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6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天華禪寺舊名千春龍冊,為鏡清禪師道場。有頤軒、 妙音樓、化生池。

勝相禪寺,舊名龍興千佛庵,開成中建。錢氏時,有西 竺僧轉智者,附海舶歸,風鳴浪湧。智誦《如意輪咒》,見 如意珠玉相高十丈,風息得濟。智謀建高宇以答佛 施。建炎兵燬,止存五丈觀音。諺傳人有意度,則云「轉 智」者,以此也。乾道中,孝宗嘗臨幸焉。

龍華禪寺,舊名龍華寶勝。錢王以瑞萼園捨建,有傅 大士塔像、拍板門槌、司馬溫公祠堂,今皆不存。傅大 士故漁人也,遇嵩頭陀,語曰:「我昔與汝於毗婆尸佛 前發願受生,汝今何時還兜率宮?」指令臨水觀影,大 士乃見圓光寶蓋,便悟前因。夫婦雙修,頓通佛法。梁 武帝召見壽光殿,又請講《金剛經》,大士揮案一拍而 起。帝不喻,再請講,大士乃索拍板,升座唱四十九頌, 頌終而去。蘇子瞻《大士像讚》云:「善慧執板,南泉作舞。 借我門槌,為君打破。」元末燬,明宣德四年重建。 宋籍田在天龍寺下。中阜規圓,環以溝塍,作八卦狀, 俗稱「九宮八卦田」,至今不紊。

吳越國文穆王、忠獻王墓在妙因山。文穆王名元瓘, 武肅王子。忠獻王名仁佐,文穆王子。舊有表忠觀,蘇 子瞻為之《記》云:「熙寧十年十月戊子,資政殿大學士、 右諫議大夫、知杭州軍州事臣抃言:『故吳越國王錢 氏墳廟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孫之墳,在錢塘者二十 有六,在臨安者十有一,皆蕪廢不治,父老過之,有流 涕者』。」謹按故武肅王鏐,始以鄉兵破走黃巢,名聞江 淮。復以八都兵討劉漢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 於杭。及昌以越畔,則誅昌而并越,盡有浙東西之地。 傳其子文穆王元瓘,至其孫忠獻王仁佐,遂破李景 兵,取福州。而仁佐之弟忠懿王俶,又大出兵攻景,以 迎周世宗之師,其後卒以國入覲。三世四王,與五代 相終始。天下大亂,豪傑蜂起。方是時,以數州之地,盜 名宇內者,不可勝數。「既覆其族,延及於無辜之民,罔 有孑遺。而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 珠玉之富,甲於天下。然終不失臣節,貢獻相望於道。 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 相聞,至於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皇宋受命,四 方僭亂,以次削平,而蜀江南負其險遠,兵至城下,力 屈勢窮,然後束手。而河東劉氏,百戰守死,以抗王師, 積骸為城,釃血為池,竭天下之力,僅乃克之。獨吳越 不待告命,封府庫,籍郡縣,請吏于朝,視去其國如去 傳舍,其有功於朝廷甚大。昔竇融以河西歸漢,光武 詔右「扶風修理其父子墳塋,祠以太牢。錢氏功德,殆 過於融,而未及百年,墳廟不治,行道傷嗟,甚非所以 勸獎忠臣、慰答民心之義也。臣願以龍山廢佛祠曰 妙因院者為觀,使錢氏之孫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 凡墳廟之在錢塘者,以付自然;其在臨安者,以付其 縣之淨土寺僧曰道微。歲各度其徒一人,「使世掌之, 籍其地之所入,以時修其祠宇,封植其草木。有不治 者,縣令丞察之,甚者易其人。庶幾永終不墮,以稱朝 廷待錢氏之意。臣抃昧死以聞。」制曰:「可。」其妙因院改 賜名曰表忠觀。銘曰: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 萃於臨安。篤生異人,絕類離群。奮挺大呼,從者如雲。 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強弩射潮,江海為東。殺宏誅昌, 奄有吳越。金券玉冊,虎符龍節,大城其居。包洛山川, 左山右湖,控引島蠻。歲時歸休,以燕父老。曄如神人, 玉帶毬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筐篚相望,大貝南金。 五朝昏亂,罔堪托國。三王相承,以待有德。既獲所歸, 弗謀弗咨。先王之志,我維行之。天祚忠孝,世有爵邑。 允文允武,子孫千億。帝謂守臣,治其祠墳,毋俾樵牧, 愧其後昆。龍山之陽,巋焉新宮,匪私於錢,唯以勸忠。 非忠無君,非孝無親,凡百有位,視此刻文。

善慧禪寺,在玉廚山。元延祐間建伏龍岡禪師道場。 寺傍舊有「真覺院。」

江文昭墓在妙因山之陽。文昭名瀾,舉成化戊戌進 士,歷官吏部左侍郎。忤幸臣劉瑾,出為南京禮部尚 書。瑾誅,贈太子少保,賜諡。

鳳凰山兩翅軒翥,左薄湖滸,右掠江濱,形若飛鳳,一 郡王氣,皆藉此山。自唐以來,肇造州治,蓋鳳凰之右 翅也。錢氏因之,遞加拓飾。逮於南宋建都,而茲山東 麓,環入禁苑,張閎華麗,秀比蓬崑,可謂盛矣。元時納 胡僧之說,即故宮建五寺,築鎮南塔以壓之,而茲山 到今落寞。嗣後即開元宮建省治,面對吳山,蓋鳳凰 之左翅也。

萬松嶺夾道多巨松,在唐時已有之。南宋時密邇大 內,碧瓦紅簷,鱗次櫛比,今夷為大塗松,亦無幾矣。 萬松書院,本報恩寺故址也。弘治十年,參政周木燬 寺而建書院,中設先師孔子及四配像,為大成殿、明 道堂,居仁、由義二齋,顏樂、《曾唯》二亭。南北棹楔二,曰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以孔氏子孫世守之。嘉靖五年, 御史潘倣建毓秀閣,翼以精舍,以待四方遊學之士。 明季燬,今重建