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5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秋風起,思松江鱸魚鱠,遂命駕東歸。俄而冏敗,人皆 謂之「見機。」

按《三才圖會吳松江圖考》:「吳松江,《禹貢》三江之一也, 一名松陵江。其源自吳江長橋東流至尹山,北流至 甫里,東北流至澱山,北合趙屯浦,又東合大盈浦,又 東合顧會浦,又東合松子浦、盤龍浦,凡五大浦,至宋 家橋與黃浦合流入海。」是松江洩太湖之水,杭、嘉湖 與蘇、松、常同其利害者也。開則六府均蒙其利,塞則 「六府同受其害。隆慶四年,巡撫海瑞借支軍餉,及調 取賑濟贓贖,導河夫無礙錢糧,委松江府同知黃成 樂、上海縣知縣張嵿等剋期開濬,查勘舊蹟。自王渡 起至宋家港口,共長一萬一千五百七十一丈,闊三 十餘丈。今議減半開河,面一十五丈,底闊七丈五尺, 深一丈五尺六寸,共計用工食銀六」萬餘兩。是歲大 饑,小民思盜。自河工一興,畚鍤雲集,不兩月而告成, 百姓至今尸祝之。萬曆十五年,以吳中歲遭水患,奏 請特設水利副使一員,專管江南水利,駐劄松江。是 歲以河道副使許應逵來董其事,出帑金十萬,佐修 治費。及至,首濬吳松,然開濬未完,而故道反塞,甚至 斷流,不一年盡為平壤,豈氣數之偶然,抑人為之未 盡耶?

按《續文獻通考》:松江府:「松江在府城北七十二里,一 名吳松江,源出太湖,東注于海,乃三江之一。」

按《江南通志》蘇州府三江,松江、婁江、東江也。《禹貢》:「三 江既入,震澤底定。」《史記正義》曰:「三江在蘇州東南三 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曰松江, 古笠澤江;一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湖,曰上江,亦 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三百餘里入海,曰下江,亦曰婁 江。其分處號曰三江口。」《吳地記》云:「松江東北行七十 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并 松江為三江。」按:今三江,「一自太湖從吳縣鯰魚口北 入運河,經郡城之婁門者為婁江;一自太湖從吳江 縣長橋東北合龐山湖者為松江;一自大姚分支過 澱山湖,東至嘉定縣界,合上海縣黃浦。由黃浦經嘉 定江灣、青浦東北流,亦名吳松江者」為「東江」,其實皆 太湖之委也。

松江府松江,即吳松江,在府北七十四里上海縣界, 府因以名。《禹貢》三江之一也,一名松陵江,其源出震 澤,自吳江長橋東流,逶迤曲折,合五大浦流至宋家 橋,又東南流與黃浦會而入海。其將入海處,別名滬 瀆江。

按《蘇州府志》:「松江即古笠澤江也。自太湖分派,從吳 江長橋北合龐山湖,折而東入長洲縣界。其北一派 亦自鯰魚口入運河,經婁門而東為上雉瀆,下雉瀆 又東為沙湖。」

「松江東口亦名吳松江」,古之東江也。其南白鶴江,西 與青龍江合。青龍北為大盈浦、馮浦又南接黃浦,與 上海縣分界。其北河浦、新華浦、黃渡浦、桑浦、秦公浦、 雙浦、桃樹浦,趙浦,東西彭越二浦,蘆涇浦、江灣浦、裘 涇浦自新華浦而出為葑村塘。封家浜自蘆涇浦而 出為沙涇。自江灣浦而出為小場浦、沈浦、大埸浦自 裘涇而出為顧浦,其東為婁塘,南為黃泥涇、項涇、千 步涇,並南入練祁塘。

新洋江在吳松江北。出自松江,而其流溉于橫塘,通 小虞浦。

下江即古之婁江,又有新江,宋嘉祐間所開,其西接 松江。

陽城湖在府城東北二十里,瀦浸廣闊,溉田之利甚 溥。來自吳松江,東流入于崑山。

練祁塘又名「練川」,西承吳松江水,其後江水不通,別 開水道與海湖接,非復昔之練祁矣。

嘉定之水,出于松江,自大姚江分支,經澱山湖,入江 灣、青浦,轉入松江東口。

「白鶴江」在嘉定縣西南三十六里。其水南接青龍江, 北出吳松江。

至和塘在府城東七十里。北納陽城湖,南吐吳松江。 按《松江府志》:「松江在郡城北七十四里,舊名吳淞江, 後以水災去水從松,亦曰松陵江。其源出太湖,東注 于海。」酈善長《水經》云:「松江自湖東北逕七十里,分流, 謂之三江口。」一說吳松江口、白鶴江口,青龍江口,謂 之三江口,地勢低于震澤三丈,潮水來時,水高三丈。 到震澤底定,所以謂之平江。庾仲初《揚都賦注》云:「松 江下七十里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 為東江,并松江為三江。」今考松江自湖至海,凡五匯, 四十二灣。五匯者,安亭、白鶴、盤龍、河沙、顧浦,乃江潮 與湖水相會合之地也。古云:九里為一灣,一灣低一 尺,二百四十里到三江口,三百六十里到大海。其將 入海處別名「滬瀆。」其別派自吳江分流,由急水港鍾 為大湖,曰「薛澱」,

黃浦,其上源自黃橋斜塘來,黃橋斜塘自三泖來,其 上為澱湖,為急水港,為白蜆江。又自松江分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