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4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六十六卷目錄

 江部彙考二

  考

山川典第二百六十六卷

江部彙考二

按《南徐州記》:「京江,《禹貢》北江也。闊漫三十里,通望大 壑。常以春秋朔朢輒有大濤,聲勢駭壯,極為奇觀。濤 至江北,激赤岸,尤更迅猛。」

按《潯陽記》:「九江去州五里,白馬江是大禹所疏治于 桑落洲上三百餘里。」《合流志》云:「府東北渡江五十里 為桑落洲,昔江水泛漲,有桑流至此,洲自植焉。」柴桑 之名,或本諸此。

按《荊州記》,「江出岷山,其源若甕口,可以濫觴。在益州 建寧滿江縣,潛行地底數里至楚都,遂廣十里,名為 南江。初在犍為,與青衣水、汶水合。至洛縣與洛水合。 東北至巴郡與涪水、漢水、白水合。東至長沙與澧水、 沅水、湘水合。至江陵與沔水合。至潯陽分為九道。」 按《南兗州記》,「赤岸山南臨江中,濤水自海入江,衝激 六」七百里,至赤岸,其勢始衰。

按:《唐書地理志》:「潤州丹陽郡丹徒。」武德三年置。開 元二十二年,刺史齊澣以州北隔江,舟行繞瓜步,回 遠六十里,多風濤,乃於京口埭下直趨渡江二十里 開伊婁河二十五里渡揚子,立埭,歲利百億,舟不漂 溺。

洪州,「豫章郡,南昌。」元和三年,刺史韋丹開南塘斗 門以節江水,開陂塘以溉田。

彭州「濛陽郡導江。」有侍郎堰,其東百丈堰引江水 以溉彭益田。

按:《宋史河渠志》:岷江水發源處,古導江,今為永康軍。 《漢史》所謂「秦蜀守李冰始鑿離堆,辟沫水之害」是也。 沫水出蜀西徼外,今陽山江、大皂江皆為沫水,入於 西川。始,嘉、眉、蜀、益間夏潦洋溢,必有潰暴衝決可畏 之患。自鑿離堆以分其勢,一派南流於成都以合岷 江,一派由永康至瀘州以合大江,一派入東川,而後 西川沫水之害減,而耕桑之利溥矣。皂江支流迤北 曰都江口,置大堰,疏北流為三:曰外應,溉,永康之導 江,成都之新繁,而達於懷安之金堂;東北曰三石洞, 溉導江與彭之九隴、崇寧、濛陽,而達於漢之雒;東南 曰馬騎,溉,導江與彭之崇寧、成都之郫、溫江、新都、新 繁、成都、華陽三流而下,派別支分,不可悉紀。其大者 十有四:自外應而分,曰保堂,曰倉門,自三石洞,曰將 軍橋,曰灌田,曰雒源。自馬騎,曰石址,曰豉彘,曰道溪, 曰東穴,曰投龍,曰北,曰樽下,曰玉徙。而石渠之水,則 自離堆別而東,與上下馬騎、乾溪合。凡為堰九:曰李 光,曰膺村,曰百丈,曰石門,曰廣濟,曰顏上,曰弱水,曰 「濟」,曰導。皆以隄攝北流,注之東而防其決。離堆之南, 實支流故道,以竹籠石為大隄,凡七壘,如象鼻狀以 捍之。離堆之趾,舊鑱石為水,則則盈一尺,至十而止, 水及六則流始足用,過則從侍郎堰減水河泄而歸 于江。歲作,侍郎堰,必以竹為繩,自北引而南,準水則 第四,以為高下之度。江道既分,水復湍暴,沙石填委, 多成灘磧。歲暮水落,築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則役工 濬治,謂之「穿淘。」元祐間,差憲臣提舉,守臣提督,通判 提轄,縣各置籍,凡堰高下、闊狹淺深,以至灌溉頃畝、 夫役、工料及監臨官吏,皆注于籍。歲終計效,賞如格。 政和四年,又因臣僚之請,檢計修作不能如式以致 決壞者,罰亦如之。

按《六朝事跡》,大江西接江寧界,東接句容界,北接真 州六合縣界,沿流一百二十里。周世宗問孫晟江南 虛實,晟曰:「長江千里,險過湯池,可敵十萬之師。」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江源在松州交川縣西北 江源鎮,至茂州岷山,自岷山東流,別而為沱,至通州 海門縣入海。《山海經》:「岷山,江水出焉,東北流注于海。 峽山」崌山,江水出焉,東流注于「大江。」

按:楊慎《大江考》:「江出岷山,其源實自蜀西戎萬山來。 至嘉州,而沫水自嶲州合大渡河穿蠻中十山以會 之;至敘州而馬湖江會之,又十五里而南廣江會之; 至瀘州而內江又自資、簡會之;至重慶,而嘉陵江自 利、閬、果、合等州會之;至涪州而黔江合蠻中諸水會 之;至萬縣,而開江水自開、達等州會之,夫然後總而」 入峽。是江自峽而西受大水凡八。及出峽而下岳陽, 則會之者洞庭湖,所受湖南北諸水也;又自是而下 鄂渚,則會之者漢口,所受興元諸水也;又自是而下 黃州東四十五里,則會之者巴河也;又自是而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