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5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於淝河。攻之百端,自正月至於四月不能下。而歲大

暑,霖雨彌旬,周兵營寨,水深數尺,淮淝暴漲,砲舟竹 龍,皆飄南岸,周兵多死。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年夏四月,亳州水軍千戶胡 進等領兵渡淝水,逾荊山,與宋兵戰,殺獲甚眾,賞鈔 幣有差。」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戊申,「導肥河入於酅淤陂」,盡為 良田。

肥水部雜錄

《林水錄》:「肥水東側有一湖,三春九夏,紅荷覆水。」 《合肥縣志》:盧潘之辨合肥曰:「《漢書》,淮南王殺開章,葬 之肥陵。肥陵,肥水之上也,在壽春。應劭云:『夏水出父 城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今按:肥水出雞鳴山, 北流二十里許,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經合肥縣南, 又東南入巢湖;其一西北流二百里,出壽春,西投於 淮。二水皆曰肥。余按《爾雅》:「歸,異出同流。」肥言所出同 而所歸異也。是山也,高不過百尋,所出惟一水,分流 而已,其源實同而所流實異也,故皆曰肥。今二州圖 記,皆不見夏水與父城,惡睹所謂夏與肥合者乎?合 於一源,分而為肥,合亦同也,故曰合肥。而云夏與肥 合者,亦應氏之失也。

巢湖部彙考

廬州府之巢湖

巢湖在廬州府巢縣城西十五里,一名「焦湖。周迴四 百餘里,港汊大小凡三百六十,占合肥、舒城、廬江、巢 四邑之境。」

按:《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吳古故水道,出平門上郭 池,入瀆,出巢湖。」

按《水經》,「施水又從廣陽鄉東南入于湖。」施水受肥 於廣陽鄉,東南流逕合肥縣。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 南,至此與肥合。」按漢志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闞駰 亦言出沛國城父東,至此合為肥。」余案川流派別,無 沿注之理,方知應、闞二說,非實證也。蓋夏水暴長,施 合於肥,故曰合肥也,非謂夏水自城父東逕合肥縣 城南,居四水中。東又有逍遙津,水上舊有梁。孫權之 攻合肥也,張遼敗之於津北橋,不撤者兩版。權與甘 寧蹴馬趨津谷,利自後著鞭助勢,遂得渡梁凌統被 鎧落水,後到追亡,流涕津渚。施水又東,分為二水,枝 水北出焉,下注陽淵。施水又東逕湖口戍,東注巢湖, 謂之「施口」也。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巢湖在廬州合肥縣東南 六十四里,亦名焦湖。」

《三國形勢攷》,《巢湖郡縣志》。「在巢縣。」今無為軍西五十里,周 迴五百里,南出於東關口。東關口,縣東南四十里。按 巢湖在西北至合肥界,東南有石渠,鑿山通水,是名 關口,相傳云夏禹所鑿,一號「東興。」今其地高峻險狹, 實守扼之所,故天下有事,是必爭之地。吳魏相持於 此,吳築城,魏亦對岸置柵。嘉平四年,諸葛恪於東關 作大隄,遏巢湖,左右依山夾築兩城,使全端、留略守 之。魏遣諸葛誕、胡遵圍東關,將壞其堤,恪大破之。巢 湖亦名焦湖,在廬州合肥縣東南六十四里,本居巢 縣地,後陷為湖,今與巢縣、廬江分湖為界。諸葛武侯 曰:「曹操四越巢湖不成。」張魏公曰:「巢湖之水,上通焦 湖,濡須正扼其衝,東西兩關,又從而輔翼之,餽舟難 通。故雖有十萬之師,未」能寇大江。薛氏曰:「西自皖,東 至揚,多斷流為阻。故自前世征役舟師,皆出東道,如 吳邗溝、魏廣陵、周鸛河等,率資𨻳水之利,南北所通 行也。惟廬、壽一路,陸有東關、濡須、硤石之阨,重以陂 水之限,最為險要。」《唐志》:巢縣東南四十里有故東 關,又在和州含山縣西九十里。「巢」,《後漢紀》作「漅。」元魏 任城王澄表稱蕭衍頻斷東關,欲令漅湖泛溢,以灌 淮南諸戍。東關恃東興塘,濡須恃濡須水,硤石蔽皖。 紹興十一年,劉錡至東關,見其地負山面水,乃引兵 據之,以遏敵衝。

按:《方輿勝覽:淮西路》:「廬州巢湖,港汊大小三百六十, 周圍四百里,與合肥、舒城、巢、廬江四邑接境。」

無為軍巢湖,在巢縣西。

按《三才圖會巢湖圖考》:「巢湖在廬州府巢縣西一十 五里,一名焦湖,周圍四百餘里,港汊大小三百六十, 占合肥、舒城、廬江、巢四邑之境。漢永平中,湖嘗出黃 金。」《郡國志》:「昔有巫言:居巢縣門石龜口出血,當陷為 湖。未幾,有人以豬血戲塗之,巫見之驚走,地果陷。」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巢湖在廬州府巢縣,水自合肥 經」過,一名焦湖,或作「樵。」周圍四百餘里,占合肥、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