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4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分渭水入自金門,置潭于西市西街,以貯材木。 天寶三載,韋堅開漕河,自苑西引渭水,因古渠至華 陰入渭。」

《唐書韓思復傳》:「思復子朝宗為京兆尹,分渭水入金 光門,匯為潭,以通西市材木。」

柳宗元《龍馬贊》「明皇帝在位,靈昌郡得異馬于河。其 狀龍鱗虺尾,卷毛,環目肉鬣。居帝闕二十年,遇禍亂。 帝西幸,馬至咸陽,西入渭水,化為龍,游泳去,不知所 終。」

《唐書肅宗本紀》:「安祿山反,天寶十五載,元宗避賊,行 至馬嵬,父老遮道,請留太子討賊。元宗許之,遣壽王 瑁及內侍高力士諭太子,太子乃還。六月丁酉,至渭 北便橋。橋絕,募水濱居民,得三千餘人涉而濟。」 《僕固懷恩傳》:「懷恩,世襲都督,善戰𩰚。至德二載,從郭 子儀下馮翊,河東走,賊將崔乾祐襲潼關,破之。賊將 安守」忠、李歸仁苦戰二日,王師敗績。懷恩至渭水,無 舟,抱馬鬣以逸。

《酉陽雜俎》:景龍寺前街中,舊有巨井,俗呼為「八角井。」 元和初,有公主夏中過,見百姓方汲,令婢以銀稜碗 就井取水,誤墜碗,經月餘出于渭河。

《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八年六月辛卯,渭水溢。」

《五行志》:「元和八年六月,渭水漲絕濟時所在百川發 溢,多不由故道。」

《憲宗本紀》「元和十一年八月甲午,渭水溢。」

《酉陽雜俎》:威遠軍小將梅伯成以善占夢。近有優人 李伯怜遊涇州,乞錢,得米百斛,及歸,令弟取之,過期 不至,晝夢洗白馬,訪伯成占之,伯成佇思曰:「凡人好 反語,洗白馬,瀉白米也。君所憂或有風水之虞乎?」數 日弟至,果言渭河中覆舟,一粒無餘。

《宋史五行志》:「太宗太平興國七年三月,京兆府渭水 漲,壞浮梁,溺死五十四人。七月,京兆府咸陽渭水漲, 壞浮梁,工人多溺死。」

《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壬子,出潼關,渡渭河, 遣近臣祀西嶽。」

《鳳翔府志》:「建炎六年,右將軍亮伐魏,圍陳倉。守將郝 昭兵纔千人,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魏遣張郃救之, 未至,亮引還。將軍王雙追亮,亮擊斬之。十二年,諸葛 亮至,郿軍于渭水之南,屯兵五丈原,耕者雜于渭濱 居民之間,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紹興元年,張浚以吳玠為陝西諸路都統制。玠自富 平之敗,收散卒,保和尚原,鳳翔民感其惠,相與夜輸 芻粟助之,玠償以銀帛,民益喜,輸者益多。金人怒,伏 兵渭河,邀殺之。

《金史太宗本紀》:天會六年「八月乙卯,婁室敗宋兵于 華州,訛特刺破敵于渭水,遂取下邽。」

《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元年六月己卯,大同渾源河、 真定滹沱河、陝西渭水、黑水、渠州江水皆溢,並漂民 廬舍。」

《畿輔通志》:「李衍字文盛,隆慶人。明景泰壬申登進士 第,授兵部主事,總督三邊軍儲,兼賑濟饑民。時關陝 旱久,衍引渭水為渠,以利居民。是歲大稔,還朝復具 圖以進。陞本部尚書,總督京、通兩倉。」

《陝西通志》:「嘉靖十三年五月,慶陽、寧邠、涇陽等州縣 大水,淹沒涇渭兩岸居民畜產無數。」

《臨洮府志》:「王淑曾,直隸長垣人。由舉人天啟五年為 渭源令,遷渭橋于城東五里,人不病涉者百餘年。迄 今遺愛碑猶存。」

渭水部雜錄

《詩經大雅》:「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涉渭》取材而為舟, 以便往來。《取厲》取鍛,以成宮室。大全《史記》言「自漆沮渡 渭取材用」,即此事也。

《洪範五行傳》:「赤者火色,蓋亦以火沴水也。渭水,秦大 川也,陰陽亂,秦用嚴刑,敗亂之象。」

《秦書》:「昔三代居三河,而河、洛出圖書。秦居渭陽而水 數赤。瑞異應,德之效也。」

《史記·太公世家》:「周西伯獵遇太公于渭之陽。」《括地 志》云:茲泉水,源出岐州岐山縣西南凡谷。《呂氏春秋》 云:「太公釣于茲泉,遇文王。」酈道元云:「磻磎中有泉,謂 之茲泉,積水為陣,即太公釣處,今謂之凡谷。有石壁, 深高幽邃,人跡罕及,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水 次盤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其投竿跪餌,兩膝遺 跡猶存,是磻磎之稱也。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 注于渭。

《閩中記》:「龍首山,首枕渭之南岸,尾達樊川,首高尾下, 在長安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