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4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七十卷目錄

 江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論九江論一 九江論二 九江論三 九江論四 三江論一

   三江論二 三江沱潛論

  圖書編江源總論 萬里長江圖總敘 江防總敘 南直隸江防事宜

  武備志江防論

  春明夢餘錄江防

  湖廣通志三江總會隄防考略 川江隄防考略 荊州府隄防考略 枝江縣隄

  防考略 松滋縣隄防考略 江陵縣隄防考略 公安縣隄防考略 石首縣隄防考略

  監利縣隄防考略 安陸府隄防考略 九江隄防考略 岳州府隄防考略 巴陵縣隄防

  考略 常德府隄防考略 修築隄防總考略

山川典第二百七十卷

江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論

九江論一

謂江至荊而九者,自孔安國始。其後班固之志《地理》, 應劭之釋《漢志》,皆謂江至廬江尋陽分為九派。夫漢 世所傳,一律也。至張僧鑒《尋陽記》方列九名,曰申、曰 烏蜯、曰烏白、曰嘉靡、曰畎、曰源、曰廩、曰提、曰菌也。樂 史《寰宇記》、李宗諤《九江圖經》亦皆本僧鑒所記,以為 此九者分流於江鄂之境,而張須元、賈耽所記,名又 特異。張曰:「三里,曰五洲,曰嘉靡,曰烏土,曰白蚌,曰白 烏,曰菌,曰沙提,曰廩,皆分於鄂陵,會於桑落洲。」賈耽 則曰:「江有八洲,曰沙,曰人,曰九江,曰葛,曰象,曰烏,曰 感,曰蚌。此八洲者,曲折而與江為九。」其說之無定如 此。然鄭氏在漢已不用孔說,曰:「九江者,廬外之尋陽 山,谿分枝散出而合于大江者也。」臣合數說評之,孔 氏之說,諸儒不惟宗之,又且設說求合者意疑其時 近古,江流尚有跡道可考,亦應以博士親見漢家圖 書,證定地理,固可類見。然鄭之距孔,世數相後,止一 二百年,未論其時江尚為九,但跡道半存,豈肯別取 枝流小水,以應塞經文邪?以此見孔氏分九之說,無 據甚明也。若夫《尋陽記》作於置郡之後,孔穎達輩雖 不敢廢,亦以其從來非古,不肯堅信,則承襲成誤,不 足多辨矣。特不知張須元、賈耽或謂九派各有其名, 或創言八洲合江,又何所本也?若雜數沿江之枝浦, 雖絫加而至千百,愈取愈有,何但九派八洲而已?夫 數說者既皆不可㨿信如此,於是益疑江本無九,而 出于後世之牽合,是以若此其支離也。若夫鄭氏之 說「九小江」者,正應九江之目。孔穎達頗以為然,於是 順飾其說曰:「江南人呼水無大小皆曰江,或從江分, 或從外來,皆得名江」,有意乎?以鄭為是,而實不究其 本也。南人呼小水為江,特後世語爾,古何嘗有是歟? 《經》自岷江以外無得名江者,漢水之大,幾與江埒,其 未入江也,止得名「漢」,不得名江。安有尋陽間九小流 者,方趨江未至,而肯以江命之乎?不獨江也,淮、河、濟 三名者,其正派得之,外此無有混言者。濟之於河,猶 不得附借其名,而江、漢分枝,僅得目為「沱、潛」,其嚴於 名稱,大扺如此。孰謂此九水者,方望江未至,而得列 九名,以與四瀆參大乎?且又有甚不然者,《經》於導江 之文曰「過九江至于東陵」,藉用鄭氏之說委曲為辭, 則必曰過者,謂九小水橫比入江,江水衡過其外,尚 可說也。至其後又曰「過九江至于敷淺原」,則又何為 者哉?同是一江,其水悉經九小江而下,至其下流,一 則自此而之東陵,一則自此而之敷淺原,安有此理? 若兩存其說,則《禹貢》所載,亦幾於自相違異矣。又况 東陵今世無有定地,而「敷淺原」既指今德安縣一山 以應古文,則江水何緣倒流百里而遙以過其地?此 皆理之可以推知其失也。

九江論二

江流分為九。孔氏首倡其說而驗之,大江在漢已無 其跡,於是有不主孔氏而他求者,如鄭氏九小谿之 說固居其一,而其源流乃太狹近,故地理家所不遵 信。則又有別出意見,並江上下取水之壯大者以為 之言。劉歆曰:「湖漢九水入于彭蠡,是為九江」,則其一 也。近世晁氏之說,雜引《山海經》《博物志》《水經·地記》,而 斷以洞庭應塞九江,又其一也。此二水者,於並江故 為特大,亦安知古來不以九江命之歟?然《經》之九江, 敘次岷源之下,此二水者,其源各有所受,洞庭之源 即今之湖南,凡水皆是彭蠡之源,則該奄江西,皆不 與岷源相入也。沅、鼎惟與蜀鄰,而巴、黔中高,水自不 通,又武陵惟有灃水,李吉甫亦指摘以為禹跡,然其 源自出武陵,克縣不受岷派,與《經》文不合,世共知吉 甫之誤也。然則主《經》之岷源以為宗本,而驗其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