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6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受,絕其來意。」神宗從之。寧宗書華嚴「經閣」,理宗書「易 庵。」元延祐四年,高麗瀋王奉詔進香繙經於此。至正 末燬。明初重葺,俗稱「高麗寺。」礎石精工,藏輪宏偉,兩 山所無。其前有水一道,自赤山經此入湖,名惠因澗。 有蛟居澗中,里人鑄鐵為窗櫺以拒之,高數尺,因名 鐵窗櫺洞。

法相律寺,俗稱長耳相。後唐時有僧行修號法真者, 生有異相,耳長九寸,上過於頂,下可結頤,號長耳和 尚。天成二年,自天台國清寒巖遊錢塘,遂止焉。吳越 王方飯僧,永明禪師告王曰:「長耳和尚乃定光佛後 身也。」王即趨駕參禮,和尚默然,第云:「永明饒舌。」少頃 遂趺逝,真身尚存。寺內有李長衡書畫壁四堵。 六通律寺舊名「六通慈德院」,吳越王建。寺內有辟塵 爐,非木非石,扣之錚然,纖塵不染。其上有石佛亭,亭 之後為華嚴庵,庵前有水一池,甃為半月狀,深廣可 五六丈,池中怪石蹲踞,奇峭可賞,其地即翠微山也。 其前有桃李數百樹,三月盛開,紅白閒雜,絢爛如繡。 筲箕泉出赤山之陰,合於惠因澗者。

《于忠肅公墓》。忠肅名謙,字廷益,錢塘人。英宗北狩,公 以兵部尚書任國事,外攘內撫,有社稷功。及天順復 辟,為奸臣石亨、徐有貞等譖誣,論死,其子冕奉葬於 此。成化二年,廷議始白,遣行人馬諭祭之。其詞略 曰:「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以自持,為 權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寔憐其忠。」弘 治七年,賜諡曰「肅愍」,建祠曰「旌功。」萬曆十八年,改諡 「忠肅。」其《臨終詩》有云:「莊椿居士老來磨,成就人間好 事多。正統再更新日月,大明重整舊山河。功超呂望 扶周室,績邁張良散楚歌。長嘆一聲歸去也,白雲影 裏笑呵呵。」每年八月間,士民祈夢者最盛。堂之東像 夢兆司,西像京兆公景瞻祔焉。門前有對聯云:「赤手 挽銀河,君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哭 英雄。」

周真人墓。真人名思得,仁和人。精五雷法。明永樂初, 詔扈北征,建天將廟居之。景泰改元,懇還山,年九十 三卒。訃聞,遣行人許箎諭祭,贈號真人,敕葬於此。 小麥嶺,其地宜麥,西有支徑,可通大麥嶺,蓋積慶山 之陂陁迤邐者。嶺畔舊有旌德顯慶寺、靈隱觀、太清 宮、淨林廣福院、冰壑書堂、贊寧塔、梅坡園,並廢。旌德 顯慶寺,宋慈明太后香火,賜田三千畝。後山泉石甚 奇,有雲扉軒、清壑、凝紫、靜雲等亭。靈隱觀,宋寧宗時 中貴張氏剏御書「沖隱庵。」淳祐中道士范善遷重建, 賜名今額。庵在觀右,而觀改仁壽矣。太清宮,寧宗時 朱靈寶守固建,楊太后書《道德經》刻石。幢有歲寒軒、 養性凝神堂,後為賈貴妃功德寺。冰壑書堂。宋樞密 金淵號冰壑,築室于此,因葬焉。有君子、天一二泉,理 宗御書「積慶山」、「怡顏、藏書」、農圃以賜,又賜寺額曰「積 慶教忠」,不及建而止。贊寧塔贊寧高氏,德清人。出家 杭州祥符寺,著述毘尼,時人謂之律虎,錢武肅王禮 重之。宋興國初,召對滋福殿,詔修《高僧傳》三十卷。卒 諡圓明,葬龍井梅坡園楊太后宅,業在顯慶寺西。董 嗣杲詩云「園丁自飽栽花利,月入楊家得幾何」者是 也。

《張尚書墓》尚書名翰,字子文,仁和人,諡「恭懿。」

東岳行宮宋咸淳中建。

靈應廟。其神蔣通質直孝親。紹興十一年七月,坐化 桐木下,時騰曦熾烈,七日如生,累見靈異。詔為立廟 崇祀。

永福橋俗稱「飲馬橋。」吳越、宋時,皆牧馬於此。

大小麥嶺,當南北兩山之界。又西北過仙芝嶺,出九 里松。大麥嶺,有蘇軾、王瑜題名。嶺畔舊有法空寺、資 聖院、盧園、淨安院、崇真宮、淨巖院、隆興庵、水陸庵、妙 心寺,並廢。法空寺舊名資慶資聖院,為濮王塋盧園, 宋內侍盧允升小墅。景物奇秀。有池,文石甃砌,水洌 而深,異魚種集。《西湖十景》所謂「花港觀魚」,即此也。淨 安院宋內侍董宋臣香火院。崇真宮。舊為女冠,後改 永淨尼寺。淨巖院內侍董永仲香火院。隆興庵楊府 廨院。水陸庵亦楊府廨院,又名慶安院。

花家山一名「蛇山。」瀕湖而登,為茅家埠。

靈石山亦名積慶山,林壑中時有景光,蜿蜒扶輿,狀 若異物。山畔有平鼎、永清、馬鞍、延壽等山。靈石之麓, 舊有吳越太尉薛公居正墓,今廢。墓側有白蛇巖、崑 崙巖。山畔又有靈石寺、崇德顯慶院、崇因報德院並 廢。靈石寺在棲真院之上。崇德顯慶院舊名「棲真」,樞 密使章楶建,有墓在焉。元祐中,僧善本居之,號大通 禪師。示寂,名定光塔,後為永王祈王殯所。崇因報德 院在鴉雞峰側。有靈石泉,又名歲寒泉,高宗嘗臨幸 焉,與積慶山永清院皆開府薛居正功德也。後院廢 而靈石泉猶存。

張伯雨墓。伯雨名天雨,錢塘人,號居貞子,又號句曲 外史。年二十,棄家,遊天台、括蒼諸名山。晚入開元宮, 從真人王壽衍為道士。風裁凝峻,見者異之。與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