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4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諸家之論三江多矣。孔安國曰:「自彭蠡江分為三,以 入震澤,遂為北江而入海。」班固曰:「南江自震澤東南 入海;中江自蕪湖東至陽羨入海。又一江自毘陵北, 東入海。」韋昭曰:「三江,謂吳郡南松江、錢塘江、浦陽江。」 《虞氏志》又以為松江於彭蠡分為三。其說之多如此, 皆不經也。孔氏以江自彭蠡入震澤,此全不知東南 地理者也。彭蠡之匯于江,距震澤千里而遙。又大江 古無通吳之道,彭蠡既匯于江,亦未嘗分而為三。虞 氏之失,與孔氏同。班固之言於《經》無所依承,而汎取 北江充數,既不足㨿,韋昭之失,亦猶固也。近世臨川 王氏又為之說曰:「三江入海,其一自義興,其一自毘 陵,其一自吳縣。三江既入,則水有所洩,故震澤得以 底定。」此其意以「震澤底定」綴「三江既入」之下。「既」者,已 事之辭。故以「底定」而本之「既入」,是亦一見也。然《經》之 書既雖可以知其為已然之事,而凡下文所書,不必 與上文繼續也。且即此三江上文較之,不嘗曰「彭蠡 既豬,陽鳥攸居矣」乎?若以「陽鳥攸居」本於「彭蠡既豬」, 不知陽鳥所容,其能幾何?而必待彭蠡之豬,乃適得 遂乎?又如弱水既西,涇屬渭汭。弱水、涇渭邈不相及, 如以辭而已,則涇之屬渭,其待弱水既西也歟?此皆 泥而不通者也。考之于《經》,固自有三江之文:於導漾 曰「東為北江,入于海。」於導江曰「東為中江,入于海。」孔 安國順《經》為說曰「有中有北,則有南可知。」顏師古宗 本其說,遂明著中、南、北三江,其說皆本《經》矣。而安國 不能推「三江」以達于《經》,乃謂彭蠡可入震澤,後世因 其一誤而併不之據也。近世惟蘇氏即中、北二江之 文以求三江,遂以豫章、彭蠡之江南出而北會者指 為南江,以足三江之數。是說也,於地則有考,以經則 相應,最為愜當。而其所以分三江者,又求之經文之 外,故學者信矣而不堅也。

三江論二

經於導漾曰「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 于大別,南入于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 此北江也。於導江曰「東別為沱,又東至于澧,過九江, 至于東陵,東迤北會于匯,東為中江,入于海。」此中江 也。有中有北,而未嘗有南。《經》遽以三江總之者,省文 而互見者也。且《經》之言曰:「東匯澤為彭蠡,東迤北會 于匯。」是二語者,其非附著南江以概其所不書者與? 夫其同為一水,既別其北流以為北江矣,又命其中 流為中江矣,而彭蠡一江方且自南而至,橫衡兩流, 與之迴轉,而得以名之曰匯;參配北、中,與之均敵,而 得以名之為會,則是向之兩大者并此為三矣。當其 兩大,則分北、中以名之,及其匯會而鼎錯於南,則辨 方命位,而以南江目之,不亦事情之實哉?其會匯之 地,雖名彭蠡,而上流鍾為鄱陽大澤者,亦彭蠡也。究 其原派,則合江右數千里之水在焉。絜度其力,雖不 及江,猶倍于漢。漢之力尚得抗江而分中北,則彭蠡 匯會,既能兼敵江、漢,豈應不為南江也哉?蓋禹之行 水,致力于其所不得不治,而舍其可以無治。其後山 川之或書或不書,亦皆因之。于是嘗經疏導,則有甚 小而見錄者矣;無所致力,則雖甚大而亦不書。蓋禹 嘗大會諸侯於會稽,又嘗因導山而至衡陽,是淛河、 洞庭者,禹跡皆嘗經行矣。以漆、沮、瀍、澗而比淛河、洞 庭,其相為大小,豈不倍蓰千萬而至於無算也歟?而 淛河、洞庭反不得書,亦以其無所可記焉爾。南江源 派,誠大且長,正以不經疏導,故自彭蠡而上,無一山 一水得見于《經》,而况得比他水自始至末特立一派 也歟?夫江漢惟其有派也,故派在北。若中者,皆得因 其方而目之曰「此北江也,此中江也。」今江右之水元 不立派,則亦無方可命。於其合并江與漢,而以「會匯」 名之,使天下因鼎錯之實,參北中之目,而南江隱然 在二語之中,此所謂聖人得《書》之體者也。雖然,此之 《經》語,於事雖該,其辭則簡。臣且並孔、蘇之說,擴其簡 以及於該,恐聽者之不昭昭也,則又於先秦古書有 考焉,而三江者決不可譌而之他也。職方氏之敘九 州也,疆境之內川流最大者,各摭實言之,故在荊之 川為江、漢,在揚之川為「三江。」以今川派言之,江、漢之 會在夏口,夏口,古荊州也。彭蠡匯會介湖口、彭澤兩 邑,湖口、彭澤,古揚州也。方其在荊,未有彭蠡,則但稱 江、漢。及已至揚,而江、漢、彭蠡悉相參會,則實以枚數, 而謂之「三江。」考之《禹貢》所書,與今時所見,皆順協無 異,則「三江」者,其為江、漢、彭蠡會合之名何疑?若如後 世之論,以漢江不在三江之數,則《經》之明文。如「中江」、 「北江」二目者,既無附著,而又《職方》每州所書之川,凡 源委壯長者,皆無所刊遺,而江也、漢也,自禹至今,由 荊貫揚,未之有改。使揚境而誠別有大水,名為「三江」, 則江漢至揚,比荊益大,豈應棄不省錄?此皆可以理 斷。而况《六經》所記,互相發明,如是其察,尚可昧乎?

三江沱潛論

緣經生文立南江以足三江者,倡于孔安國,和于顏 師古,而發明于蘇氏。蘇氏既立此義,不主經文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