石首陳瓮港,守土官每議築 堤,竟無成績,始為開穴口之計。按江陵舊路,有九穴 十三口,其所可開者,惟郝穴赤剝、楊林、采穴調弦、小 岳六處,餘皆堙塞。迨明初,六穴復堙其五,故隄防不 時泛決,然未甚也。惟嘉靖三十九年決後殆無虛歲, 而荊、岳之間,幾為巨澤矣。
荊州府隄防考略
「江水之患,全在荊州一郡,夾岸南北凡六縣。北岸則 江陵監利隄,凡四萬九千餘丈。南岸則枝江、松滋、公 安、石首隄,凡五萬四千餘丈。明嘉靖庚申歲,洪水決 隄,無慮數十處,而極為要害者,枝江之百里洲,松滋 之朝英口,江陵之虎渡、黃潭鎮,公安之窯頭鋪、艾家 堰,石首之藕池諸隄」,衝塌深廣,最難為力者也。每歲 有司隨築隨決,迄無成功。至四十五年十月,知府趙 賢佑議請築務期堅厚。自丙寅歷戊辰,凡三冬,六縣 堤稍就緒。始立堤甲法:每千丈堤老一人,五百丈堤 長一人,百丈堤甲一人,夫十人。江陵北岸總共堤長 六十六人,松滋、公安、石首南岸總共堤長七十七人, 監利東西岸總共堤長八十人,夏秋守禦,冬春修補, 歲以為常。然荊州郡治濱江郡西上六十里有萬城 堤,在常陽、江陵之界。嘉靖十一年一決,直衝郡西城, 不浸者三版。十二年有司挽築,更築李家埠重堤護 之。二十九年又決此堤,乃郡治之大要害也。後江陵 縣專為修理,始得無虞。
枝江縣隄防考略
按《志》,江流至此地分派如木之有枝,故以名縣。縣東 至江陵,南至松滋,西北至宜都,週圍廣三百八里。縣 治頗依高阜,向無隄防。惟縣東南有百里洲,延袤百 里。南有蘆洲、澌洲、洋洲、澕洲,皆夾生大江之內。北自 百里洲、楊林洲、賽磚灘、蔣斗灣、窯子口至流店驛,復 轉北,自董灘口、土臺、古城腦而下,至罐嘴灘、流店湖 又自罐嘴灘而南,轉至澌洋洲觀音寺,直抵松滋米 家埠,對岸皆有堤舉。其最要害者,莫過於古城腦、蔣 斗灣二處。「係通洲上流,一決則勢若建瓴,莫能捍禦。 又洲內軍民雜處,互相規避,故隄工視他縣尤難。」
松滋縣隄防考略
按:縣地勢平衍,三峽之水迸流,至此始得展蕩,勢若 櫪馬脫韁,隨性奔逸,最難防禦。而本縣又當公安、石 首諸縣之上流,江堤一決,正衝諸縣胸腹而下,其形 勢尤為要害。縣東五里有古堤,自堤首橋抵江陵之 古牆鋪,長亙八十餘里,且舊有采穴一口,可殺水勢。 宋、元「時故道堙塞,迨明洪武二十八年決後,時或間」 決。自嘉靖三十九年以後,決無虛歲,下諸縣甚苦之。 較堤要害,惟余家潭之七里廟、何家洲之朝英口、古 牆之曹珊口為大。其餘五通廟、胡思堰、清水坑、馬黃 岡等堤,凡十有九處,中多獾窩蟻穴,水易浸堤。
江陵縣隄防考略
按:縣沙市,古江陵地陵阜,自荊門西北來二百里,臨 江,正扼水衝。南有虎渡穴口,分流入洞庭。北有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