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6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八十七卷目錄

 西湖部彙考三

  考

山川典第二百八十七卷

西湖部彙考三

按《西湖志》:「南山勝蹟:出清波門,過流福水橋,瀕湖為 學士橋。折而南為茶坊嶺。又西南過長橋,為南屏山、 淨慈禪寺、萬工池、蓮花洞、居然亭、雷峰塔、藕花居、倪 尚書墓。其西為九曜山、發祥祠。又西南過太子灣,折 而南為石屋嶺、石屋洞、蝙蝠洞、大仁禪寺。又南過煙 霞嶺,為水樂洞、煙霞洞。由此循磴而上,則為南高峰」, 榮國禪寺。自南屏山而南,過錢糧司嶺,則為甘露禪 寺、甘露泉。又西南,為大慈山、定慧禪寺、虎跑泉。又西 南,為崇先襲慶禪寺、真珠泉。自太子灣而西,為玉岑 山。其對為赤山、惠因寺、惠因澗。澗北為法相律寺、六 通律寺、筲箕泉。赤山之北,為三台山、于忠肅公墓。三 台山之前,為周真人墓。自三台山而北,為小麥嶺、張 尚書墓、東嶽行宮、靈應廟、永福橋又西為大麥嶺,其 旁為花家山。自永福橋折而西北,為靈石山、張伯雨 墓、徐尚書墓。又西北,為雞籠山、風篁嶺、楊梅塢、獅子 峰、龍井寺、龍井、一片雲石。片雲亭與眾亭、李公祠。嶺 北為碁盤山。龍井之上為老龍井,其南為九溪,其西 為十八澗。

流福水橋瀕湖而引水入城經府前者。

學士橋當故宋聚景園舊址。蓋城中鐵冶嶺諸山之 水,舊出錢湖門,輸委于西湖者,必經橋下。大小岐派, 若夾字然,故稱夾字港。港長九十六丈,後人訛為學 士港,然則「『學士橋」者,豈即「夾』字橋」之誤歟?橋久崩廢, 惟條石丈餘,橫跨港口。舟人以小艇入艤清波門者, 傴僂乃度。郡人王輈重建,田汝成為記。聚景園,宋孝 「宗築,以奉上皇遊幸者。園有會芳殿、瀛春、覽遠、芳華 等堂,花光瑤津、翠光、桂景、灔碧涼觀、瓊芳、彩霞、寒碧 等亭,柳浪、學士等橋,其後累朝臨幸。理宗以後,日漸 荒落。故高疏寮詩有『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 露臺,水際春風寒漠漠,官梅卻作野梅開』之句。今惟 柳浪橋尚存,世稱柳浪聞鶯」者是也。園旁舊有靈應 堂,俗呼「包道堂」、水心寺、陸蓮庵、法喜院、興福院、定水 院,凡浮屠之廬九,並歸園內。

茶坊嶺宋時有茶坊在焉。

長橋舊分三門,有亭臨之,其後填塞為民居。又南有 澄水閘、南閘。宋時錢湖門內諸山之水,分為三道,雨 甚則浸濁西湖,故穿城至海子口,流出省馬院後,為 水渠引至澄水閘入湖。而南閘者,亦分方家峪之水, 引歸長橋,謂之「三渠。」皆有石橋,今亦湮廢。

南屏山峰巒聳秀,怪石玲瓏,峻壁橫披,宛若屏障凌 空,而中峙者為慧日峰。今以寺後卷石刻慧日峰,謬 矣。旁有石壁刻《家人卦》《中庸·樂記》篇,相傳為唐人八 分書,而後人刻司馬溫公書,亦非也。又有米元章書 「琴臺」二字,今皆不存。山右有明孝子孫宗黻墓。按孝 子六歲喪父,事母節婦楊以孝聞,敬皇帝詔旌其里, 曰《節孝》。

淨慈禪寺。周顯德元年,錢王俶建,號慧日永明院,迎 衢州道潛禪師居之。潛嘗欲從王求金鑄十八阿羅 漢,未白也,王忽夢十八巨人隨行。翌日,道潛以請,王 異而許之,始作羅漢堂。宋建隆初,智覺延壽禪師於 此撰《宗鏡錄》一百卷,遂作宗鏡堂。太宗改賜壽寧院。 熙寧中,郡守陳襄延宗本圓照禪師居之。屬旱,湖涸 而甘泉出。寺西隅有金色鰻魚遊其中,因鑿為井,名 圓照井。南渡時燬,僧道容復之,經五歲始成,塑五百 阿羅漢,以田字殿貯之。五百羅漢者,按《涅盤經》云:昔 有五百商人出海採寶,值千盜攘去,併剜其目,日夜 號痛。有告之曰:「靈鷲佛氏,能救汝苦,與我重寶,引汝 見之。」商且行且捨,至大林精舍,佛為說法,為證阿羅 漢果。其時塑像咸出一僧,像成而僧化去。紹興九年, 改賜「淨慈報恩光孝寺」額。既而復毀,孝宗賜金成之, 御書「慧日閣。」嘉泰四年復毀,嘉定十三年復建,廡壁 作五十三參等像,皆名師鍾鼎、丁清溪所畫也。先是 寺僧艱汲。紹定四年,僧法薰以錫杖扣殿前地,出泉 二派,甃為雙井。鄭清之記。淳祐十年,建千佛閣,理宗 書「華嚴法界正偏知閣」八字賜之。明洪武間燬,僧法 淨建。正統間復燬,僧宗妙建。萬曆間,孫隆重修。寺內 有永明室、圓照樓、叢玉軒、一湖軒,並廢,鐵鍋重數千 斤。款云:「梁貞明二年鑄。」茲寺之建,在吳越時,而鍋識 貞明,或從他寺移來,未可考也。寺北有四眼井,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