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5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下太湖者,並匯於此。

吳溪,在縣東北十五里。西通荊溪,東入太湖。

陽溪,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陽山,東入太湖。

沙塘港在縣東北五十里,東入太湖。

定跨港:

烏溪港:

蘭後港已上三港,在縣東南五十里。迤邐相連,並入 太湖,以達杭、嘉、湖三州之境。

後河港在縣東三十六里,東入太湖。

運河在縣北。西接洴浰渰,東注入太湖。

東蠡河在縣東南十五里。北枕余皮渰,西南抵湖洑, 東南入太湖。

百瀆在縣東南七十五里為上瀆,北六十里為下瀆。 舊以荊溪居數郡,下流於太湖濱,疏百派以殺其勢。 竹山在縣東北六十里,濱太湖,與夫椒山相對。 按《湖州府志》:「湖州之水,太湖歸墟,一名震澤,一名具 區,兼跨蘇、常、湖三州之境,周三萬六千頃。其二萬頃 屬烏程,縱廣二百八十里,臨安、廣德之水皆入焉。東 為松」江,又東流二百里以入於海。舊沿湖之堤多為 漊漊有斗門,門有板閘,遇旱則閉,以防溪水之大洩; 遇東北風則閉,以禦湖水之暴溢。其為湖民美利,不 可勝計。吳越錢氏時,修築尤勤,後漸堙廢,頗為郡害。 紹熙二年,知州事王回修之,又改二十七漊,名曰《豐 登》、稔熟、康寧、安樂、瑞慶、福禧、和裕、阜通、惠澤、「吉利」、「泰 興」、「富足」、「固益、濟」,皆冠以「常」字。如常豐港即紀家港之 類。橋閘覆柱皆易以石,其閘鑰付近漊多田之家。 苕溪水出天目山之陰廣苕山,自西溪北過青塘門, 又東北下橫涇港,經小梅湖口以入於太湖。

《水口》水出顧渚山,東南經紫花澗,又東南過水口鎮, 折而東北,出德城橋,以入于太湖。

又自水口鎮東南過光陽橋,經包洋湖折而東北,出 上新橋以入於太湖。

太湖部總論

《吳江縣志》

山川志

按:《莫志》,「太湖三萬六千頃,西北有荊溪、宣歙、蕪湖、溧 陽數郡之水,西南有天目、富陽分水,湖州、杭州之水 聚瀦於湖,而由吳江長橋東入松江青龍江以入海。」 又按沈曰:「太湖之源,由西天目分而為二,一散入 固城湖,合金陵、常、潤之水,為百瀆荊溪;一從獨山至 荻浦,納宣歙、臨安之水,合苕霅、梅溪俱入太湖。唐宋 以來多水患,由未為之分殺也。自溧陽築五堰,以節 金陵、宣歙之水,盡由分水、銀林二堰趨蕪湖以入大 江,是殺太湖承受之大半矣。」又按:王文恪公鏊云:「吳 郡西南有巨浸,東南諸水皆歸焉。其最大者二:一自 寧國、建康等處入溧陽,迤邐至長塘湖,并潤州、金壇、 延陵、丹陽,會于宜興以入。今寧國、建康之水不由此 矣。一自天目、宣、歙諸山下,杭之臨安、餘杭,湖之安吉、 武康、長興以入,而皆由吳江分流以入海」云云。竊謂 莫、沈、王三家之說,互有異同,同未必盡是,異亦各有 非也,而王氏之言為近矣。一則莫氏云,「西北有荊溪、 宣、歙等水」,即沈氏云「天目之源一合金陵、常、潤之水 為百瀆荊溪也。」莫氏于西北之水舉宣、歙而沈氏不 舉也。莫氏之言宣,是也;言歙,非也;沈氏之不言歙,是 也;并不言宣,非也,此言北流之異同,各有是非也。再 則莫氏云,「西南有天目、富陽分」水,湖州、杭州之水,即 沈氏云「一從獨山,納宣、歙、臨安之水」也。莫氏於「西南 之水」舉杭、湖而無宣、歙,是也;指分水富陽,是而非也。 沈氏於「西南之水」言宣,非也;言歙,益非也。此言南流 之莫近是,而沈全非也。何言之?蓋三吳西北之水,其 自寧國者,以寧國與大江稍遠,與溧陽諸邑稍近,故 宣之水與建康諸水異派,而會于高淳、溧水之間,洶 洶東南下,自五堰築,而此水俱從蕪湖以入江矣。自 是而宣郡建康之水,涓滴不至于太湖,從未有入建 康會而東下者,固與五堰無涉也。故曰:「莫氏于北流 言歙者非也,沈氏于北流言金陵而不言宣者,亦非 也。」又三吳西南之水,源自天目,而分出于杭、湖、常三 州,太湖所納者,得湖州之全,得杭州之半,得常州之 一支。若杭之分水,僻遠富陽,瀕錢塘縣境,半在江東, 與三吳何涉?莫氏何得偏舉之乎?沈氏既於西北云 「築五堰,以節金陵、宣、歙之水」,於西南忽又云「納宣歙、 臨安之水。」一宣歙也,倏與金陵並提,忽與餘杭同貫, 相去千有餘里,回環交抱而來,若果如是,則當云宣 之水源發於某處,歙之水源發于某處,一支從某歷 某,一支從某合某,或從上游以南行,或歷萬山以東 注,而同會於太湖可也,豈得漫然矢口而談乎?且五 堰築而金陵諸水與溧陽諸水自此截然不相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