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六十七卷目錄
江部彙考三
考
山川典第二百六十七卷
江部彙考三
考
按《湖廣通志》,「大江源自蜀之岷山,歷歸州、彝陵、宜都、 枝江、公安、石首、松滋,東至武昌府,與漢水合流。」 按《巴東縣志》,「三垻河源出九府坪,一流入房縣,一流 入大寧,一流入西瀼溪,會合大江。」
東瀼溪。
西瀼溪並在縣東,西二水俱入大江。
青水灘在縣境內。江水泛急,觸而為旋,舟人戒嚴于 此。
大沱石在縣西北大江中。歐陽修《硯譜》云:「巴東大沱 石,其色青黑斑斑,其文微粗,亦頗發墨。」
按《歸州志》:「大江源出蜀之岷山,歷巫山巴東,由州而 東。」
蓮花灘在州西北二里。水湧沸,似蓮花。
叱灘在州西三里。水石相激,如噴叱聲,故名。又名《人 鮓甕》。
烏牛石在大江中,與白馬石相對。俗云:「白馬對烏牛, 江水兩邊流。有人識得透,富過十三州。」
「揷竈」在江之左岸。 《鐵心肝石》在大江中。
臥牛山在州東四里大江中,形如臥牛。
新灘在州東二十五里。初平坦無灘。嘉靖間,陰雨月 餘,山忽崩壞,兩岸壁立大石橫填江心,怒濤沸騰,其 聲如雷。
揷竈灘,其水峻急奔暴,魚鱉不能游,行者常苦之。袁 崧云:「自蜀至此五千餘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按《興山縣志》:「南陽河在縣西三十里,紆折于縣治之 前,由青龍山下十數里,西至屈家鋪,合建陽河而入 大江。」
南陽溪自鄖陽房縣來,逕縣治下,會流入大江。 按《彝陵州志》:「大江源發蜀之岷山,自三斗鋪入州界, 經州二百五里,入宜都界。其三峽自南津而上千里, 日月蔽虧,波濤澎湃,下至彝陵州,劃然開豁,若披雲 霧睹青天也。行者咸欣欣相慶,舍險而易矣。」歐陽永 叔為《至喜亭》記之。明太祖遣官祀江瀆神于州治。 使君灘在州西一百一十里大江中。《水經》云:「昔楊亮 為益州刺史,曾經此灘,故名。」
黃牛山在州西九十里,即黃牛峽南岸峭壁間石色 如人負力牽牛之狀,人黑牛黃,分明成就,江湍迂迴, 行者經宿猶望見之。故《行路歌》曰:「朝發黃牛,暮宿黃 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黃牛灘」在黃牛山下。
黃陵廟即黃牛廟,在州西九十里。
三硃灘在州西九十里。
查波灘在州西八十里。
「人灘」,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隱隱作人形,鬚髮悉具, 大小不一,夏沒冬出。
蝦蟆碚在州西五十里。《江北澨》有石如蝦蟆,上出泉。 陸羽品其水味,天下第四。陸游詩:「巴東峽裡最初峽, 天下泉中第四泉。」
石鼻山,在州西北三十里,高五百餘仞,下臨江流。中 有巨石,橫六七十丈如簰筏,因名。亦曰「石鼻。」
十二碚,在州西五十里,石山連峙江濱,與虎牙關相 對,挽舟甚艱。
明月峽在州西二十里。懸崖間白石狀如月。李白詩: 「春水月峽來。」歐陽公詩:「江上掛帆明月峽。」
西陵山在州北十五里。蜀江之險始此。《方輿勝覽》載 「吳陸遜守峽備蜀於此。」
西陵峽,在州西北二十里,《三峽》之一。
赤磯,在州西北五里。陸遜以蝦蟆石堪為硯,步闡築 城之所,其水東合大江。
平善壩在州境大江內。
五龍山在大江西滸,去州十五里。五峰連峙,蜿蜒起 伏,有若龍狀。
葛道山一曰「孤山。」外邊大江,尖峰聳秀,正當州學宮 之前,或稱曰「文筆峰。」登山俯眺,若浮起於江面。舟過 其麓者,自下望之,峭直削成,如百仞壁立。相傳葛稚 川煉丹之所。
執笏山在州南二十里邊江高百餘丈,山傍立一小 山,大小相湊,如人執笏之狀。又石壁一白跡,儼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